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8版:“邓老师”事件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邓老师”现身被警察带走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10 年 1 月 15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邓老师”现身被警察带走
漫画 俞晓翔

  身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的“邓老师”,在2010年元旦的这一天,群发了一个“新年快乐”的短信,却引来了一场让他持续7天的疯狂谩骂。被骂的姜女士在网上发帖,警告南航“邓老师”,随后引来快报关注,连续发出多篇报道,希望能够找出“邓老师”这个人。

  但“邓老师”却隐藏极深,而且“骂信”不断。其实,就在全民人肉“邓老师”的时候,南京鼓楼警方早已悄悄展开了调查。1月14日凌晨近1点,“邓老师”被找到。

  1月14日下午,鼓楼警方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对“邓老师”作出行政拘留5天的治安处罚。

  记者调查发现,现实中的“邓老师”是一个双重性格的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快报记者 朱俊俊 谢静娴

  搜寻

  警察深夜找到时,他没做任何狡辩

  白亮已经有20多个小时没有休息了。

  白亮是鼓楼公安分局中央门派出所民警。他盯“邓老师”,已足足盯了半个月。

  早在1月1日,姜女士打电话给中央门派出所,诉说自己被一个自称为“南航‘邓老师’”的人短信骚扰,中央门派出所立即派出民警调查。当时,辱骂短信的数量并不多,但民警还是想打电话过去警告一下。当时发短信的号码是1318295××××,但民警打电话过去的时候,对方却关机了。

  在姜女士看来,如果这个神秘的人只发一两个短信也就算了,但让人愤怒的是,这样的辱骂短信却接二连三,几乎没有中断。

  “后来我们统计了一下,从1号到6号,一共发了97条带有辱骂性质的短信。”白亮说,这个性质就比较严重了,已严重干扰了姜女士的正常生活。

  1月6日,快报刊发第一篇报道,立即引起关注,并吸引了许多网友“人肉”“邓老师”。

  但“邓老师”像个隐形人,网友的“人肉”全都没有摸到他的边,而“邓老师”反而更猖獗了。

  1月7日,“邓老师”换了一个号码1315159××××,继续发短信辱骂姜女士。这一次,除了辱骂外,他还想约姜女士出来谈一谈。姜女士并没有理睬他。

  而就是在7日,鼓楼警方锁定了“邓老师”这个人。1月13日夜里11点,警方来到南航,找到了学校的相关领导。当时,“邓老师”已下班。学校领导打电话给“邓老师”,让他到学校来一下。

  “邓老师”应约前来,看到警察的时候,一切都明白了。

  “他没有做任何的狡辩。”白亮说,“他的态度非常好,把该说的都说了。”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昨天下午3点,鼓楼警方对“邓老师”作出拘留5天的处罚。

  背后

  他和被骂人并不相识

  事实其实很简单。

  “我是通过郑姐知道姜女士号码的。”“邓老师”说。他认识郑姐应该有2年了,是在网上认识的。“邓老师”喜欢炒股,郑姐也喜欢。有一天,郑姐对“邓老师”说:“我认识一个投资公司的经纪人,你可以找她推荐一些股票。”这个所谓的投资经纪人,就是姜女士。

  拿到姜女士的号码后,“邓老师”顺手存在了自己的手机里,但一直没有拨打过。大约在半年前,“邓老师”打了一个电话给姜女士,自称是郑姐介绍的,问了一些投资方面的问题。“也没有多说什么,最多聊了一两分钟吧。”挂断电话,“邓老师”再也没有打过这个号码。

  到了2010年1月1日,“邓老师”群发了一个短信“新年快乐”。许多人回了短信,说“谢谢”,但姜女士却回了个特别的短信:“你是谁?我们认识吗?”

  “我是南航‘邓老师’。”“邓老师”回复。但姜女士根本记不起这个人,于是回复说:“我们不认识,就不要再发短信了吧。”

  但就是这个回复,却激怒了“邓老师”。“我感觉她很看不起人。”于是他回了个非常粗俗的短信,辱骂姜女士。

  姜女士回复过去,骂他“畜生”!于是,骂战开始了。

  “邓老师”制造辱骂短信的时候,又在悄悄关注着快报的连续报道。“非常愤怒!”“邓老师”这样描述自己的心情。他愤怒的,并不是快报报道的内容,而是姜女士的行为。“我就骂她几句,何必这样上纲上线呢?”在“邓老师”看来,姜女士这种网络发帖、报社投诉以及去公安局报案的行为都是不可原谅的。

