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0版:发现 明城墙奥秘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中华门城墙“怀孕”真相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10 年 1 月 18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中华门城墙“怀孕”真相
  韦世林是南京邮电大学的退休职工,他是个文物爱好者,有事没事总喜欢在南京城寻古。最近,韦世林在路过中华门时,无意中有了新的发现,“我看到中华东门和中华门之间,有一大块城墙鼓肚子了,有100多平方米。这是怎么回事呢,真让人担心。”

  韦世林的叙述让记者吓了一大跳:中华门段的城墙该有600岁了,突然出现这么大面积的鼓胀,会不会危及城墙的安全?这种情况文物单位了解吗?会采取什么补救措施呢?

  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来到中华门一探究竟。

  ●明朝时期,聚宝门为何隔三岔五就被“缝缝补补”

  ●“中华门城堡”是个伪名词?

  图中画圈处即为城墙凸起处,有两棵小树顽强地生长其中

  鼓起的城墙

  上面长了两棵树

  按照韦世林的提示,记者直奔中华门外。站在长干桥上向北望去,中华门高大雄伟,两侧的中华东门和中华西门,虽然是2008年新起的,但是在风格上,倒和中华门颇为一致,只有城砖那过分新鲜的颜色,透露了它们的真实年龄。

  记者仔细观察,在中华门到中华东门的墙面上,并没发现明显的突起。走近城墙,当记者站在中华东门以南,紧贴墙面向西看过去时,墙面上出现了一块巨大的凸起,上面还长了两棵树。不过,虽然凸起的面很大,但是镶嵌在墙面上的条石依旧很紧凑,没有松动的迹象。

  既然墙面没有松动,为何又凭空鼓出一块。难道说这块凸起早在城墙建筑时就有,只是别人一直没发现。就在记者为此疑惑时,韦世林又提供了两条线索。

  “我刚刚查了资料,中华门的名字,是蒋介石定都南京时才改的。以前这个门叫聚宝门,说是当初修城门屡修屡坏,人们认为城墙的地基有个‘海眼’,直通大海,所以造成渗水塌方。后来把富商沈万三的聚宝盆埋在下面,堵住了渗水的‘海眼’,城门才修起来了。这块鼓起,会不会是里面藏着聚宝盆?还有,1937年,日军占领南京时,就是从中华门攻入的。当时中华门的一段城墙被炸坏了,也有可能是后来重修时没有接好,就鼓出来这么一大块。或者是因为城墙被炸毁坏了,渗水造成的。到底哪个原因,你帮我找专家问问吧。”

  明朝时期聚宝门

  隔三岔五就被“缝缝补补”

  带着韦世林的疑问,记者找到了江苏省社科院的季士家研究员。听了韦世林的推测,季老师呵呵笑了。

  “沈万三捐献聚宝盆造聚宝门的事情,只是民间传说,可信度很低。聚宝门之所以叫聚宝门,也和聚宝盆没有任何关系,而是因为这里有座山叫聚宝山。不过,自从1386年聚宝门建起后,曾多次坍塌,倒是真的。一塌就要维修,一维修,势必就要关起城门,给百姓的生活带来不便,所以大家就很关注这个事情,时间长了,各种各样的传说就出来了。”

  至于聚宝门为何屡次坍塌,季老师也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聚宝门实际是五代时期的杨吴修建的,当时把秦淮河围在了城内,然后在城门外开挖护城河,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外秦淮。挖出的土就做了城墙的城基,因此这段城墙,从一开始就基础不牢,朱元璋时期,仍旧在原有基础上加筑城门,屡次坍塌在所难免。”

  按照季老师的说法,我们今天看到的中华门,其实是一个经过不断“缝缝补补”的老城门。记者随后在《南京城墙志》中看到的记载,佐证了季老师的说法。

  《南京城墙志》中记载,永乐六年(1408年)十月,就在聚宝门建好刚刚22年时,聚宝门一带的城垣就经历了一次大修。随后,永乐十年(1412年)十二月,聚宝门城楼维修。接下来,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六月,皇太子批准南京中军都督府修理聚宝门城垣。一直到弘治元年(1488年)六月,少则隔年把,多则隔28年,聚宝门一直在不断维修。

  明朝条石清朝砖

  民国用啥补城墙

  《南京城墙志》的作者之一、城墙专家杨国庆告诉记者,其实,只要稍加留意,人们就能看出中华门不断被修理的经过和细节。

  “中华门城墙的外侧,由好几种材质组成。发黄的条石,应该是最初修建时用上去的,颜色偏青的条石,是后来补上去的。到了清朝,中华门还经过多次维修,不过,这时候,已经不用条石了,而是用青砖。采石费时费力,用青砖当然更方便。到了民国时期,中华门仍然维修不断。例如,有档案记载,1937年中华门城楼就维修过。1947年,又修理了中华东门。民国时期,因为水泥砂浆的出现,为维修城墙提供了新材料。比如,1947年时,就是将城门外东首及城门内西首由上到下的裂缝,以1:3水泥砂浆填缝。”

  同样是青砖,在中华门段的城墙上也呈现出几种不同的颜色,杨国庆解释说:“清朝、民国、现代,修理城墙都用青砖。分辨这三个时期,你只要看城砖的颜色,整齐划一的一大片,肯定是现代的。比如,2008年重建的中华东门和中华西门,就是这种很整齐的城砖。”

  说起中华东门和西门,老南京人可能还记得,上世纪50年代中期,这两座门先后被拆除。从那以后,中华门就只剩孤零零的一个瓮城了,直到2008年,它才重新有了两个“兄弟”。而实际上,杨国庆告诉记者,和中华门比起来,中华东门和西门只能算是孙子辈的。

  “上世纪30年代,南京的小汽车多了起来。当时的中华门里面走一辆车就没地方了,因此开始规划建造中华门环门路,在中华门内瓮城东西两侧破墙开路。1932年,6米宽的环门弹石路面建好,1933年,两座侧城门建好,取名中华东门和中华西门。中华东门城墙高19米,城门跨度为12米,城门拱基为6米,拱的半径为6米,城门实际高度为12米,顶宽也是12米。这个工程,当时花了28523.18元大洋。中华西门的规格和造价,和东门差不多。”

  日军当时炸开的缺口

  并不在今天鼓起的位置

  看来,如今城墙凸出的一块,和城墙地基有一定关系。不过,最重要的原因,是不是像韦世林的推测那样,这里曾被日军的炮火轰炸过呢?

