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6版:城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最后的麻风村 修路容易返“家”难
· 为何还有“麻风病”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10 年 1 月 9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最后的麻风村 修路容易返“家”难
  两三幢新建起的平房,9名医护人员,56位寂寞的老人,组成了“麻风村”的全部。1月31日就是第57届“中国防治麻风病日”,此次活动主题是:“消除麻风歧视,共享和谐文明。”昨天,记者探访麻风村,发现有的老人尽管麻风病治愈了,但内心深处,仍然自卑,回归社会非常艰难。    

  □ 快报记者 刘峻

  青龙山上有座“孤岛”

  进麻风村的小路蜿蜒在田埂上,只能容一辆车通过,看得出,这里很少有汽车经过,也很少有人来。

  记者驱车离开南京市区一个多小时后,来到南京市江宁区青龙山南麓,著名的历史遗迹阳山碑材就在对面。南京市疾控中心皮肤病性病专科医院麻风休养院(原是“南京市麻风病隔离所”)就坐落在这里,当地人称“麻风村”,从1958年11月迁址至今已有50多年历史,是南京唯一一所,也是苏南唯一一所麻风村。归属他们的有503亩地,与周围村庄离得很远很远,这里的人员说,这里像个孤岛。虽然居住的人已经没有传染性,但是他们确实属于被遗忘的一个群体。大多数老人在这里走到人生的终点。

  第一次来,第一个感觉就是触目惊心。“村民”的手、脚和眼睛“残缺不全”,那是疾病给他们留下的“伤疤”, 甚至见惯了伤痛病人的护士也感觉心灵上的冲击太大了。

  “我怎么也想象不到自己会接触到这类病人,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今年23岁的护士赵淼说。6年前,赵淼来到南京市皮肤病研究所工作,在门诊实习了一个月后,她被派到“麻风村”工作,“第一次见到他们,我就想退缩。”歪眼、歪嘴、断腿、断胳膊的麻风病人盯着赵淼,她急得眼泪都掉下来了。

  “现在,小赵淼已经被誉为‘最美丽的护士’啦!” 该院副院长班寿和告诉记者,赵淼还动员男朋友也来这里工作。

  “孤岛”老人都很自卑

  这里的老人一共56位,最大的83岁,最“年轻”的也有47岁了。对于每个来访的客人,他们内心都充满感激,也非常愿意聊聊。“来看我们已经很不错了,非常感谢。”一位老人说,他平时就想找人聊聊天。

  昨天,83岁的蒋辉国是唯一没有晒太阳的老人,他躺在床上,旁边放着一个油汀。他的十指都因麻风病而残疾,双手以及双脚像鸡爪一样萎缩弯曲,双目因为后遗症白内障而失明了,眼珠已经完全泛白。“我1959年就来这里了。”老人回忆说,“那个时代的歧视太严重了,我们连车都不给上。”

  即使到现在,蒋辉国都不愿意回家。“回去干什么呢?名声不好,回去也被邻居说,家里人还有压力。”蒋辉国叹气说,家里人倒没完全抛弃他,他发病比较早,一生没有结婚,但有兄弟和妹妹,哥哥家有个孙子,出国前还来这里看过他。

  修路容易 ,回归社会难

  这一段时间,麻风村多了几座新房,老人们的居住条件改善了,而通往麻风村的道路年久失修,使用了十几年,亟待维修保养。专家表示,修路容易,但是消除社会对他们的歧视以及他们与社会的隔阂却很难,漫漫返“家”回归社会之路仍然十分艰难。

  “这里的人都已经康复了,都是可以回家的。他们应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这样更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但是,很多人却无法回归了。“现在只要请个假,就能回家,但是回哪去呢?”一位老人很迷茫,他已经三年没有去南京城转悠了,没有工作和劳动能力,身体又残疾,人们对麻风病的恐惧和歧视仍然没有消除,“还不如躲在这里落个清净自在。”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