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0版:天下一览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南京市公安局第一次为毛泽东做安保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10 年 2 月 25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南京市公安局第一次为毛泽东做安保
  (续)

  1953年2月22日,毛泽东主席来到了南京,住进了西康路33号。南京市公安局的安保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主席游览了玄武湖,晋谒了孙中山先生陵墓,参观了紫金山天文台……

  那么,在这短短的两天时间里,伴随着主席的行程,南京市公安局都做了哪些细致的安保工作呢?

  毛泽东游玄武湖超出计划时间

  早在21日,玄武湖的玄武门、解放门、太平门等处就挂上了“内部整修,暂停开放”的告示。这是根据指挥部“确保安全”的原则,采取的一项临时性措施。客观上讲,在当时人群众多而且混杂的情况下,保证主席的安全,安保部门在技术上还没绝对把握,所以不得已而为之。但偌大公园又不能空无一人,洪霈林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个办法,上报市委并很快得到批准。近千名机关干部,给假半天,带着老婆孩子,参加游园活动。要求是:参加人员政治上可靠,穿着打扮也要整齐朴素,注意礼貌。

  22日下午1时许,首长车队出来了。沿着西康路、江苏路、山西路、湖南路到玄武门一线的马路上,交警陡然增多。那时路口没有红绿灯,百里挑一的交通民警,身着墨绿色50式冬季制服,立于路口中央,手持红白相间的指挥棒,随着车队临近,接力式打出通行手势。从动作上看,也是事先经过专门演练的,简捷而明了。

  约一刻钟,车队来到玄武门。洪霈林朝对面的黄赤波和安桂林望了望。他们见车队已经抵近,两脚一并,集体向毛主席及车队徒手敬礼,并注视车队鱼贯而入。

  此时,宽敞洁净的公园大道上,三三两两的游客兴意正浓地散着步。

  公园主任迎候毛主席到来。他陪着毛主席一边散步,一边介绍公园的概况。

  毛泽东一行,说说笑笑穿过一条弯弯曲曲的长廊,来到樱洲。

  正巧,草坪上聚集着80多名各地来省城开会的各部门负责人。他们上午得到通知,下午集体去玄武湖游览,而且不准缺席。当时都很纳闷,会议才刚刚开始,怎么突然就组织游园?此时,他们见走来的是身躯高大的毛主席,全部惊呆了。

  还是毛泽东招手先打招呼:“同志们好呀!”

  一刹那的宁静,接着猛然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主席好!”“毛主席万岁!”欢呼声不绝于耳。

  “同志们好!”毛泽东连连摆手,等大家情绪稍稍平息下来,他开始和大家交流。

  交谈用掉半个小时,毛泽东游园超出了计划时间。

  听到消息的群众来看毛主席

  当天深夜,洪霈林拿到了第二天的行程指令,即:下午2时,拜谒孙中山先生陵墓,而后上山参观紫金山天文台;4时30分,凭吊雨花台烈士陵园。

  中山陵面积大,呈开放状态,为防止群众围观拥挤,减少给安全带来的隐患,洪霈林又从公安总队调来40名身强力壮的战士,着便衣化装成游客,在以首长核心区外围形成一个相对的警卫圈,一旦发生拥挤,就组成人墙,保护主席安全撤出。对上天文台的盘山道也做了特别安排,在树木茂密、杂草丛生的路段,放上警戒暗哨,另外工兵对沿途和陵区进行了排爆探查。军区曾派一个连的战士,控制游览区内的所有制高点。这些准备,于当天中午12时结束。

  毛泽东一行是下午2时30分在中山陵博爱坊前的广场下的车。毛主席沿着宽阔的石阶向上走,由于急促,不禁打了个趔趄。陈毅赶忙上前搀扶,他挥挥手说:“不用不用,走得蛮好么。”

  毛泽东一行缓缓地登上了宫殿式祭堂门前的平台,随后进到祭堂里。他们在中山先生的汉白玉坐像前,举行了默哀仪式。而后,自右向左认真看着四周墙壁上雕刻的《建国大纲》全文。

  接着,毛泽东进入祭堂后的墓室。这里光线幽暗,气氛肃穆。柯庆施小声说:“这穹窿状的墓室,直径约18米,室顶图案是国民党党徽。”

  毛泽东抬头端望了一阵说:“那中山遗体安放何处?”

