第F2版:社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警惕“日记局长”的生态样本成主流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10 年 3 月 3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警惕“日记局长”的生态样本成主流
  每个官员的腐败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当整个政治生态呈现不健康的气候时,一些意志薄弱的公务干部就有可能迷失方向,把异化视为正常,将丑恶视为荣耀,以享乐代替责任。警惕“日记局长”的政治生态样本成为官场主流,从制度层面设计遏制“局长放荡”的纪律闸口,比揪出一个“烟草蛀虫”重要得多。

  工作业绩尚可,平时为人谦和,素有“秀才”美誉……这是广西来宾烟草局长“情色日记”曝光后,有关上级组织和同事对这位“香艳干部”的共同评价。相信这样的评价不是在为“日记局长”遮羞,也不是不问青红皂白地官官相护。遇到这种事情,按照当下的官场规则,赶紧撇清组织的责任,冠以“纯属个人行为”,“欺骗组织信任”云云,甚至落井下石,把一股脑脏水泼向当事者,似乎更为常见。这也说明,韩局长的上司们还算有点良心,韩局长本人还算有点人缘。在某种程度上,韩局长的遭遇引发不少同僚的同情:谁没点私生活?只是他不该记这种该死的日记。即便记了,藏好就是了,自己老来时欣赏欣赏,干吗让人偷了去网上晒?大意失荆州啊!一个有能力出政绩的干部就这么毁了,不值得。

  可怕之处就在这。当千千万万个网民一边浏览原版的或删节版的局长日记,一边大骂现今的官员利用职务之便玩弄女人的时候,日记中暴露的另一个官场生态却被忽略了;当当地上级党组宣布将当事人停职,纪检监察部门介入对其进行生活作风和经济问题调查时,包括干部体制在内的社会监督只是把焦点对准了违规违纪之处。窃以为,乱搞男女关系,收受金钱贿赂是“局长日记”为自己的仕途不经意间掘好了坟墓,但它用真切而具体的语言所描摹的一些官场形态,不仅仅给我们以强烈的震惊,而且给廉政机制的设计者们提供了绝好的依据。有人说,韩局长的日记是一部新时代的官场现形记。此言不虚。它是原生态的政治摹本,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反面教材。我们不能光看见它的“色”,还要看见它的“净”;不能只关注它的“八小时以外”,还要研究它的“八小时以内”。如果说韩局长的私生活领域在他的笔下呈现变态的、见不得人的阴暗,那么,他记录的公务活动,则是披着道貌岸然的外衣,遮掩着为公众所不知的政治腐败。而后者,可能以一种潜流的方式侵濡着市场化现代化进程中的公共行政领域,一点点吞噬政府公信力和官员政治道德。这是执政危机的最大祸元。因此,通过“局长日记”引发的对官员公务模式的反思应该压过对官员个人生活方式的检视。

  君不见,贯穿于烟草局长公务过程的“标准化”模式是多么“简单”:听听汇报,批批文件,然后接待接待领导;中午应酬,喝;下午要么找个宾馆睡大觉,要么搞点讲座、演讲;晚上应酬就更多了,不是吃饭喝酒,就是唱歌跳舞。满纸都看见一两个字“喝”、“喝多了”。对中国酒业市场最大的贡献者不是别人,是数不尽的官员。然后就是这里考察那里开会,飞来飞去,游山玩水。对他们来说,坐飞机,买手机,玩儿似的。纳税人的钱让他们花起来,随意极了。公务吃喝、公车私用、公费旅游(虽没记录出国,境内却是玩个遍了),这民怨甚深的三公消费,在烟草局长的王国里根本不算什么。宾馆要订就订,礼品想买就买。真格印证了民谚“上午坐着车子转,中午围着盘子转,下午围着牌桌转,晚上围着裙子转”。这样的公务生活实在潇洒,这样的公务生态实在堪忧。而这样异常的公务生态在很多地方很多单位却都习以为常,不以为然。在上级的眼里,只要业务上去了,业绩就出来了,其他都是小节。吃得再多也是先进,玩得再野也不影响提拔。年薪几十万,在单位说一不二,假如再添上种种艳遇,当然会让韩局长们没理由不满足,不“玩到老”。这样的干部任用习惯和评价体系,这样的工作模式和考核办法,想让掌握一定权力的干部不学坏都难。我们与其质疑对香艳局长的监管失效,不如质疑对公权使用的官僚制度安排。如果这次不是“戴绿帽”家属不顾家丑的上网一呼,如果没有互联网强大的舆论场,纵然有多少封举报信,恐怕也难撼动政绩人品“俱佳”的韩局长的仕途之路。试想,韩局长一次次私订宾馆,一次次收受钱财,一次次大吃大喝,都在众多知情者甚至是市长、局长等上级的眼皮底下肆无忌惮,他凭的是什么胆量?是不是现有的对官员约束、监督、警戒体系,对常态下的公务腐败无能为力?难道非要互联网闹翻了天才能让整个监管体制有效地运转起来?

  每个官员的腐败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现在的贪官腐败官,并不一定都是教科书上塑造的丑恶形象。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有可能曾是精明强干、民意口碑不坏的正经干部。最后走上堕落之路,与监管失当、环境濡染有关。当整个政治生态呈现不健康的气候时,一些意志薄弱的公务干部就有可能迷失方向,把异化视为正常,将丑恶视为荣耀,以享乐代替责任。警惕“日记局长”的政治生态样本成为官场主流,从制度层面设计遏制“局长放荡”的纪律闸口,比揪出一个“烟草蛀虫”重要得多。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