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2版:社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破解用工荒,政府该做些啥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10 年 2 月 24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破解用工荒,政府该做些啥
  “用工荒”像一根坚硬的棍子,正在搅动整个社会。

  过去,在相关的事务上,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往往你做你的,我做我的,不能形成政策资源的互享,也不能做到风险的共担。事实上,如果劳务输出地区和劳务输入地区进行政策对接,就能产生合力破解用工荒,但是反过来,如果缺乏这种呼应,那么就会出现双输的局面。

  “用工荒”像一根坚硬的棍子,正在搅动整个社会。

  解决用工荒,需要多方用力,政府特别要起到关键的作用。这一过程中,政府不是无事可做,相反,政府要做的事情很多。

  用工荒不是今天才出现的现象。然而扫描近年来的这一现象,一直以来,除了那些劳务输出的省市之外,“政府用力”并没有形成大的气候,更不用说产生特别的优势了。这是一种令人惊诧的缺位。地方政府很难忽视GDP,但是一些地方政府对影响到GDP的用工荒感觉迟钝,没有做出应有的举动,这是非常矛盾的表现。

  政府的有形之手,在用工荒面前,应该大大方方地伸出去。

  略有欣慰的是,2010年开年之初遇到的用工荒,来势凶猛是一大特征,但一些地方政府逐渐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开始主动发力,也令人印象深刻。

  眼前的一些新闻事实值得借鉴:2月22日,来自商洛市7县区的6000余名外出务工人员乘坐由政府提供的免费车辆,前往西安等地务工。当天商洛市政府还向50多名外出务工人员发放了每人5万元的创业基金,帮助他们外出创业。

  提供免费车辆、创业基金,这些具体的激励举措,对民工个体有益,对劳务输入地区更有益。

  而沿海很多城市开始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试图吸引农民工的光顾。

  此中的努力,均朝着一个方向。在这些事实中,政府与政府之间产生的政策内在联系最吸引公众的眼球。不得而知西安对于吸引民工进城出台了哪些政策,但可以肯定的是,商洛市政府以政策推动“民工出击”,西安市应该报之以李。

  这正是“政府发力解决用工荒”的核心涵义:民工进城,大体上还停留在自发组织的阶段,而解决用工荒,不能依靠民工的“自觉”,而要靠政府的引导和组织,这是一种至关重要的形式。

  过去,在相关的事务上,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往往你做你的,我做我的,不能形成政策资源的互享,也不能做到风险的共担。事实上,如果劳务输出地区和劳务输入地区进行政策对接,就能产生合力破解用工荒,但是反过来,如果缺乏这种呼应,那么就会出现双输的局面:输入地叹“没人,再好的戏都唱不出来”,输出地叹“人多无用武之地”。

  在这类事务上,地方政府具有天然的优势,相关责任自然也无法推脱。现代社会,城市与城市之间,劳动力往往互为输入,这种亲密的内在关系,切不可因为政府的惰性而“蜘蛛结网”。

  另外一个层面上,政府的发力,还必须建立在全面提高民工权益的基础上。表面看来,民工总是为着更高的工资而奔走于城市之间,所以提高民工工资的水平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可是,如果民工在一个城市如漂萍,居无定所,老无所养,还在自己付出血泪的城市饱受权力与目光的歧视,那么这种工资的提高就难以产生最大的吸引力。

  我们所呼唤的民工权益,应该是所有符合人性化标准的权益,而这种民工的权益最终应当向城市居民的权益看齐。著名经济学家蔡继明先生认为应该让民工在城市定居,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居民,这是一个良知者的精准认知。

  当下看来,如果说“成为城市居民”尚属理想,那么它也包含了公众对于民工权益的正确理解。显然,社会保障或者各种应有的福利,是民工权益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民工退保风等现象的出现则说明,在提高民工整体权益的问题上我们任重道远。

  那种以为提高了工资就能招到“良工”的想法是片面的。我们的城市,应该摒弃对民工“召之即来,挥之即走”的歧视、傲慢的态度,真正把民工当作一个有尊严的人看待。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政府切实从尊重民工的出发点善待民工。譬如,此次用工荒,一些地方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低的企业。政府应当引导这些企业进行反思,而后进行技术升级。同时,政府有责任对民工进行技术培训,建立新时代的民工形象。如果还是把民工当成只能“干苦活,流臭汗”的群体,那就是一种可笑的倒退。

  需要注意的是,那种认为用工荒体现了民工的权利觉醒的观点,也是一种误读。我们期望于民工权利意识的整体觉醒,但是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样,这也有待于政府的作为。当民工总是为了区区“小钱”而走上楼顶的时候,可悲的不只是这些命运凄凉的民工兄弟。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