  柯庆施指着圆形墓穴内孙中山的雕塑卧像,向主席介绍说:“这上面的白色卧像系日本雕刻家高崎按遗体形象雕刻制作的,紫铜棺就在卧像下面的5米深处,外用钢筋水泥密封。”

  毛泽东点头表示明白。他久久凝视着安详的玉白色中山卧像,然后无限感慨地长叹了一口气,又背着手,绕着墓穴转了一圈。

  来到祭堂外平台上,毛泽东双手叉腰,不言不语,徜徉良久,指着“自由钟”状的墓区说:“这对我们,是有某种特殊意义的。”

  顺着墓道往下,他们来到半腰上。此处东西两侧各有一只三足铜鼎,直径4尺有余。毛泽东俯首帖耳靠在鼎边聆听着。

  毛泽东拜谒中山陵的消息不胫而走。正当毛泽东在中山陵8号(原孙科公馆)稍事休息时,门外忽然出现了一大片人群,气氛热烈而激动。警卫报告说,都是工厂、学校和附近的群众,听说毛主席来了,都想来看看。

  此时,外面响起阵阵“毛主席万岁!”的欢呼声。

  怎么办?情况来得太突然了。罗瑞卿立即与黄、洪商量了一下,当机立断,来到人群面前:“为了主席的安全和大家能清楚见到毛主席,我们应该有秩序地站成行……”

  在警察安排下,人群很快排成了几列,坐在草坪上。

  不一会儿,毛泽东从里面走出来,在警卫人员胳膊挽成的通道中,他健步走入欢呼的人群,热情地握着向他伸来的千百只劳动的手。

  洪霈林和群众含着激动热泪,目不转睛地望着毛主席和蔼可亲面容,沉浸在幸福的暖流中。

  “我是来学习的,不是来休息的。”

  按安保计划,主席参观天文台后,还要去雨花台。就警卫条件而言,前者比后者要优越得多。因为前往雨花台,要经过闹市区,行人车辆多,万一再出现刚才的情况,场面将更加难以控制,建议首长取消雨花台的行程。这是洪霈林的担忧和想法。他跟黄赤波提出,黄也表示认同。

  意见很快摆在了罗瑞卿的面前,罗瑞卿立即向上请示。几分钟后,指令传来:毛主席只上天文台,雨花台由罗瑞卿代替前往。

  前往天文台的车队沿着石像路很快来到盘山路。孙克定副台长早已恭候在大门前。他上前握住毛泽东手说:“主席,您好!请到接待室休息。”

  毛泽东诙谐地说:“我是来学习的,不是来休息的,你可要收下我这个学生哟。”说完,众人笑起来。

  孙台长与毛泽东并排朝大观测台走去。

  此时,洪霈林站立在大观测台不远的一棵松树下,密切注视着周围的情况。四周的警卫像铁打金刚一样,严密监视着各条来路。

  毛泽东在大观测台上来回踱步,举目远望,不觉有些激动,他自言自语道:“真是虎踞龙盘今胜昔啊!”

  这时,陈毅向主席提议道:“山下有个龙脖子,据说是当年太平军与清军浴血奋战的地方。曾国藩的湘军就是从那儿用炸药把城墙炸开个大口子,杀进城里,现在痕迹还在。”

  痕迹的确还在那儿。毛泽东站在遗址处,这是一片约3米高4米长的城墙豁口,虽已补好,但颜色区别明显,一眼就可以看出。一块离地面约1米的石碑上刻有文字,记载了太平军与湘军激战和失败的经过。毛泽东仰头望着石碑,久久沉思。

  毛主席的专列提前一小时离开南京

  23日晚6时,毛泽东一行就要离开南京了。

  洪霈林先行一步来到浦口火车站里的现场指挥部,这里已清场两次,所有警卫人员都已撒开。

  专列停靠1号站台,四周隐约可见荷枪实弹的士兵。洪霈林挎着枪来回巡视了一遍。

  专程来迎接的铁道部部长滕代远,已候在专列上。毛泽东的专列是国产货,挂有2节软包和8节普通卧铺车厢,装修俭朴。

  毛泽东主席进站后,与送行的同志握手话别,而后登上专列。片刻,他把身子微微探出窗外,慈祥而微笑着向送行的人群来回摆手。

  列车缓缓启动。

  站台上,人们挥泪惜别毛主席。毛泽东主席摘下帽子,抓在手里不断挥舞着。

  洪霈林抬腕儿看一眼手表,发车时间比预计整整提前了1小时。提前发车也是一项安全措施。40余小时高度紧张的特级安保,洪霈林累极了。

  “小龙年”仍在继续,南京城里依旧闪亮着温暖的中国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薛东林 /文 (完)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