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8版:新生代农民工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南师大6学子
影响1亿新生代民工命运
· “大学”这个词到底值多少钱?
· 留在这座城市,要付出多少努力?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10 年 2 月 2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大学”这个词到底值多少钱?
  仅仅为了“大学”这个词,朱清放弃了苏州的工作,只身一人来到了南京。而在南京的收入,每月比苏州整整少了600元。朱清是宿迁泗阳人,1990年6月出生。“能够上大学是我的梦想。”但朱清从来没有上过大学,2006年考入了泗阳的一所中专,2007年的时候,就以实习的名义到苏州打工去了。

  这是一个在苏州的日资企业,每月能有1500元的收入。但朱清感觉太压抑了。朱清总觉得自己的生活不应该是这样。但朱清的父母却非常满意朱清的这份工作。在父母的眼里,朱清能像工人一样上班,穿着干净的工作服,拿着不菲的工资,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朱清也不知道自己有哪里不满意的,但她还是试图改变。到了2009年初,朱清的一个亲戚告诉她,可以带她去南京打工,“南京一所大学的食堂正缺人手,你可以去试试。”“大学!”这个词让朱清眼睛一亮。“去大学上班该是什么样子?会每天听到校园里的读书声吗?会交许多许多大学生朋友吗?”朱清满怀憧憬,辞去了苏州的工作,只身一人来到了南京。

  矜持地接近

  亲戚口中所称的大学就是南京师范大学。朱清应聘的工作是打饭,每月工资900元,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而且还没有任何保险。这样的待遇让朱清的父母颇有微词。2009年春节刚过,朱清动身前往南京的时候,甚至与父母闹了些小小的不愉快,“哪有人从高处往低处走的?放着好好的工人不做,去做个食堂打杂的。”

  “我第一天上班,看见那么多学生过来,心里非常兴奋。”朱清说,她第一次见到这么多大学生,大学里的老师应该是教授了。朱清有一种想要和他们接近的冲动。打饭的时候隔着一层玻璃,朱清便让自己笑得更灿烂一些,打饭的时候尽量多打一点,把饭盒递回去的时候,朱清就会用很真诚的眼神看着对方。

  朱清果然用这些独特的打饭细节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打饭半个月后,朱清“培养”了一批老顾客,她终于可以隔着玻璃,与学生面对面地交流了。

  “后来想想,我之所以想要引起学生的注意,只是想得到他们的认同。”有一天,有一个女生主动向朱清索要手机号码,这让朱清高兴了一整天。

  要自尊地生活

  交到大学生朋友,让朱清有一种融入大学生活的感觉,但这样的感觉总是那么短暂。

  “他们还是他们,我还是我,我知道我和他们不一样。”朱清说。而有一些学生的举动也会让她反感,“不是每个学生都那么有素质。”有少数学生对她并不太友好。

  一年下来,朱清还是无法改变自己的自卑。“这些学生会去做老师、公务员,或者白领,而我却要一辈子打工吗?”寒假到来的时候,朱清也回到了泗阳老家。

  “春节过后,不打算再去了。”朱清说。朱清想要学一门手艺,比如会做面点,然后再到南京或者苏州去创业。“我现在的目标是将来能开个小饭店,做个小老板。”朱清说。“总不能一辈子看老板的脸色。”朱清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