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1版:柒纵深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跨国寻找郑和沉船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10 年 2 月 28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跨国寻找郑和沉船
中、肯两国专家将通过对肯尼亚拉穆群岛考察,破解历史疑团
  公元1413年南京,第一个寒潮到来,郑和率领船队浩浩荡荡从南京龙江关出发。这次海航,郑和船队一直到达了麻林国(今肯尼亚马林迪)……

  600年后,为寻找当年郑和沉船,中国第一次跨国考古,中、肯两国专家将通过对肯尼亚拉穆群岛地区水下及陆上文化遗存、遗址、遗物的考察、发掘,进一步破解中非古代文化交流、经贸往来的一些历史疑团。本次考古合作项目为期三年。商务部将其作为重要援外项目,无偿出资约2000万元项目经费。此后,肯尼亚还将在拉穆群岛为郑和建立郑和纪念碑。

  今年11月动身

  寻找郑和沉船

  2010年2月23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肯尼亚国家博物馆举行签字仪式,双方合作考古内容主要包括对肯尼亚拉穆群岛及其周边水域水下文化遗存进行科学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对肯尼亚马林迪市及周边地区陆上古代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对以往肯尼亚沿海地区出土的中国文物进行调查研究。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赵嘉斌告诉记者,他们将在11月份赴肯尼亚拉穆群岛,进行水下考古,“11月份正值肯尼亚的旱季,雨水少,水质会比较清澈,条件比较稳定,便于水下考古工作的开展。”而负责马林迪古城遗址田野考古的北大专家,将于7月份赴肯尼亚。

  说起这次打捞沉船的合作计划,专家说,还得推到几年前。2005年,拉穆群岛一位名叫谢里夫的女孩自称自己是中国明朝航海家郑和所率领船队船员的后裔,来到中国“寻根问祖”。拉穆群岛周围有郑和沉船,一直是当地的一个传说。传说大约在六百年前,一艘中国商船在拉穆群岛附近的海域触礁沉没,几十名水手逃生到岸上,在南端的上加村登陆,后来迁至西尤村,并繁衍至今。虽然没有文字记载或直接物证证明这些人的祖先是中国人,但他们仍坚称自己是中国人的后裔,因为这是世代相传的家训。

  上世纪90年代,美国女作家李露晔在为郑和撰写的传记中叙述了自己在肯尼亚邂逅的传奇:一个黑人告诉她,自己是中国人的子孙,是数百年前肯尼亚拉穆镇帕泰岛中国船遇难幸存者的后裔。1999年,美国《纽约时报》记者纪思道沿着李露晔指引的方向,探访了肯尼亚拉穆群岛中的帕泰岛,采访了当地的中国人后裔。由于这位记者精通中文,对郑和研究有极大兴趣,他提出大胆猜想:这些自称有中国血统的人,很可能是郑和部下的后裔。当时的《人民日报》前驻南非记者李新烽,看到纪思道的文章中后,就踏上西尤岛,花三年时间进行采访。他发现当地的中国人后裔家庭很勤劳,使用一种中国常见的锁。还有人类学学者到那里做过调查,从肤色等方面进行研究。当地曾有几个捞龙虾的人,从海底打捞出两只龙纹罐子,很多人觉得是中国陶瓷,后来被内罗毕的一位商人花了2000多先令买走。不过,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秦大树教授说,他最新的研究发现,这个双龙坛并非来自中国。

  中国和东非,自古以来就有很多贸易往来,尤其是瓷器。2005年,称自己是“中国人后裔”的肯尼亚女孩谢里夫,在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年时来到中国。至此,“东非有中国人后裔”成为媒体热议话题。据了解,当时一位中央高官写批示给国家文物部门,要求派专家到肯尼亚去考察。2005年,国家博物馆和北大的考古专家受国家文物局委托,前往肯尼亚进行调研。而北大考古文博院教授秦大树,就在此行之列。

  经过五年的反复调研,中肯正式签约,两国合作考古迈开实质性的第一步。秦大树告诉记者,在拉穆群岛打捞郑和沉船,并不容易。拉穆群岛面积很大,传说中沉船是在帕泰岛旁边的水域,而帕泰岛离现在的拉穆镇还很远,考古人员每次都要坐船去,光坐船就要两三个小时。

  北大专家

  找到明代龙泉窑官器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秦大树教授是此次中肯考古合作中,北大考古队队长。早期,他已经在肯尼亚做了一番调研。秦大树告诉记者,中国的外销瓷是国际上很热门的研究,而掌握学术话语权的是欧洲、日本学者。“英国的东非学术研究中心做了很多研究,肯尼亚的考古学也长期被英国学者垄断。”

  传说几百年前,中国沉船水手是从帕泰岛的上加村上岸的。那里现有一片墓地,前面一块石碑,后面一个小丘,与中国农村墓地极为相似。而且,有人曾发现过中文墓碑。此次中肯合作考古,肯方曾邀请中方前去发掘,但中国专家没有答应。“我们并没有找到传说中的中文墓碑。”秦大树说。

  中方考古专家把目光锁定在马林迪古城遗址发掘、拉穆群岛水域水下考古方面,并对当地出土的中国文物进行研究。马林迪城,就是郑和下西洋诸国中的“麻林”国。当年郑和下西洋,就是从这里把“麒麟”带回了南京。秦大树希望能够找到最早的马林迪古城,找到理想的地层,发现瓷片等文物,来研究古代中非的贸易。

  对于郑和沉船,除了传说外,最有利的佐证就是龙泉窑的瓷器。秦大树说,他们研究发现,在明初洪武二十六年一直到成化年间,专门烧制了一批龙泉窑官器。现在,全世界龙泉窑作品非常少,龙泉窑官器只有故宫博物院有,南京明代功臣墓中出土的都不是龙泉窑官器。这些龙泉窑官器,都是当时皇宫给出样品,工部令上百座龙泉窑烧制者中技术最过硬的一家来烧制。秦大树在肯尼亚早期研究中,发现了明初龙泉窑官器,这很可能是郑和船队带去的——但是至今还没有找到证据。

  秦大树说,在古代肯尼亚贵族家中,最值钱的装饰物都是从中国流出去的瓷器。在肯尼亚国家博物馆里还有很多中国瓷片。这些瓷器是如何过去的?会不会和郑和有关?都需要寻找答案。

  答疑解惑

  沉船会不会

  已经粉身碎骨呢?

