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8版:城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85后”:做“最好的守望者”挺好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10 年 2 月 5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在人生终点站里为逝者画好人生句号
“85后”:做“最好的守望者”挺好
  “起初觉得新奇,就学了。”

  “但大部分人没有足够的胆量来读。”

  “这也是一个行业,而且是一个越来越需要年轻人才的行业,我觉得我的工作没有什么特别。”

  “我们很喜欢南京,才来一个月,我们已经逛了中山陵、玄武湖,还去看了场电影。”

  8名“85后”大学生,千里迢迢从长沙赶到南京实习,岗位让人有些惊叹,是南京殡仪馆的一线阵地——化妆组和火化组。除了两人表示不能适应主动离开外,其他6人则坚持了下来。为了留住这批人才,南京殡仪馆准备提前跟他们签约。昨日,记者走近了这群阳光开朗、俏皮伶俐的帅哥美女。

  为就业

  他们读“冷门”专业

  一见面,6名大学生谈笑风生,在记者采访时,他们都没有要求匿名,还笑言“行不更名”。“hi,我是陶子,陶渊明的‘陶’,孔子的‘子’。”一名穿着黑色棉袄牛仔裤的大男孩第一个站起来自我介绍,他的装扮让人眼睛一亮,染成黄色的头发全部竖了起来,一副哈韩风格。摸着头发,陶子不好意思地说,这个发型是他用吹风机特意吹的,只不过中午睡了一觉,忘记整理了,看上去有些乱蓬蓬的。

  “我是卢林,老家在河南洛阳。”“我是高延,来自北京。”……“我是刘树爽,老家在吉林通化。”一名女生腼腆地站起来,她虽然来自东北,却有着江南女生的娇小,一开口说话脸都红了。这些大学生全部来自长沙民政学院殡仪系,最大的23岁,最小的才21岁,正值青春年少。

  当初为什么要选择报考殡仪专业?“因为好就业呗!”6个人的看法不约而同:现在大学生多,工作难找,而殡仪专业属于冷门专业,就业压力小。“起初觉得新奇,就学了。”刘树爽说起选择这一专业的原因时,神情正是一个年轻女孩看到新奇事物时的样子,这个狮子座的姑娘说自己的性格很像“狮子”——固执,还有一点点冲动。

  阳光帅气的陶子笑着说,其实小时候,他是最害怕谈到死亡、坟地的。出生在湖南浏阳的他,家门后就是一条河,村口的田地边就是一片坟场。“那时,妈妈怕我出去玩会溺水,就常常骗我说:别到河边玩,否则你就会被带走,爸爸妈妈就会见不到你了”。小时候的陶子是非常害怕经过坟地的,尤其是晚上。“我怎么也没想到,长大了后,我居然会挑这个专业去学。”陶子说,他的家境一般,父母是农民,高中毕业后,在填报大学志愿时,就想找个竞争压力小的专业,与其在一个“非著名”学校读一个“非著名”专业,不如读一个好就业的冷门。

  “入学时,学校会针对摇摆不定的学生进行心理培训,告诉我们专业的性质、意义以及今后所从事的职业,带领我们到殡仪馆和公墓实地参观学习。”陶子说,这个专业分殡仪馆和陵园两个方向,学生入学后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而他选择了第一个方向,直接面对生离死别的场面。“其他同学也觉得这个专业很好,称我们为‘天堂守望者’,但大部分人没有足够的胆量来读。”

  毕业前的大实习8个留下了6个

  做啥事都有个第一次,他们虽然是科班出身,但还是要过心理关。此次是他们毕业前的大实习,起初从长沙出发一起来的时候是8个人,其中6名男孩和2名女孩,但现在这个队伍只剩下了6人。“现在就剩下我一个女孩子了。”刘树爽说:“我算是这批同学里最小的吧,1989年出生,一开始还有一名女生的,她叫小雨,比我大两岁。不过,她很快就走了。因为她不愿意继续实习了,而另一名男生也就是她的男朋友也跟着一起走了。”

