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22版:区域新闻·苏南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想进厨房先要穿“茅房”
· 贩毒1553.5克
常州毒犯昨伏法
· 伤春、惜春当然不如探春
· 中国昆曲
首访奥地利
· 宁锡苏
建创新型城市获批
· 清代“经济碑刻”
见证苏州织造盛况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10 年 1 月 13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清代“经济碑刻”见证苏州织造盛况
  新华社南京1月12日专电(记者 刘巍巍) 延续数千年织造业传统的苏州,曾有过“东北半城,万户机声”的盛况,但这段历史一直缺少具体的史料佐证。近日,苏州唯亭草鞋山遗址附近发现一块清代碑刻,上面记载了规范当地丝织行业的相关内容,为研究古苏州的织造业发展提供了宝贵资料。

  此次发现的古石碑位于苏州市北部唯亭镇戈巷村一座破庵中。石碑为青石质地,厚20厘米,宽96厘米、长112厘米,碑文共计410余字,为正楷阴刻,遒劲隽永。

  《唯亭镇志》主编沈及介绍,这块碑刻于“清同治拾贰年五月十二日”,距今140年左右。落款“補用同知直隶州,特授江南苏州府元和正堂阳”,意指此碑由当地一位阳姓县长所立。碑文内容与规范当地丝织行业有关,具体事项包括不许学徒半途赖师、工匠收费标准及处罚措施等。此外,碑上还刻有当地有名望的丝织行业长者名字,表明这些规定是经他们讨论而定的。

  苏州织造业已有数千年历史,宋元以来苏州为全国织染中心之一,清代丝织作坊大多集中在苏州东北城区,故有“东北半城,万户机声”的说法。国家文物局“中国当代文博专家”、苏州丝绸博物馆副馆长、高级工程师王晨表示,以碑刻的形式记载古代织造业方面的内容还是自己在丝绸博物馆工作17年来首次碰上,这块石碑对于研究古苏州的织造盛况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苏州碑刻博物馆副馆长张晓旭研究员则表示,这块石碑是一块“经济碑刻”,对研究地方手工业,尤其是地方个体经济的发展沿革具有宝贵的史料价值。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