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5版:柒纵深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独二代”人格残缺?还是专家脑残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10 年 2 月 28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独二代”人格残缺?还是专家脑残
  王牛牛是记者的女儿,出生于2009年的夏天。根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发布的公报数据,王牛牛出生的前一年,中国内地一共诞生了1608万个婴儿。在这之前的2007年,数字是1594万。“被塔吊和婴儿车重新定义的城市”,这是外媒关于中国正在经历的新一轮生育高峰的诗意形容。

  记者是所谓的第一代独生子女,在记者的成长过程中,那些掌握着话语权的人,习惯给这一代人贴上一些标签,诸如冷漠、自私、垮掉的一代等等。如今当记者开始拥抱另一种身份、开始为人父母时,王牛牛们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更加不被看好的“独二代”。一些专家对他们的未来下了更可怕的预言,人大教授周孝正说,由于没有手足之情,甚至没有叔叔舅舅、姑姑阿姨,又由于隔代抚养,两代独生子女之间天然隔膜,跟“独一代”相比,“独二代”的人格将更加残缺。

  事实上,受访的很多80后并不接受这些强加到自己和后代身上的观点。

  “哭宝宝”少,没有“听话”的意识

  张蓉蓉是一名4岁男孩的母亲。有天她哄儿子睡觉,儿子问,“妈妈,你知道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是什么?”张蓉蓉说:“不知道啊。”儿子说,“就是和妈妈在一起。”儿子说完就睡着了,张蓉蓉激动得半天睡不着。

  类似的情节也发生在28岁的李霞身上,作为一个毕业后即嫁人生子的全职太太,她的儿子已经5岁,有天看到电视上一段儿子给母亲洗脚的广告后,儿子也给她端来一盆洗脚水。

  荣薇薇的女儿感冒了,拒绝吃药,妈妈给她讲故事。正好翻到小羊过河的故事,荣薇薇骗她说小羊因为不肯吃药,然后就掉到河里去了。她就一把抢过药瓶,朝着书上的羊嘴巴喂过去……这个一岁半的孩子已经懂得了同情,实在看不出有什么“残缺”。女儿现在不在身边,但过年回家呆两天,女儿就会要求和她睡,“孩子心中有个天然的顺序:妈妈,爸爸,爷爷,奶奶。”

  4岁的儿子上幼儿园,胡梅负责早晚接送。由于老公是独生子女,爷爷奶奶特别宠孙子。有次上学迟到,老师反映他中午不睡觉吃得也不多。奶奶知道后不停唠叨。怕儿子伤自尊,胡梅说,“妈,你就别再说了。”儿子却来了句,“妈妈,你就不要说奶奶了。”儿子看《巧虎》,他会说“我是巧虎,妈妈是琪琪,巧虎和琪琪是好朋友”,过了一会儿又说,“奶奶和小豆子(儿子小名)也是朋友。”问儿子最喜欢谁,他说,“妈妈”,停顿半秒,“还有爷爷奶奶”,再停顿半秒,“还有爸爸”。胡梅觉得儿子像个小外交家,很善于平衡各方关系。

  80后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大抵可以总结为两个字——宠爱。他们对父辈的“高压”政策都还心有余悸,所以在教育孩子时,强调“以身作则、民主、尊重”这些字眼。但民主有时候未必管用。“现在的孩子都太聪明啦。有次他数学考99分,爸爸问他怎么没考100分,他来一句,爸爸,你小时候考多少分啊。没辙!爸爸急了,说考不好就砸玩具。这下他老实了。”家长阿杜说。

  杨杨当幼儿园老师已快20年,现在80后的家长越来越多了,她对他们还是比较放心的。据她观察,“独二代”中的“哭宝宝”比较少。“从小跟别的小孩交朋友,独立能力反而好。”以前的孩子都有“听老师话”的意识,但现在很多小孩刚进幼儿园就不吃这一套,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睡觉了,就自己爬到床上去了,老师教唱歌了,他却自管自陶醉。