  让“邓老师”感觉害怕的是,“她会不会去找黑社会干掉我?”所以,“邓老师”在6日那天作出了一个决定:把这个手机卡扔掉。7日,他又买了一个联通的不记名号码。新卡到手之后,又发了一个辱骂的短信过去。

  这是他的第98条辱骂短信,也是最后一条短信。

  其人

  从没和别人红过脸的“邓老师”

  昨天下午,记者在中央门派出所独家采访“邓老师”两个小时,发现了他最真实的一面。

  被抓后还想着工作

  看见警察的那一刻,“邓老师”说自己蒙了。

  “我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我的隐私怎么办?”“邓老师”做了最坏的打算,“如果别人都知道了我,我会选择逃离这座城市。”

  采访中,“邓老师”一直央求记者,“不要写我的名字,不要写我的单位,好不好?”

  听说自己会被拘留5天后,“邓老师”的身子有点发抖。“那我后天监考怎么办?”“邓老师”有点急,“你打个电话给我同事吧,让他代我监考一下。”得到了民警的同意后,“邓老师”又开始烦恼起来,“学生的卷子都在我房间,我刚刚改好试卷,他们的成绩怎么办?”

  曾经的理科状元

  “邓老师”1976年生,家在西南某省的山区。父母都是小学老师,还有哥哥和姐姐。

  “我的成绩非常好。”“邓老师”说,考大学时,他还曾经是县城里的理科状元。“当时我的人生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考一所名牌大学。”

  到南京上大学后,“邓老师”用“沉沦”这个词来形容自己。“我什么人生目标都没有。”大学毕业后,不想找工作;读完博士,还是不知道自己会干什么。经过了一年多的挣扎,“邓老师”被南航聘用,做了一名教师。

  “我觉得做老师很失败,做科研也很失败。”“邓老师”说。无论是做老师,还是做科研,都是需要和人打交道,但他最不擅长的就是打交道。“我不拉关系,科研项目就争取不到。我也不知道学生对我是什么评价,反正上完课我就走了。”

  现实与自尊

  “邓老师”一直过得很窘迫。“他住在只有10平方米的宿舍里,房间里都是书。”一名警察向记者描述了“邓老师”的暂住地。“邓老师”现在每月只有3000元的工资,没有女友,没有车,没有自己的房子。

  “我觉得这个博士一点用都没有。”“邓老师”说。当初他大学毕业后,家里非常希望他能去工作,因为家里的负担确实很重。读研究生的这段日子,父母每月给他200元,哥哥每月给他100元。他就靠这300元勉强度日。

  读博期间,“邓老师”先后谈了两个女友。“后来都吹了。”说到这两段爱情,“邓老师”长叹一口气,“她们需要一个南京人,要有房子,有钱,有车,而我什么也没有。”

  而在“邓老师”看来,就是这两段爱情,让他的性格开始改变,“我变得非常自尊。”“邓老师”闭上眼睛,很久,才睁开,“可能也是过于自卑吧,过于自卑的极端就是过于自尊了。”“邓老师”后来回忆,姜女士的一个回复之所以让他如此激愤,也正是因为自己太自尊了。 

  和别人从没红过脸

  “你说他骂人?搞错了吧?”昨天下午,“邓老师”所在院系一位女教师对记者说,“邓老师”是非常好的老师,不管是做学问还是做人都是没话说的,是院系里不可多得的优秀青年教师。

  学院一名年轻教师王老师告诉记者,“邓老师”性格比较内向,和同事们之间相处得也很好,从来没跟别人红过脸。

  在同事们的眼中,他还有着一副乐于助人的热心肠,有求必应。

  “‘邓老师’很热心的,不管是学生还是同事,都是有求必应的。”一位退休的女教师不断夸奖,“邓老师”是个电脑高手,不管谁的电脑坏了,随喊随到,热心得不得了。

  谦让负责的好老师

  在学生们的眼中,“邓老师”绝对是一位认真负责的好老师。最近几年来,学生对“邓老师”的评价都是“优”,综合打分在90分以上。

  “有一次,‘邓老师’要开一门新课,但经费暂时还没拨下来,‘邓老师’爽快地掏了几千块钱帮忙垫付。要知道,我们年轻老师的收入也不高,一个月不过3000多元,他能这样为学校、为学生,真是没话说了。”学校的一位老师说。

  一位大三男生告诉记者,“邓老师”上课通俗易懂,重点突出。他人很好,性格也很好,从来没见他发过火。学生们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他都会非常热心地指导。

  对话

  “我是个完全失败的人”

  “邓老师”,1米68的个头,瘦弱,戴一副眼镜。看人的眼神非常和善,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很难想象,在手机短信里,他竟然能骂出如此粗俗的话。他是个怎样的人?他的内心又在想什么?记者与“邓老师”做了一番对话。

  

  记者:你的真名叫×××,为什么会和姜女士说自己姓邓?

