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对话著名公共行政学专家竹立家
这不是海选
这是老套套
干部海选,并不是新闻,但是出自于有“高调书记”“网络红人”之称的忠县县委书记,还是颇有看头的。与关心这是不是一次作秀的视角相比,探讨海选做法的价值与干部改革的方向,恐怕要更为冷静。就有关话题,快报记者昨天采访了著名公共行政学专家竹立家教授。
现代快报:在忠县之前,湖南株洲2008年也搞过一次“80后干部”海选,当时引入了超女模式,而2009年5月4日昆明市高调宣布面向全国“海选100名副县级挂职干部”,更被网友评价为建国以来最“牛”的海选,现在忠县也搞干部全国海选,您怎样看这样的海选?
竹立家:不能叫海选。海选,老百姓是要拿投票权的。现在在这方面,有的概念还比较混乱。
现代快报:有人认为,忠县的探索是基层政改的破冰之举,那么能不能算破冰之举?
竹立家:也不能算是破冰之举。江苏、湖南、浙江等地进行过公推直选的试点。公推直选的核心是“公推”,提名权的转变是关键。在一些搞公推直选试点的地方,干部或公民可以直接提名,这是一种很大的突破。虽然我们说的“直选”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直选,不过,这一改革最大的突破就是公民的参与。
现代快报:您觉得有新意吗?
竹立家:类似这些海选的活动,我过去就参加过不少,比如在一个地方考局长,这些活动中进行辩论也好,进行打分也好,都还是老套套。
现代快报:不少网友还是对这个做法给予了肯定。
竹立家:应该说,在重庆忠县这样一个地方,能搞这个海选也是一种进步,有这个总比领导任命好。
现代快报:那么这种海选的意义大不大?
竹立家:这种海选,意义不大。根据我的研究发现,这种海选,对制度进行修修补补,对遏制诸如腐败等现象没有多大的作用。
现代快报:面向全国海选,选来其他地区的人才,对本地干部是个促进吗?新闻说,当地干部压力很大。
竹立家:就忠县来说,它有着自己独特的风土民情,外来的干部不一定能适应。当地主要是民生发展,当地百姓选当地的干部最好不过。
现代快报:干部改革包括干部任用对一个地方的政治经济发展来说,非常关键,老百姓也很关心,现在各地作了很多的探索,您也就这个话题多次发表观点,比如说您建议官员选拔制度必须建立百姓的民主参与机制和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就海选这个事情来说,您有何建议?
竹立家:谈到干部改革最核心的出路,从民众参与的角度来看,海选的一些举措应该肯定,但不应该是方向,根本的办法要靠制度民主来选,这些海选中的一些做法,其实这些年来一直在搞,并没有形成制度。对乡镇一把手,老百姓一人一票,就有新意。四川等地对直选乡镇一把手作的探索就很好。在类似的直选中,也出了一些问题,但是逐步会走向规范。在民主选举不到位的情况下,还应该推“公推直选”。
快报记者 刘方志
竹立家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教授,兼任中国行政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哲学博士。2003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做访问学者。著有《悄悄的革命》、《文化与超越》、《思想政治教育学》、《品德教育及评价》、《道德价值论》、《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国外组织理论精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