  郑和后裔郑自海认为,沉船由于海流的原因容易漂流,要确定沉船位置很难。但根据以往我国在水下的考古经验,找一艘沉船并不是什么问题。古船都是木头做的,这些木头在海底吸收了充足的水分,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保护环境,关键就要看当年的撞礁情况。600年后,沉船如果真的有,打捞到相关信息应该不是问题。

  怎么判断沉船

  为郑和船队的呢?

  郑和研究会顾问刘迎胜说,利用现代的碳十四研究方法,可精确地测算出木头所处的年代。关键问题是,木头年代并不能代表古船的年龄。“不过,判断中国古船的方法还是比较简单的,因为郑和船队的船都是木板相互咬合的,而且,船舱之间相互隔离。即使一个船舱漏水也不会影响到另外一个船舱。而国外的古船,船的上下都有圆孔,用橡胶木条捆绑好,船舱之间相互渗水。”

  刘迎胜说,这次打捞,不论成功与否,意义都很重大,可以揭开600年前郑和船队的很多历史谜团,印证肯尼亚当地的很多传说。对于我国瓷器的古代出口研究,也提供了相关依据。

  争议焦点

  统帅郑和

  去过非洲吗?

  郑和船队有没有到过非洲?南京大学教授、中国海外交通史学会会长、郑和研究会顾问刘迎胜很肯定地回答:“到过,郑和七下西洋到达最远的地方就是东非!”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秦大树也认为,郑和船队到过肯尼亚,这毋庸置疑。

  但,郑和本人有没有到过非洲?到过几次?暂时无解。

  研究顾问:

  统帅留在印度洋统帅全局

  刘迎胜遗憾表示,郑和下西洋的资料几乎都被后人烧了,遗留下来的资料有限。如今能找到的一些资料上面,郑和去东南亚的资料占95%以上,而有关非洲之行几乎是零。今天人们研究郑和下西洋,依靠的资料大多来自当时的随行通译马欢的《瀛涯胜览》以及费信的《星搓胜览》。

  “郑和的非洲之旅几乎是一个600年的历史谜团,要揭开这个谜,恐怕要看考古结果。”刘迎胜说,明史上记载,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由于肯尼亚、索马里的贵族不断向明代的皇帝朱棣进贡,于是朱棣要求回访,随行有蒲寿庚的后代蒲日和,途经泉州,到占城、爪哇,最远到达东非木骨都束、卜喇哇、麻林等国家,永乐十七年七月十七(1419年8月8日)回国。从古代流传至今的《郑和航海图》上也可看到,郑和从南京龙江关出发,沿途经过燕子矶,顺风行驶到了印度洋,而后船队分流,有的留下访问印度的多个小国,有的继续远行到了麻林、天方等国。

  根据刘迎胜的研究,郑和本人并没有到过非洲。原因很简单,古代航海主要靠自然动力,郑和每次航海都要在南京等待信风,要等来第一个寒潮,海上吹起北风,郑和的船队于是被风吹着往南走,在风的作用下到达印度洋。这时已经春暖花开,于是等候印度洋上的东南风吹来,在东南风的作用下到达东非。“郑和船队有两万多人,吃穿是个问题。为了解决船员的问题,在印度加尔各答等处设立了官厂,这个官厂其实就是粮仓。郑和作为船队统帅,肯定要留在印度洋上,统帅全局,加上当时没有电话之类的,大家都靠口头约定,郑和更要在印度洋上留守了。不过,他也并不是完全留守不动,他会去拜访印度洋上的小国,其它的船队则去非洲。”

  郑和后裔:

  统帅怎么能不去非洲

  刘迎胜的观点遭到了郑自海的反对。郑自海说,他是郑和第十九代孙(郑和做官后从哥哥的孩子中过继了一个儿子),对于先祖的研究更多地充满了感情。这位郑和后裔表示,郑和本人肯定到过非洲,而且不止一次到达那里。他认为,郑和作为统帅怎么能不去呢?“郑和第一次去非洲是1413年,这是郑和的第四次航行。前三次,郑和出使西洋,都是到了古里(今天印度的卡利卡特)就会回国的。而这次,因为朱棣看到印度进贡的‘麒麟’很神奇。为了寻找麒麟,朱棣派郑和到非洲拉一些回来。从第四次开始,郑和到古里后,船队分几路,向西南、西和西北方向进发,首次到达西亚的阿拉伯、波斯湾以及非洲东海岸诸国。到达麻林国时,麻林国王为郑和船队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还决定派使臣随船访问中国,并向明朝皇帝进贡麒麟等珍禽异兽。”

  当时,朱棣亲自迎接麒麟的到来。说起麒麟,郑自海笑了,他介绍说,实际上,郑和从肯尼亚的马林迪带回来的是长颈鹿,不是麒麟。那时候大家都没见过麒麟,也没见过长颈鹿,就把长颈鹿当成麒麟。有关郑和到非洲找麒麟的说法,秦大树予以证实,因为在肯尼亚,这个故事至今广为流传。

  □快报记者 胡玉梅 赵晨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