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7版:读步天下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自私的1980年代
· 刘文典批鲁迅18宗罪
· 新书推荐
· 回溯汉字的童年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10 年 1 月 24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从翻译到内衣设计师,于晓丹重写青春
自私的1980年代
  于晓丹曾经是个出色的翻译,翻译过纳博科夫的《洛丽塔》《菲雅尔塔的春天》以及雷蒙德·卡佛的《你在圣弗朗西斯科做什么》。不过,她现在纽约改行做了内衣设计师,这次她的小说《1980的情人》讲了一个1980年代的爱情故事,充满了浓浓的怀旧味道。她的西洋语感,是保证作品好读的重要因素。

  作品的“味道”

  该书责任编辑在“编后手记”中称,该小说以“味道”取胜,小说的情节,其实倒挺简单的:写的是一个校园爱情故事,不是现在网络上那些前卫的校园,而是1980年的校园。弟弟爱一个女孩,女孩却爱弟弟早逝的哥哥,和一个有妻子的老师,都是爱而不可得,浓浓的怀旧味道,年轻的男女,心态都像100岁,一种山雨欲来的阴霾感总在文本中神出鬼没。

  “味道这东西说玄也玄,但感觉起来倒也没什么难的。美食的味道一尝即知,程砚秋的味道他亮一嗓子你就进去了,作品的味道也是读几句就能知道读不读得下去。《挪威的森林》里有那么多的俗套,可它味道浓就好看。”于晓丹读了很多年英文,也翻译了纳博科夫和卡佛的一些好作品,她坦言,不潜移默化地被影响是不大可能的,“卡佛总说,写那些非写不可的故事,而且不要玩花活儿。他的每一篇小说都像是他个人的经历,这是他的味道。纳博科夫是文体大家,会营造氛围。《洛丽塔》里有很华丽、很贵族的味道,我还真有点排斥。我希望能写一个没有被很多人写过的1980年代的青春,试着不那么诗化,不那么激情,也不那么有使命感,写一个我所经验过的比较自私、比较关注青春期成长具体问题的1980年代青春故事。”

  “80年代太奢侈了”

  关于1980年代的怀旧很多,于晓丹怎么看上世纪80年代文化圈那些人和那种氛围?

  “身在1980年代时,我自己并没觉得它有多么美好,相反还有很多伤感、绝望,所有青春期会有的情绪我都体会了不少。但是回过头来看,尤其是碰到今天的大学生们,听他们讲他们的校园,就觉得我们的80年代过得真是太奢侈了,怎么能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空间体会成长,体会爱与不爱和怎么爱,连给异性寄信怎么贴邮票都能考虑那么周密。那时的校园跟社会的界限相对是清楚的,我们也焦虑,但基本不算被动,也不是因为社会的压力,跟今天比当然不一样了。”

  “80年代很开放”

  有人说于晓丹的小说表现的更像是1990年代。于晓丹说:“我想他们大概指的是毛榛和谭力力对待性的开放尺度吧。可能纯粹是个人生活经验,我倒觉得1980年代的开放有的时候甚至超过了1990年代,个中滋味不同。跟我差不多大的女朋友里,有十几岁因为群宿蹲过监狱的,有不到二十就和人同居当了母亲的。那个时候的大胆不是集体行为,很自我,而且内心犹豫表面却标新立异,出格之后又开始怀疑自己,表面看每个教室里都风平浪静,其实校园里有很多暗潮涌动。这跟1990年代那种既成事实的大胆生活不一样,也不是美国上世纪60年代的那种反叛,特别知道自己在反叛什么。我们不知道,做和不做的意义是什么都不清楚,很多人其实做了很多很没有底线的事。”

  我喜欢做内衣设计

  于晓丹现在的生活状态比较松散,偶尔还做些内衣设计的活儿,但大部分时间又回到文字上了。从文学翻译改行设计内衣,听起来差异很大,哪个比较有趣?

  于晓丹表示,她还是比较喜欢做内衣设计。“内衣设计的工作我做了差不多八年全职、两年自由职业。这十年的经历实在太特别了,估计也够我受用一辈子。这份工作把我的性格和意志重新打磨了一遍。当然也有残酷和痛苦,但还是自由和快乐居多。但翻译其实是既寂寞又辛苦的事,我们现在的译稿费这么低,说实话有点不公平。”快报记者 陈曦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