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运送士兵到海地
海地受灾后,多方伸出援手。作为赈灾主导力量之一,美国出动航空母舰在内多艘军舰,派出万名士兵,接管海地机场,运送物资,维持秩序。
然而,美国“大手笔”动作引起他国质疑。法国外交部高官18日暗批美国“占领”海地。委内瑞拉总统乌戈·查韦斯指责美国“名为救援,实则占领”。美国曾在1915年至1934年军事占领海地。由于这段敏感历史,美军在海地灾区的一举一动引人关注。
多方质疑
法国外交部负责合作与法语国家事务的国务秘书阿兰·茹瓦扬代18日批评美国“独霸”机场,有“占领”海地之嫌。控制海地首都太子港机场的美军早先以过度拥挤为由,拒绝法国运送救灾物资的飞机降落,引起法方不满。茹瓦扬代批评说:“现在是在救助海地,不是在占领海地。”
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前一天发表类似批评。他指责美国打着救援灾区的幌子,目的是为“占领”海地。
查韦斯在每周例行电视讲话中说:“我看到新闻说,3000名美军士兵抵达海地。海军陆战队全副武装,好像要去打仗。老天,那儿可不缺枪。医生、药物、燃油、野战医院,这才是美军应该带去的东西。他们正在偷偷占领海地。”他补充说:“除此以外,你在海地街头也看不到他们。他们是在收尸体?还是在寻找伤者?看不到他们的身影。反正我是没看见。他们究竟在哪?”查韦斯说,自己无意贬损美国的人道主义救援努力,只是质疑美国派兵目的。
美方辩解
面对这些质疑,美国政府强调,派兵是受海地政府要求,且双方是“合作”关系。多名官员说,派兵仅为更好地开展救援工作。
历史渊源
《纽约时报》指出,从历史看,美国和海地的关系呈现“要么占领、要么无视”的两极状态,美国将在海地震后重建中扮演何种角色,奥巴马政府须做好定位。1991年,海地军方发动政变,罢黜时任总统让·贝特朗·阿里斯蒂德。时任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1994年出兵海地,把阿里斯蒂德重新扶上台。
2004年,海地再次发生兵变,阿里斯蒂德政府被推翻,国内持续动乱,社会矛盾激化。美国时任总统乔治·W·布什没有插手。联合国设立联合国驻海地稳定特派团,负责协助维持治安。王宏彬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