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7版:读步天下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新书推荐
· 加缪与先贤祠
· 《孙子》不是生意经
· 说谎的历史教科书
· “我以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10 年 1 月 10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加缪与先贤祠
  五十年前的1月4日,47岁的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在车祸中去世,这位最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二战后全世界年轻一代的精神导师如巨星猝然陨落。五十年后的今天,上海译文出版社隆重推出了由法国文学专家柳鸣九先生主编的四卷本《加缪全集》,以此纪念这位作家。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上海译文出版社就出版了中文本的加缪小说《鼠疫》,成为中国先锋派小说家竞相模仿的话语范本,加缪的那些充满了二元反讽张力的话语:“死亡是最终的放纵”“凡墙皆是门”“人生越没有意义越值得过”,是经历过80年代文化启蒙浪潮的那一代人的集体记忆。时隔30年,上海译文推出《加缪全集》,是对加缪逝世50周年的纪念,也是对时下日趋商品化、娱乐化、消费化的文化生态的纠偏。

  就在两个月前,法国总统萨科齐想以大礼将作家遗骨重葬于先贤祠。法语“先贤祠”即希腊语的“万神殿”,足见其门槛之高,伟人级别者方可死后入住。伏尔泰、卢梭、雨果、左拉皆长眠于此,大多数系死后多年移葬而来,如大仲马,去世132年后,方由希拉克总统于2002年1月迎入。加缪死后落葬南方,墓极简,碑石小而粗砾,仅以大刃凿出姓名与生卒年,连月份与日期也略去,不及先贤祠富丽与堂皇万分之一。

  但作家之子让·加缪却不想给总统面子,他认为入住先贤祠违逆父意,而令亡父的文学和思想遗产效命于国家,更绝非其九泉所愿。加缪的传记作者也认为总统别有用心,“这是个花招。这是萨科齐劫持知识阶层伎俩的一部分。”他说,“加缪不需要萨科齐,而萨科齐需要一点知识分子的辉映。”左翼政治家指责萨科齐欲借先哲遗骨,图政治私利。法共声明说,萨科齐选择一位代表反叛与自由的作家,实乃对其政府之右翼政策的反讽。

  知识分子要不要国家给予的荣誉?在知识分子死后,国家有没有必然的权力追封他、供奉他、拜祭他?在法国,这些都是问题,而且往往是政治问题。

  但柳鸣九认为法国左派的言论夸大其词了,“既然乃一纯粹文化事件,何妨就事论事,但问入祠者品级如何,够不够入祠的标准足矣,刻意加以政治化而大做文章,损人而不利己,何苦来着?”事实上,加缪与法国左派的关系一直复杂而不平静,他是一个有独立精神的知识分子,在上世纪阵营感颇为时行的年代里,法国左派对他可没有少操心费劲,他还曾被扣上过可怕的帽子。

  柳鸣九对作家之子的做法也不敢苟同,“众所周知,加缪曾经为了法兰西的存亡,进行过艰苦勇敢的斗争,而且,他生前并不拒绝适合于他的官方荣誉。至少有两次,一次是他接受了抵抗运动勋章,一次是领取了诺贝尔文学奖。何况,让·加缪先生该知道,加缪在普罗旺斯卢马兰村的墓地实在是太简陋、太偏僻了,我见过他墓地的照片,我担心隔不了多少年,它就有可能被野草所淹没,我想,他的确应该有一个比较经风雨、抗时序的新居所。”

  此前,让·加缪的双胞胎姐姐卡特琳娜在与总统晤商后,本已有意支持移葬,后又产生思想斗争。几经较量之后,爱丽舍宫预感失败,仅以一句简短声明“On va voir”(再看吧)交差——这是2009年岁末的事,迄今尚未有峰回路转的消息传来,看样子,这件事是彻底黄掉了。

  活着时人各有志,死后亦希望各得其所。但这一切都与加缪无关,他仍是那个局外人。陈曦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