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绍兴某论坛上一个名为“一个清洁工带给我的感动”的帖子,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帖子里讲了一个年迈的清洁工阿姨,趁着休息时间,戴着老花镜,坐在街头,借光识字。
网友lanweiyu说:“真的很震惊,在这个充满物质的繁华都市,还能见到如此执着求学的心。尽管她的年纪已经很大了,仍然忘我地学习认字,这样的场景让我为之动容和钦佩。”
张阿姨坐在店门口借光识字
夫妻俩都是清洁工人
事后,记者从绍兴越城区环卫处了解到,这名清洁工阿姨叫张亚芬,今年58岁,是黑龙江绥化市人,从事环卫工作已经有6个年头了。“她和她丈夫都是清洁工人,轮流负责新建北路中段的卫生工作。”越城区环卫处的周先生说。
2月8日,记者来到新建北路,说起在这里扫地的张阿姨,附近的居民都知道。一名大伯说:“她是中午上班的,每天吃饭时间她会找个光线好点的地方看书识字,大家都知道她。”
在周先生的带领下,记者在新建北路找到了张阿姨的丈夫华师傅。华师傅也是名清洁工人,他说:“我俩都扫这段路,我从清晨4点开始工作到中午12点,老伴12点来接我班,做到晚上10点。”
下午5点是识字时间
华师傅带着我们来到位于钱王祠附近的家中,他说张阿姨中午时间应该在家。“我家不是很干净,真的别去了。”一路上华师傅一直念叨着。
转进一个小巷子,记者看到了张阿姨,她头发凌乱,黝黑的皮肤,脸颊上还长了两块红红的冻疮。张阿姨见到我们有些害羞,用手理了理头发。
“赶紧上屋里坐坐。”张阿姨很热情地邀请我们进屋。20多个平方米的小屋里,只放了一张床、一张小饭桌,别的地方都堆满了捡来的废品,一股异味迎面扑来。“平时还捡点废品卖钱,贴补家用。”张阿姨不好意思地解释说。
张阿姨告诉记者,每天下午5点是她的识字时间。“我们有45分钟的吃饭时间,赶紧吃点饭,我就抓紧时间识几个字。”张阿姨说,“晚上光线不好,我就坐在人家店门口,借点光。”
一本新华字典、一副老花镜、一本练习本、一支笔是张阿姨口袋里的老四件。
张阿姨说,她很早就开始识字了,但带着字典上街是从去年6月份开始的。
“我只上过半年学,只学过一点拼音,年纪大了,觉得脑袋里空空的,想学点知识,能看点书,开开眼界。”张阿姨说,字典就是她的老师,她已经看完大半本了,记得一些,又忘了一些,但是看书看报纸都没什么问题了,就是写起来有点慢。
变卖祖业南下陪读
张阿姨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她说三个孩子学习成绩好,挺给她争气的。
“我大女儿研究生毕业,现在在天津做医生,二女儿是装潢设计师,小儿子已经从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现在在杭州某设计院工作。”说起三个孩子,张阿姨和华师傅的脸上都露出了自豪的笑容,“为了能够让他们读书,我和老伴卖了老家的房子和田地,出来打工,陪他们念书。”
“在村里,我和老伴都很勤快,攒了点钱,本来担负两个孩子的学费应该不成问题。可没想到,大女儿高二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一下就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学习也耽误了一年。”华师傅说,“再后来,大女儿和小儿子一起考上了大学,我们俩要负担两个孩子上大学,那段日子真的很苦。”
如今子女已成家立业,老两口为什么还要继续做这么辛苦的工作?张阿姨说:“不能依靠儿女,自己有劳动能力就先干着。不能靠着他们,等以后老了,做不动了再去依靠他们。”
母亲写的第一封信
儿子一直保留着
2月8日下午,记者联系上了张阿姨的儿子小成。
小成给记者念了一封信:“儿子,家里挺好的,不要担心,一个人在外面要注意身体,好好学习。如果钱不够了,告诉我们……”
小成说这是妈妈识字后写给他的第一封信,他一直保留着。说起这封信小成的声音变得有些哽咽,“虽然只有短短数百字,字写得也很像小学生,但我一直保留着,每次看到既高兴又觉得特别心酸。”
据小成回忆,在读初中时他就买了一本新华字典给母亲,当时母亲一有空就会陪着他一起学习。母亲的精神一直鞭策着自己成长。
“过几天我就能去父母亲那了,买些年货,陪他们过年。”小成犹如小孩一样欢呼雀跃地说道。据《青年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