  没有家长认为自己是不称职的。“我也不知道,称职是什么标准。反正现在孩子每天开开心心的。不过,不在身边照顾孩子,这点很内疚,对孩子、对父母,都是如此。”葛小萍说。

  “我爱娃娃,内心是称职的,嘿嘿。”荣薇薇说。

  “谁一开始就会做父亲呢?我会跟宝宝一起成长。”周伟说。

  一年数万元的婴幼儿教育投入

  “添个孩子不过是添一张嘴吃饭”,这样简单化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

  因为生了个儿子,姚荻已经荣升为“建设银行行长”——在很多人眼里,她似乎从现在就开始考虑为他的儿子买房做准备。手头的20万存款,她本来的计划是买辆车,但最后还是在江宁某楼盘订了套房子。

  柏柏虽然身为“招商银行行长”,但也没少操心。原先的房子位于栖霞,考虑到女儿将来上学的问题,她又在北京东路按揭购买了一套学区房。

  一项在线数据调查显示,在中国,平均有50%的家庭由老人帮忙照顾第三代。而在北京和上海这样消费水平居高不下的城市,这一比例可能高达70%到80%。在房价一路上涨的背景下,为满足空间需求,只能牺牲距离,住得越来越远,由此又催生对私人交通工具的需求——这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吃则是第二项开支。出于食品安全考虑,80后父母更多选择用进口奶粉和辅食喂养小孩。葛小萍查阅了她近几个月的账单,从去年11月至今,宝宝花费4157元,主要是奶粉钱。尿不湿和衣服很多是朋友送的,省了不小的开支。但她正犹豫要不要给宝宝上早教班,因为对门周伟的孩子上了,说是学体育,100节课1万块,一节课45分钟。

  周伟的爱人从胎教阶段就开始寻求有关机构的帮助。孩子几个月之后,感觉“他比同龄的孩子要成熟一些,现在我也很相信这些教育理论了”。一方面他很理性地觉得对幼教机构的教育成果应该有所怀疑;另一方面又觉得,“哪个家长看自己的孩子都不理性,只要他比别人多学会一点东西,家长就开始欢欣鼓舞”。早教机构的拥趸不少,“你到周末去看,满地爬的都是宝宝。”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流行了很多年。这句话背后,往往就是一年数万元的婴幼儿教育经费的投入,不比一个大学生所需费用低。

  当然也有人对此不感冒,荣薇薇并不准备给孩子上早教班、特长班,将来也不打算择校。人生经验告诉她:学习好不代表真的好,特长大都情况下属于自娱自乐。“如果她有兴趣的话,以后买个钢琴给她学学,没兴趣就不学。女孩嘛,只要长得不太难看就行啦。”

  不会试图在下一代身上实现自身梦想

  没有父母是吝啬的。或许,对于“独二代”来说,最需要培养的是他们忍受延迟满足的能力。

  因独生子女政策形成的城市中以4:2:1为主导的家庭结构,使得“独二代”们一出生,理论上便拥有他们之前至少两代人积累所得的可支配财富。这种财富漏斗状集中的现象在全世界都属少见。《夏令营中的较量》作者、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在接受快报记者采访时特别提醒,警惕“饱享剥夺”,当人的需求被过度满足后,快乐也会随之被剥夺,而最富有的人未必是最快乐的人。曾经有个心理测验,斯坦福心理专家集合了653名幼儿,给了他们一个选择:他们可以当即吃掉一颗棉花糖,也可以选择等15分钟得到两颗棉花糖,但到最后只有1/3的孩子有足够的自制力等够15分钟。十几年后,研究者发现那些通过实验的孩子成年后更成功。

  “我们不能培养一代不需要等待的孩子。”孙云晓说。

  社会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孝正在接受《北京晨报》采访时表示,和“独一代”相比,“独二代”不但没有手足之情,甚至不再有舅舅姑姑、叔叔伯伯,人格上的残缺将比第一代更严重。

