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南京五中高三(1)班里,鲍涵正在上语文课,认真的眼神显示这节课对他有巨大的吸引力。其实,鲍涵已经没有必要再坐在高三的课堂上了,他被南京大学理科强化班录取,无需参加高考。但却主动要求在课堂上坚持学习。
看起来有些“另类”的鲍涵被老师、校长,包括他自己都评价是“偏才”,偏的是理科,文科成绩被理科远远甩在后面。
普通班里爱插话的男生“冒尖”了
三年前,南京五中高一的一个普通班来了一个满脸稚气的小男孩鲍涵,他比同学们都要小一岁。中考第一志愿落榜,他通过扩招进了五中。“我理科比较好,上物理课的时候就忍不住了。”鲍涵在物理老师李强的课上开始插嘴,老师还在给学生分析解题过程,他就已经站起来公布答案。有时候一节课他要站起来10多次。显然,鲍涵影响了老师的正常教学。令他没想到的是,李老师没有在课上批评他,而是在课后提醒他,说话要慢一些,让大家都能理解。
鲍涵受到鼓励,整个人都自信起来,但是,“我就是喜欢理科,感觉老师一点就通,但对文科不感兴趣,心里也特别没自信,觉得自己没有学文科的天赋。”鲍涵就这样在文理科差距很大的状态下学完了高一,一直保持着班级第一的总分,却有文科“瘸腿”的隐忧。
“偏才”立志当全才
“他是个很纯的孩子,小时候控制能力弱一点,但他只要有目标,有兴趣,就能坐得住。而且他能听别人的意见,老师讲的道理能听进去。”班主任许玮老师从高一下学期就开始带鲍涵,“他跟我说,要考南大,我就鼓励他要把各门功课都学好,这样才能达成目标。”
选科时,鲍涵选了自己最喜欢的物理化学组合,但高考计分科目是语数外三门,其中两门是他的弱项,虽然物化两门选科他考双A+不成问题,但这不能在总分上给他帮助。文科老师反过来主动和鲍涵沟通,经历了两年多的努力,现在他的语文已经进入理科实验班前五,英语进入前十。
同时,鲍涵把自己的“偏才”发挥到极致。他在“江苏省中学生高中化学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一等奖。今年1月下旬,鲍涵走进南京大学参加考试。就这样,鲍涵通过自己的努力,变成了被名牌大学青睐的学生。
如今的鲍涵仍然坐在课堂上,语文、英语都成了他喜欢上的课。“这些是我不擅长的,更要补上。”业余时间,他已经拿起大学课本,开始预习。快报记者 黄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