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以一部《从头到脚说健康》声名远播的曲黎敏,再次推出《从头到脚说健康2》。她对健康养生独到、精准的理念,源于将传统大典《黄帝内经》融入血脉。此次,她更是深入浅出地说医理,简单易懂地谈方法,读者既能从头到脚学原理,又懂从头到脚锻炼法。中医智慧不再束之高阁,举手投足皆可养生保健。
[上期回顾]
颈椎病和背部疼痛是经常困扰都市人的难治之症,其实都可通过自我锻炼来治疗……
人为什么会上火?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说“我上火了”。那么,火到底从何而来呢?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五脏之间的关系。
中医认为,五脏与五行相对应。用五行来界定五脏,一是可以形象地表达五脏的功能,二是可以表达五脏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中医重整体观,它认为五脏同五行一样,要相互制约,人体才能良好地运行。
比如,火性为“炎上”。“炎上”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炎”,“炎”是两个火,所以是热的意思;第二为“上”,表示火是上行的。
五行中的火与五脏中的心相对应,如果心火一直往上走,而没有其他因素来制约它的话,那就会“上火”。
我们都知道,水的特性是“润下”。“润下”也包含两个含义:一是“润”,即它的特性是非常滋润的;另一个含义是“下”,它的运动方向是往下行的。
五行中的水与五脏中的肾相对应。如果肾水总是往下流,而没有其他因素来制约它的话,轻则腿发沉,重则腿水肿,尤其是脚踝、膝盖等大关节处,水肿会比较严重。
所以,在人身体中,肾水与心火是互相制约的。健康的身体,肾水可以上行滋润心,这样心火才不会一直上炎;反之,心火也可以下行,这样肾水也就能上行滋润身体。所以,不上火的秘密就在于肾水与心火相平衡。
当肾经经气不足,不能带动肾水上去滋润心,敛不住虚火的时候,心火就会一直上炎,人体就会“上火”。比如,患干燥症、口腔溃疡等病。所以在治疗上,我们就要从补肾阳这个角度去败火,而不是一上火就吃消炎药,那样越清火就越灭阳气,会加重病情。
要想补肾阳,一可以用药,二可以通过体育锻炼。肾与膀胱相表里,我们可以通过锻炼膀胱经来补足肾气,降低患病的几率。
去“火”妙法——“摇头摆尾去心火”
八段锦中的“摇头摆尾去心火”就是锻炼督脉、膀胱经、肾经的一个重要动作。可通过锻炼膀胱经,补足肾经经气,以使肾水上行,收敛住心火。
具体做法是:右脚向右侧旁开一步,两掌上举,屈膝下蹲成马步(下蹲有困难的人,蹲得高一点也没关系)。
起身,身体向右侧倾斜,然后俯身,胸口朝地,上体向右倾,眼睛看着右脚。
身体重心左移,同时,头往前、左摇摆,身体也随着旋转,眼睛看着左脚。
身体重心右移,成马步;同时,头向后摇,上体立起,随之下颌微收,眼睛看前方。
这个动作,一左一右为一遍,共做三遍。
“摇头”不算太难,这个动作的关键在于“摆尾”。“摆尾”真正动的点是督脉的根部尾闾处。所以,“摆尾”是通督脉的动作。古人把这个过程比喻为“过三关”:即尾闾关、夹脊关和玉枕关。人体气机从尾闾关到夹脊关运行缓慢,古人比喻为“羊车”,就像羊拉车那样,慢,但有狠劲;从夹脊关到玉枕关,气机运行快了起来,古人把它比喻为“鹿车”,就像小鹿那样轻盈快捷;由玉枕关入脑则需大力,如同“牛车”。
所以,动尾闾过“三关”是非常难的。人在进化的过程中,尾巴已经退化掉了,所以不能像小猫小狗那样,通过摇晃尾巴来锻炼督脉。我们平时就很少能活动到尾闾这个地方。“摇头摆尾去心火”就重新教会了我们来很好地活动尾闾,可刺激脊柱、督脉,加上摇头可刺激大椎穴,从而达到疏泄心热的效果。
生活习惯好,肝病不来找
说到肝脏的调理,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人得肝病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预防肝病。
(1)生气伤肝。生气、郁闷会让肝经淤滞,从而使肝的生发功能受损。
(2)喝酒伤肝。喝酒会增加肝的负担。
(3)熬夜伤肝。如果夜里十一点到三点总是不睡,就会伤害肝胆。因为这个时候是胆经和肝经当令的时候,肝胆长期得不到养护,必然会受损。我们常说“肝胆相照”,肝和胆的问题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
(4)惊吓伤肝。比如家长总在吃饭时训斥和吓唬孩子,这首先会导致孩子的胃受损害,其次肝胆也会受到伤害。
(5)纵欲、过度劳累伤肝。纵欲为什么会伤肝呢?因为肝主筋,人体的生殖器都属于筋,如果房事过度,让筋出了问题,必然会影响到肝。另外,过于劳累,也会伤害到人体的手脚、腰背等各关节的筋骨,让筋的功能受到损伤,从而伤害肝功能。
(6)药物伤肝。这一点很重要,是现代社会的大问题。滥服药最伤肝,因为肝主疏泄,肝是要把我们身体不好的东西代谢掉,如果总是乱吃药,肝一定会受损。其实很多西药的说明书上都写了,服这个药有可能对肝、肾造成损害,只是我们平时吃药时不注意看说明书罢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药物的问题,不要乱服药。
现在,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人逐渐养成了作息不规律、饮食不节、易怒、滥服药等不良生活习惯,这些不良生活习惯都会造成肝脏的损伤。我们只有规避这些不良习惯,肝病才不会主动来找我们的麻烦。
“调理脾胃须单举”,锻炼肝脏和脾胃
除了养好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也可以通过多锻炼来预防肝病。八段锦里的“调理脾胃须单举”是一个调理脾胃和肝胆的健身动作。
首先,两腿屈膝,两个手掌做抱球状,捧在腹前。
然后,左手抬起来,往上撑,右手往下按。这叫左手顶天,右手按地。注意:左手往上举时,一定要掌根往上撑,中指指尖往下回勾;而右手在向下按时,也要掌根下按,中指向上勾;左肩往上举,要尽力向外、向后展。
动作稍停片刻,左手自然下落,右掌收起来,两手放在腹前。然后右掌向上抬起,上举,顶天,左手往下按。相反方向把这个动作重复一遍。
最后,两手再自然收回,落在腹前。
这个动作,通过手臂的上撑和下压,打开了身阴经,锁住了阳经;而这一升一降,就是一开一合。所以这个动作正是中国传统健身术中最讲究的“升降开合”。
另外,在做这个式子的过程中,左右两手交替上托,通过左右上肢一松一紧地上下对拉,可以牵动腹腔,对脾胃起到按摩作用。同时,对两肋的经脉也能起到很好的调理作用。
两肋是肝经、胆经循行的部位,所以“调理脾胃须单举”这个动作首先是调理肝胆的。那为什么这个动作叫“调理脾胃”呢?因为要想调理脾胃,核心在于调理肝胆。
中医的理论基础在于阴阳五行。从五行的相生相克来看,木克土。肝胆是木,脾胃是土,肝胆会克制脾胃。所以,如果想不让脾胃这个土被肝胆这个木克,首先需要锻炼好肝胆,让肝胆宣开。所以,通过双手对拉,交替上举、下按,抻拉两肋的肝经和胆经,从而达到养护脾胃的功效,这就是“调理脾胃须单举”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