  “应该是不适应吧!”刘树爽说,以前他们在学校里做实验的时候,是给动物缝伤口,而这么直接看到这么多具遗体出现在眼前,心理不能很快调试过来。实习的第一天,他们先参观熟悉工作环境,第一站就是到化妆间,小雨有些害怕不愿意进去,眼泪含在眼眶里,在门口磨蹭了很久,后来看所有人都进去了,她才跟进去,可出来的时候,她脸上的表情有些僵硬,腿还有些发抖。结束参观后,刘树爽被分在了化妆组,小雨被特别关照分到了业务组,负责对外接待。

  可是当晚,刘树爽回到宿舍里却意外地看见,小雨正在收拾行李。小雨告诉刘树爽,下午她到领导那里哭鼻子了,不想再实习了,听了一天的哀乐,看到很多人的哭泣,尤其是看到那些过早离世的逝者,她觉得很心酸,如果让她天天呆在这个充满悲伤气氛的地方,真的受不了。

  心态好才能做好这份工

  “我之所以能留下来,是因为我到广州和昆山的殡仪馆暑假实习过,有心理准备了。”刘树爽说,干这一行,心情一定要好,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吧。“当冷冰冰的遗体一下子摆到自己眼前时,还是需要一个短暂的适应过程。有时,碰到一些因生病去世或者是年老的逝者,他们的皮肤失去了弹性,我们就必须先按摩脸部,要把粉揉进去,希望妆容能自然些。有时,面对的还可能是一具不完整的尸体,先要对尸体进行手术缝合,然后给死者梳理头发、化妆,尽量使死者恢复生前的面貌,呈现自然祥和的状态。这些不仅需要专业知识,更需要胆量。”刘树爽说,这些可考验人了,一开始她挺害怕的,为了练胆子,她刻意地去看恐怖电影。“人的适应性非常强,2个月后心理障碍就没有了。师傅告诉我们,没有比死者睡得更安详的了。”

  “经过一个多月的实习,我觉得殡仪馆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恐怖嘛。”陶子哈哈地笑着说,“这也是一个行业,而且是一个越来越需要年轻人才的行业,我觉得我的工作没有什么特别。”

  “我们很喜欢南京,才来一个月,我们已经逛了中山陵、玄武湖,还去看了场电影。”脱下蓝色卡其布工作服的6名大学生,就和外面的时尚的男孩、女孩一样,喜欢染头发、看电影、吃零食、跳街舞……

  抢手人才还未毕业就已签约

  “这是近5年来,我们南京殡仪馆首次引进专业人才实习。”南京市殡仪馆副馆长黄隽告诉记者,这6名学生经过1个多月的实习考验,由于表现优异,殡仪馆已决定与他们签约了,虽然他们要到今年6月才毕业,但是担心晚了就被同行单位抢走了。“我们对殡葬业的定位是‘服务业’,下一步将拓宽其外延,会将殡葬美学、心理安慰等现代殡仪文化融入服务内容中。人员结构上,也会增加这部分人才的比例。吸收年轻人,不仅因‘后继无人’,也是为了借鉴他们的知识、观念和创意。”据悉,实习期,他们除了包吃包住外,还可以拿每月200元的工资。春节后,他们就将正式上岗,月薪大约在2000元左右。

  其实殡葬业“换血”在近几年已悄然启动,因殡葬业一线老师傅10年内可能全部退休。因人才“断档”,南京市殡葬管理处一直在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社会观念的转变,殡葬业就业环境的改善,以及近年来的大学生就业难,让殡葬这个冷门行业得到了重视。2007年,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殡葬工,最终27名平均年龄不到25岁的大学生应聘成功,一年后,仅一人辞职。去年5月,再次面向社会招聘,录取了4名大学生,目前全部留岗。

  这30名大学生,目前已有2/5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另外的3/5还没有对象。他们中有人悄悄告诉记者,他们找对象还是“有点难度”的。此外,这批大学生也发现,他们的工作还得“尊重”一些传统“禁忌”——比如,不能主动与人握手、尽量少微笑、不能和丧户说“再见”……他们中的不少人甚至发现,他们原来的一些好友,也因为他们的“特殊职业”,有意无意地躲着他们。

  尴尬归尴尬,留下来的大学生们都很看好殡葬行业的前景。

  快报记者 项凤华/文 辛一/摄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