  “邓老师”:对于陌生人,或者不想深交的人,我从来不说自己的真实身份。我在网络虚拟世界,和网友聊天的时候,也都说自己是“邓老师”。所以,我备了两个手机,一个是用身份证登记的,只跟同事和朋友联系,还有一个是没有身份信息的,只和陌生人聊。我不愿意陌生人知道我的真实身份。

  

  记者:你虚构的“邓老师”是个怎样的人呢?

  “邓老师”:是个开朗的、活泼的、健谈的有绅士风度的人。他是一个老师,但不应该有博士身份,我觉得本科就够了。所以我帮“邓老师”取了一个网名,叫“绅士”。这样的一个成功男人应该是深受大家喜欢的。

  

  记者:那你觉得你现实中的“邓老师”又是个怎样的人呢?

  “邓老师”:沉闷的、郁郁寡欢的,一个极端无聊的人。虽然有博士头衔,却不懂得交际,是个完全失败的人。

  

  记者:你喜欢“邓老师”这样的人还是现实中的自己?

  “邓老师”:我喜欢“邓老师”,我愿意做“邓老师”,我也痛恨“邓老师”。

  

  记者:在现实中,你会不会出现自己就是“邓老师”的幻觉?

  “邓老师”:现实中,我常常会发生混淆,觉得自己就是“邓老师”。有时候太累了,或者不开心的时候,我就会躺到床上,对自己说:“邓老师,休息一会吧,醒来就会好了。”

  

  记者:你为什么不在现实改变一下,让自己更像“邓老师”呢?

  “邓老师”:无法改变。这是由性格决定的吧,我天生不善交际,也没什么知心的朋友,做不了现实中的“邓老师”。我只能在网络里找回自信。

  

  记者:你在网络中,是如何塑造“邓老师”的?

  “邓老师”:我喜欢上QQ,和人聊天的时候,我放得很开,什么都会讲,也很幽默,经常讲一些段子。而且我还喜欢发帖,我喜欢上西祠,在里面我有好几个马甲,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我都要说上两句。我就是在网络世界里买东西,比如在网上买二手车,我也会说我是“邓老师”。

  

  记者:既然你想做绅士,为什么会发出那么多粗俗的短信?这和你的身份并不匹配,你在现实中,也是一个粗俗的人吗?会说这些话吗?

  “邓老师”:在大学和同学吵架的时候,会爆几句粗口。但现实中我是个文质彬彬的人,不会骂人,也不会吵架。我到南航有四五年了,没有和人吵过架。应该说,我完全“失控”了。

  

  记者:当时你骂人的时候,觉得是自己呢还是“邓老师”?

  “邓老师”:发短信的时候,我是以“邓老师”的心态去发的,因为我要发泄。但在发完的一霎时,我又会产生自责,我知道,那一刻是“邓老师”在作祟。一个如此绅士的人,怎么能去骂人呢?我在发短信的时候,我都觉得有点玷污“邓老师”这个身份。

  

  记者:现在后悔吗?

  “邓老师”:后悔。你写稿的时候,可以帮我淡化一点吗?我不要成为什么典范,诸如什么“短信侮辱被拘第一人”。我不想成为法制进程中的一个符号。我就想让这个事情快点过去。

  各方回应

  姜女士:

  不会再追究“邓老师”了

  “他已经受到应有的惩罚了,我不想也不会再追究什么了。”姜女士告诉记者,这么多天来,她一直想找出“邓老师”,只是希望“邓老师”的单位能够对他进行批评教育。

  派出所对“邓老师”作出的拘留五天的决定,让她始料未及,“我以为就是把他找出来,向我道个歉就行了,没想到还会被拘留。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我只希望他能够真心悔过,不要再有这样的过激行为了。”

  南航:

  绝不会偏袒“邓老师”

  “邓老师”骂人事件发生后,学校一直非常重视,就对全校邓姓老师进行了全面搜索,并未找到符合相关条件的教师。现在才知道原来这位老师并不姓邓。

  听说学校出了这样的老师,学校领导十分关注,也非常气愤。“我们绝对不会偏袒这位老师。”昨天傍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将到公安部门了解调查及处理结果,并根据本校的教职工管理条例进行相应的处理,绝不姑息。

