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15版:今日观察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学分制收费方案暂无替代
对付变相涨价靠机构监督
· 高校按学分制收费
北京最快新学年实施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10 年 1 月 28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学分制收费方案暂无替代对付变相涨价靠机构监督
  北京市教委传出消息,高校按学分收费的方案已制订完毕,进入审批程序,最快今年新学年北京市高校就将开始实施按学分制收费。这一方案为何带来巨大争议,是否合理?我们请到了两位专家来分析。

  主持人:目前众多高校进行改革,按照学分制收费,这到底合理吗?

  熊丙奇:现在中国高校大部分实施的是学分学年制,即学分制和学年制的结合体,既有学年限制的特征,又有完全学分制的特征,学费是按照学年收取的。这种教学管理制度制约了完全学分制的实施。按照学分制收费实际上是推行完全学分制,完全学分制自主性较大,可以3年毕业,也可以4年毕业。收费也比较合理,按照学分收费,学分少,则学费少。学生如果一次性通过了所有课程,并且没有重修现象,那么读3年和读6年的学费是差不多的,相比较而言,比按照学年制收费更划算。

  周勇:若学校能保证改革后整体的学费水平不上升,不是以提高收费为导向的话,那么我认为按照学分制来收费是更好的方式。因为这样的话学习和投入的花费就是成正比的。这项改革对学生也有促进作用,学生按照学分来交学费,会让他们意识到是花了成本来学的,这样学习的效率可能会更高。

  

  主持人:围绕学分制收费方案,这几年可谓呼声有多大,争议就有多大,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争议呢?学分制收费真的会引起学校的变相涨价吗?

  熊丙奇:目前高校变相涨价现象并不突出,因为学分制费用很大程度上是按照以前的学费标准折合而来的。如果学生按照以前的规划选课,那么学费基本上是一样的。当然,如果有某一门课重修,那么这在以前是不用交重修费的,但现在如果要重修,就必须再按学分付一次费。所以争议的焦点就集中在有些学生没有通过所修课程,需要支付重修费。一些重修的学生就认为学校是通过重修的方式卡他们,变相多收费。于是有的学校便实行第一次重修不收钱。但这也不一定科学,对“奖勤罚懒”制度造成了影响。如果学生不用重修,那么这种争议就不会这么大了。

  周勇:变相涨价这种现象,在好一点的大学出现的几率可能会低些,因为舆论比较关注他们,所以这些高校会比较注意。在一般或者差一点的大学,这种现象可能会出现,因为对他们的关注和监督较弱。要抵制这种现象,最好是实施一系列的配套措施,比如建立一些有公信力的机构进行监督,由主管部门、媒体对他们进行监督等等。

  

  主持人:为什么高校每推出一项改革,总是会引来众多质疑,比如自主招生、学分制收费等,这背后的根源是什么?

  熊丙奇:其实完全学分制,包括学分制收费,是一项很好的改革,符合现代高校发展的趋势。世界一流大学,都会实行完全学分制。像哈佛大学,必修课只占40%的比例,选修课占了60%。这项改革之所以会引来争议,背后的根源是大家对高校的不信任,不信任的原因是高校的很多配套改革并没有跟上来。比如完全学分制改革,必须要和学生自治、学术自治、教授治校结合起来实施。学生现在在高校中是弱势群体,并没有保障自己权益的机构,在这种情形下,他们害怕高校变相涨价,担忧自己的权利受损,是很正常的心理。

  所以解决问题的关键不是单一的实施某项措施,而是配套的改革要跟上来。否则,每一项单一的措施一旦真正实施,都会在现实中遇到种种障碍。高校自主招生就是一个例子。所以最重要的是要探索和建立一种新的大学制度。

  

  主持人:除了学分制以外,有没有更好的替代方法?

  熊丙奇:基本没有。目前来讲,高校教学管理体制只有两种,一种是学年制,另一种就是学分制。而学分制显然比学年制更有优势。它的实行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灵活选课,选课跨度也更大。但学分制方案应该由教授来制订,并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而不是由高校行政机构或职能部门来制订。主持人 王竞

  今日嘉宾

  熊丙奇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周勇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