  《夏令营中的较量》发表于1993年,但17年后再看“独一代”,孙云晓给了他们积极的评价:优秀的、可以信任的一代。“他们追求平等、尊重、权利,积极寻求自我发展的同时也不吝帮助他人。奥运会期间外媒称他们是‘鸟巢一代’,塑造了中国新公民形象。”他并不赞成周孝正的观点,“我不认为这是一个严谨的研究结论。前素质教育理论认为,教人者先受教育,他们更多人接受了高等教育,养育后代也一定会带来很多新的气象,而与网络同行的他们,视野也将前所未有得开阔。”

  记者的同辈们大都存有类似想法,那就是,一定竭尽所能,不要妄图在下一代身上实现自己无法实现的梦想。他们很多人表示,不会像父母教育自己那样教育孩子,希望他(她)健康、快乐、平安,已经足够。

  然而,如果说健康和平安都可以求得固定的“解”;那么快乐的答案,却实在太过多元。怎样才能快乐?龙应台对他的儿子说:“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伙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情形就变了,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个人的方向……我担心的不是你职业的贵贱、金钱的多寡、地位的高低,而是,你的工作能给你多少自由……走进人生的丛林后,自由往往要看你被迫花多少时间在闪避道上荆棘。”这又何尝不是我们的心声?

  在我们认清这个世界又热又拥挤这一事实的同时,我们开始意识到,对于优质资源的竞争可能要贯穿一个人的一生,即使他只是一个牙牙学语的小孩。

  王朔的《致女儿书》:“孩子使人伤心,本来已经放下的,又要转身看,放得下自己,放不下孩子。”这样的心情,无论是哪个代际的人们,都无区别。

  先别给“独二代”

  扣帽子

  由于缺乏亲情,独二代的人格将更加残缺?对于这个观点,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独一代”,绝大多数的80后对此观点感觉“愤怒”,并给予反驳。

  

  郑加雯

  (女,1980年生,访问学者)

  我的看法就是,文革的时候那么多兄弟姐妹,难道人格不残缺?不自私?这就是个伪命题!

  

  王舒敏

  (男,1981年生,投行)

  不会啊,我觉得人的性格没那么简单被影响的,我不觉得我的性格被我所谓的叔叔姑姑影响了多少。就算自私冷漠也是整个社会都是这个样子导致的,跟有没有叔叔伯伯之类的关系不大。

  

  陶立夏

  (女,1981年,杂志社)

  都是欲加之罪,想当然的说法。亲情和人格怎么就联系起来了呢?现在电视上很多调解家庭纠纷的节目,上节目的很多都是60后、70后的,争家产啊、婚外恋啦,也没怎么高尚的。每个时代产生不同的人,没啥好评价,只觉得他们(60后、70后)不容易,生活在变革特别多的年代,物质生活也不算好。但他们身上有些传统的价值观还是很好的。

  

  肖勇

  (男,1979年生,银行)

  没有了亲兄弟,就跟表兄弟亲呗;没了表兄弟,就跟表表兄弟们亲呗,反正我是这么看的,我的表兄弟妹和堂兄弟妹们,我就把他们看成自己的亲兄弟一样,并不一定会变得自私。独二代会被这个社会逼着去跟更多的陌生人交往,有利于中国尽早走出传承多年的宗法社会,完善自己社会人的角色,这是好事啊。

  

  葛小萍

  (女,1982年生,公务员)

  现在很多小区宝宝成堆,经常是一起玩的,有好多小孩是好朋友啊,这跟手足之情差不多。宝宝还是邻居之间拉近距离的纽带,自从生了孩子,我们单元里三家有宝宝的经常一起玩、串门,以前都不认识的。

  

  章以非

  (男,1981年生,医生)

  去学校完全可以替代没有兄弟姐妹的事实,那些养成坏习惯的小孩子多是太多长辈溺爱引起的,所以还是他们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

  

  刘海燕

  (女,1981年生,律师)

  父母可能会教兄弟姐妹之间要友爱团结付出,但不会教真正对一个外人好,除非是自己的朋友。人就是这样的,如果人连这个自私都没有,真不配在人世。自私也是人性。

  

  李希

  (男,1981年生,电视台)

  其实每一代都被前一代人指责过,但后来新一代总是证明了自己的强大。所以不是更自私,只是网络时代会让他们更自我。

  □快报记者 陈曦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