  心理医生:

  “邓老师”是典型双重人格

  “这是典型的双重人格,是心理障碍的一种。”一听完记者对“邓老师”的描述,南京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王军立即给出判断,一个人具有两个以上的、相对独特的并相互分开的亚人格,是为多重人格,是一种癔症性的分离性心理障碍。一般情况下,双重性格的人并不算多,只占心理障碍的1%~2%左右。

  他介绍,双重人格的形成原因非常复杂,但从本质上来说,双重人格是一种对于环境压力的防御。身为博士的“邓老师”在日常生活中受到来自经济、感情等各方的压力,他对现实中的自己非常不满,也非常自卑。于是,“邓老师”在心里或虚拟世界中幻想出一个更为完美、理想化的自我。从目前的表现来看,“邓老师”的情况并不算严重,只需要接受相应的心理辅导。对“邓老师”而言,最好的办法是减轻或缓解个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压力,改善生存条件,还应该注意循序渐进地培养自身的自信感和自强感。

  记者手记

  为什么不公开他的真实姓名

  斟酌再三,我们还是决定不公开“邓老师”的真实姓名。

  因为他的人生经历,让我们相信他是一个可以原谅的人。

  在真相还没揭开前,记者无数次想象,躲在阴暗角落狂发侮辱短信的“邓老师”,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他是个变态狂吗?他是个睚眦必报心胸狭窄的人吗?他是个会诅咒人的邪术爱好者吗?

  都不是。一位民警这样向记者说道,“他是个文质彬彬知书达理的人,我们见到他的时候,都怀疑是不是搞错了。”

  但一切证据显示,此人就是阴暗角落里的“邓老师”。

  在南航采访,也找到了同样的例证:“邓老师”是一个好老师。无论是学校的领导,还是同事,或者听过“邓老师”课的学生,对他的印象都不错。甚至有人拿出了证据,“邓老师”在系里经济困难的时候,自己掏钱办事。

  而且,“邓老师”的奋斗经历也让人同情:一个从山区里出来的孩子,以每月两三百元的生活费,读完了大学、硕士,直至博士。而现在,这个30多岁的大龄博士还居住在10平方米的宿舍里,为生计发愁的时候,就出去揽一点私活。但他这7天来的疯狂,又让人没法相信他就是师生们眼中的那个“邓老师”。

  面对这么一个双重人格的人,法律已对其作出应有的处罚——拘留5天,被他骂的人也表示了最大的宽容——不再追究他的责任,作为社会公器的媒体,我们能做些什么?隐去他的真实姓名,保护他的一定隐私。毕竟,所有的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给悔过的人一个机会,就是给他一个未来。

  心理测验

  你有“双重人格”吗?

  一个人存在“双重人格”吗?先看下面10个问题,你选择“是”或者“否”?

  1.并不认为一直都正直地讲真话是最好的。

  2.你遇到挫折后,有能力的人总会乐于相助。

  3.如果对自己没有好处,就不会讲真话。

  4.在人的一生之中,金钱是仅次于健康的东西。

  5.只要有正当理由,说谎无所谓。

  6.不管使用什么样的手段赚钱,能够赚到多少才是最重要的。

  7.拜托别人事情的时候,考虑最多的是这个人值得信赖的原因。

  8.尽管有些行为在道德方面存在问题,但是有时候也必须采取这些行为。

  9.控制和操纵别人的好办法是向对方提供其感兴趣的信息。

  10.比起那些地位显赫但不够诚实的人,那些虽然没有取得极高成就却坦荡正直的人更好一些。

  如果你选择的“是”多于7个,那么说明你具备着“双重人格”,上述问题是美国心理学家克里斯蒂用作衡量人格双重性的尺度所参照的10个标准。

  德国诗人里尔可说过,“人的数量虽然很多,但是人们使用的面孔更多。原因在于每个人都拥有好几个面孔。”人类社会本身就具有多重性的特征,所以,有的人也会有双重人格,这里所说的“双重人格”并不是精神病理中所谓的“多重性格”那么严重。人们总是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面具。

  但是如果你选择“是”达到了9个以上,说明你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表里不一的倾向超越了正常限度,事事以自己为核心,为了出人头地不惜违心地说谎行骗,不顾及他人的利益……这样的人格特质是与心灵和谐相背离的,你需要注意把握自己了,必须借助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对人格进行重塑或者修正。

  (此测试仅作参考,最终认定需医生诊断)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