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教育公平,主要体现在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方面,其核心是教育机会均等。在现阶段,教育不公平首先表现为城乡教育的严重失衡和巨大落差,其次是在区域、阶层和学校间也存在明显的教育差距。我们希望,教育公平能成为社会公平的先导,在江苏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区首先得到实现。
2月25日,江苏省中小学开学第一天。安徽农民工子女陈宜金拿着一张转学证明,坐进了扬州市教育学院附属中学初一(2)班的教室。目前扬州城区中小学生共有9.3万人,其中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高达1.5万人,占16.1%。让这1.5万名农民工子女像城里孩子一样就近入学,而不是被户籍挡在门外,是一种教育公平。
3天之后,国家公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我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有望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从义务教育同城待遇到未来在父母打工地参加中考、高考,是教育公平走向纵深的重要一步。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近年来教育部门和各级政府努力的方向,取得的成绩也有目共睹。然而,我们也要看到,社会各界尤其是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仍存在诸多不满。除了教育投入普遍不足及其导致的种种乱收费、应试教育盛行孩子负担过重等问题外,教育领域里的种种不公现象也愈发受到关注。
所谓教育公平,主要体现在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方面,其核心是教育机会均等。在现阶段,教育不公平首先表现为城乡教育的严重失衡和巨大落差,其次是在区域、阶层和学校间也存在明显的教育差距。
目前,国家财政负担了城市义务教育,而农民则靠自己的双手支撑着农村义务教育。
而从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育投入等方面来比较,这种差距更为明显。不必罗列具体的数据了,看看城市中小学气派豪华的教学楼、先进的教学设施,再看看农村学校内低矮昏暗的危房,山区的孩子赤脚上学跪着上课的辛酸场景;在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至今尚未完全覆盖,一些偏远地区更是公办教师奇缺,而一些大城市已纷纷在酝酿把高中纳入义务教育,小学老师的招聘动辄要求硕士文凭。
此外,区域教育、群体教育、学校之间的差距也不容忽视。拿教育经费来说,北京普通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是2951.59元,而贵州生均公用经费仅有198.56元;拿高校招生配额来说,北京孩子上北大的是河南的60倍;拿农民工子女城市就读来说,门槛高得惊人,昂贵的借读费、赞助费使得相当一部分随父母进城的孩子被迫或主动放弃了受教育的机会;拿重点和非重点来说,学校间的巨大差距衍生出种种乱象。有权有钱有势人的孩子上好学校,普通老百姓的孩子只能“靠边站”。
从社会学角度来说,教育是实现社会资源再分配的一种有效途径,因此,教育不公也正成为促进社会与经济分化的重要工具,它使得身处下层者上行无望,它让板结的阶层流动性更差,它使得富贵和贫穷都一一被世袭。
让人欣慰的是,促进教育公平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党的十七大报告就曾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温家宝总理也数次强调:“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日前出台的“新教改”草案首次把促进教育公平升为国策,这就表明,在和谐社会的视野下,在均衡发展的基础上,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和群体教育之间的差距,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必然选择,是政府应尽的责任和应有的良知。
但实事求是地说,就现状而言,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仍是路漫漫其修远兮,需要全社会的“上下而求索”。
一方面,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早在1993年就提出的教育经费支出占GDP4%,17年来从没有得到落实。据媒体报道,一名联合国官员到我国考察后,很不寻常地批评中国在保证教育权利方面连非洲一些穷国都不如。这些批评,在GDP连续高位增长的背景下,显得尤其让人痛心。此次,“新教改”草案虽然对教育投入一锤定音,但具体到地方,依然缺乏刚性的保障。在单纯追求GDP的政绩观下,地方政府显然也缺乏教育投入的根本动力。从江苏来看,尽管省域竞争力首超广东已名列全国三强,但苏北一些地区教师工资仍然拖欠,实在令人堪忧。
另一方面,虽然教育公平所涉及的制度体制性的羁绊相对较少,更多的属于社会财富的二次分配,容易单项突破,但长期以来,教育产业化制造了无数的既得利益者。一个小学的校长居然管理着上亿元的“小金库”,择校费让学校成为永远的“牛市”,其根子不在学校人才竞争而在公共教育资源的争夺。往往是强势阶层垄断教育资源,掌握着政策制定权和话语权。资源的重新分配必然对利益集团造成冲击,牵一发而动全身,种种博弈必然有可想而知的艰难。
因此,在扎实推进教育体制深层次变革的时候,必须首先对人民群众呼声最高诉求最强的热点难题予以定点攻坚、重点突破。而教育公平问题首当其冲。我们希望,教育公平能成为社会公平的先导,在江苏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区首先得到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