  根据历史记载,1937年12月11日,侵华日军向中华门发动冲击,守军借着城墙优势,只要敌人一入城墙,便上下内外夹击,给予有力还击。日军在中华门三进三出,都未能得逞。随后的12日拂晓,日军调集飞机、坦克、平射炮集中火力攻击中华门。不久后,中华门城楼多处被炸毁,附近的城墙上方也被轰开一个一百米左右的缺口,中华门失守。

  按照历史的记载,如今鼓起的这一段城墙可能真的和日军轰炸有关。不过,当记者就这个问题请教城墙专家杨国庆时,却被他一口否定了。

  “1937年12月,日本军队的确炮轰过中华门,不过,当时被炸开的,并不是如今这块凸起的城墙,而是位于中华西门和中华门之间的一段城墙。”杨国庆向记者展示了他收藏的城墙老照片,其中一张摄于1937年12月日军进攻中华门当日,拍摄者是日军随军记者。从照片上看,日本士兵正在攻打中华门,城楼上笼罩着炸弹燃烧释放的浓烟,就在中华西门东侧上方,张开着一个巨大的豁口。

  “城门失守,日本人长驱直入。汪精卫时期,又修复了被日军炸毁的大部分城墙,其中就包括中华门的这段。”

  城墙鼓肚子

  是因为渗水?

  记者在看照片时注意到,上世纪30年代新开的中华西门和中华东门,两侧的城墙墙砖和其他段明显不同。两座门周围的城墙,用的是典型的民国青色城砖,呈现出一大片倒梯形。当时为什么要把城墙拆成这种奇怪的形状?

  杨老师这样解答了记者的疑问:“开新城门的做法是:先把城墙拆掉一段,然后重新砌墙,并在墙上留出门的位置。拆城墙的时候,也有讲究,要拆成一个倒梯形。倒梯形上大下小,墙上的土石不容易滚落,相对比较安全。”

  “而从1955年,东西两座城门被拆后,这个巨大的倒梯形就一直敞在那里。雨天,雨水自然渗入墙体,墙面发生鼓胀在所难免。并且就我所知,中华门这段城墙,自从建成之后,其实就一直在修,城台、城墙、城门,都进过水。”

  南京的明城墙,渗漏进水的不止中华门一段,不过,有趣的是,渗水后的城墙,出现的状况各不相同。

  “上世纪50年代,有市民在武定门发现一件怪事,城墙的裂缝在往外冒白烟。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墙体里的石灰石,遇到水以后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热气。而在中华门的瓮城里,你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内墙壁上有一条条凸起的棱,上面有白色的结晶,这也是墙体渗水后产生的化学反应。而中华东门和中华门之间这块鼓起的墙壁,则是墙体渗水最直接的一种表现。”

  鼓胀的城墙会危及城墙的安全吗?杨国庆表示,其实,在过去的600年里,明城墙的维修就没有断过。要说安全问题,也就一直都存在,但是人们也一直在解决问题。中华门附近这段鼓起的城墙,从目前来看,暂时没有大的问题。不过,以后肯定也需要维修。

  1937年12月,处于日军炮火之下的中华门

  上世纪30年代的中华东门 资料图片

  从这个角度看,城墙凸起处十分醒目

  链接

  杨国庆:“中华门城堡”是个伪名词

  在采访中,当记者提及“中华门城堡”一词时,遭到了杨国庆的反对。杨国庆认为,所谓的“中华门城堡”其实是个伪名词。

  “城堡的概念是什么?一个独立的、相对完整的建筑!比如,欧洲有许多中世纪的城堡,都是很大,富丽堂皇。而中华门的这个所谓城堡,实际上是个瓮城,它是城墙的附属部分。”

  杨国庆说,和很多同时代及之前的瓮城相比,中华门瓮城有自己鲜明的特性,“大部分瓮城都是建在主城门外侧,而中华门的瓮城则建在内侧。从这点来讲,中华门瓮城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在世界建筑史上也具有一席之地。”

  然而,如果用“中华门城堡”来称呼,毫无疑问,会引起很大的误会,“那些欧洲的建筑师,他们什么样的城堡没见过。拿这去和人家比,如果对方不了解情况,肯定要笑话我们。”

  可是,既然是个伪名词,“中华门城堡”的说法又是怎样产生的呢?杨国庆告诉记者,他翻遍了以前的文献,都没“中华门城堡”的提法,“这个说法被普及开来,应该是从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可能是旅游局开的头。确实,那时候,中华门两侧的城墙都被拆掉了,中华门孤零零的,可不就像个城堡。”

  在杨国庆的呼吁下,很多地方的资料中,都逐渐采用了“中华门瓮城”的说法。不过,让他遗憾的是,前不久,他在旅游局的一份宣传资料里,还是看到了“中华门城堡”几个字。

  记者打开随身携带的2010年南京市公园年卡,发现“中华门城堡”几个字也赫然在目。

  本版主笔 快报记者 白雁

  本版摄影 快报记者 赵杰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