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糊糊、桥裂裂、桥缝缝……一连串的桥梁病害不断爆出,南京的桥梁怎么了?到底还有没有安全隐患?昨天,快报独家采访了南京市市政公用局副局长王懿,拿到了南京282座桥梁的最新“体检报告”。市政部门表示,南京市政桥梁主体没问题,但存在栏杆露筋、锈蚀,桥身混凝土剥落,伸缩缝损坏等病害,还有雨花桥、来宾桥、和燕路立交桥3座危桥待改造。
桥梁主体结构没有问题
汉中门桥栏杆开裂的问题引起南京市市政部门的高度关注,要求对纳入市政管养的277座市政桥梁和5座未移交桥梁进行一次紧急全面普查和体检。快报记者昨天获悉,市政桥梁最新的体检报告出炉了,总体情况良好,桥梁结构是安全的,但也有部分病害需要采取措施治理。
据介绍,体检发现的问题主要有栏杆细微裂缝、桥身混凝土剥落、桥面沥青下沉开裂、伸缩缝损坏或覆盖等病害。南京市市政公用局副局长王懿表示,出现这类问题也是很正常的,本就是日常养护中需要去修理的。不过,自打汉中门桥栏杆开裂事件被媒体争相报道后,市民对桥梁的关注度太高,几乎到了谈桥色变的地步,这让他有点坐不住了:“必须及时告知市民,我们的桥梁到底状况如何?到底通行有没有安全问题?对于病害准备怎么处置?”王懿表示,通过摸底发现,桥梁主体结构没有问题,市民可以放心走。
全市桥梁5年两次体检
据了解,2005年,南京市市政部门委托专业机构,对287座城市桥梁进行了全面普查,评定了桥梁状况。其中包括中和桥、饮马桥、水西门立交桥、中山南路高架等61座A级桥梁(桥梁如何分级见表格),长干桥、草场门桥、定淮门桥等118座B级桥,内桥、洪武北路桥、三茅宫桥等63座C级桥,雨花立交桥、浮桥、青石桥等45座D级桥。当年就对七桥瓮桥、半边桥、石城桥、雨花立交桥4座危桥进行了消险改造。从2006年到2009年,对41座桥梁进行消险:对10座建成未移交的桥梁责成建设单位进行消险整治;对病害严重的草桥、浮桥、许家桥、青石桥、黑桥、赛虹桥6座危桥拆除重建,对不再承担主要交通功能的黄家圩人行天桥、玄津桥、浦兴桥、水关桥4座桥梁实施直接拆除或机动车禁行措施,对福建路桥、栖霞大桥等18座桥采用多种措施加固。目前,还有雨花桥、来宾桥、和燕路立交桥3座D级危桥将结合区域规划在片区改造中同步实施。
现有病害本月底前处置完
在近期的紧急体检摸底中,市政部门发现,除了留下的3座D级桥外,已经没有其它市政管养的D级桥梁了,最后一座D级桥——大中桥将在2月底前完成改造。王懿告诉记者,下一步,针对63座C级桥,将尽快启动专项检测,相当于做“B超”或“CT”,然后组织专家会诊,逐一拿出消险、改造、加固等不同措施。
市政部门拿出的近期桥梁体检报告显示,存在有栏杆露筋、锈蚀等病害的目前有张公桥、宝塔桥、黄家圩桥等27座;伸缩缝破损或被覆盖的有钟阜路爱民桥、铁路北街桥、文正桥、城河路高架桥等19座;桥面破损等轻微病害的有北门桥、虎踞北路天桥、洪武路桥等39座。市政部门表示,这些病害随着桥梁的使用、老化都是正常病害,他们将在1月底前处置完成。
快报探访
“亚健康”桥改造难度小
据介绍,“桥糊糊”汉中门桥这样的栏杆开裂问题属于C级,记者按照市政部门提供的体检结果,走访了几座C级桥梁,这些桥问题比较明显,改造起来难度也小得多。
[文正桥] 桥面长满“麻子”
位于长白街淮清桥以南的文正桥,桥上路面实在难看,与桥下的秦淮风光不太协调。桥东侧的人行道上已经打了不少“补丁”,但还有来不及补的地方,坑坑洼洼有好几处。另一边就更难看了,整条人行道都成了“麻子脸”,表面沥青几乎完全磨掉了,露出下面的碎石路基。
记者向桥下看的时候发现,桥的外边缘也有长长的细裂缝。此外,桥面上的伸缩缝也破损得比较厉害,有些地方橡胶条松动了,有些地方用来连接伸缩缝两端的型钢表面已经被沥青所覆盖。
[北门桥] 桥已经成了路
在北门桥,记者看到由于河道至此已成为箱涵,该桥已经变为道路,桥下结构无法看到,不过,在桥东侧还能看到部分箱涵露出了锈蚀的钢筋,桥面破损也比较厉害。
表面健康其实有“内伤”
2005年评定的45座危桥,经过整治还剩下3座。昨天下午,记者走访了其中两座:雨花桥及和燕路立交,它们表面看起来还挺健康。原来表面开裂的,不一定可怕;真正有危险的是桥梁患了“内伤”。
[雨花桥] 即将拓宽改造
雨花桥位于雨花门外,横跨外秦淮河。市政部门有关人士解释,雨花桥的主要问题不在路面、桥栏杆,市政工程质监人员检查的时候,坐着船在桥梁下面细细检查,才发现主体部分有裂缝。这种缝不大,但比汉中门桥栏杆上可以塞进手指头的缝、城河路高架上能塞进脚的伸缩缝都可怕。
自从检查评定为D级之后,为了维护雨花桥的安全,便开始禁止30吨以上的重型车辆经过。记者了解到,不久,这座桥也要进行改造了。但具体方案及开工时间还未最终确定。
[和燕路立交] 等周边一起改
而和燕路立交,准确地说,只是一座跨线桥。远远就看到桥头挂着“30t”的限行牌。这也是几年前桥梁体检之后,有关部门挂上去限制载重的。
记者在桥下走了一遭,发现桥梁接近地面的护栏处,每隔十多米就出现一条垂直地面的裂缝。“这座桥的最大问题不在这儿,而是在桥的主体部分,”有关人士指点。“我们的检测人员是坐着升降机,几乎是趴在桥上看的。而且还有专门的仪器,像医院做CT检查那样,才能检出肉眼看不到的内伤。”
[大中桥] 正在消险改造
大中桥是正在进行改造的D级桥。昨天,快报记者看到,桥面上交通丝毫没受影响,桥下的消险工程正在紧张地施工,脚手架就搭在河道里。市政部门介绍,大中桥消险改造的主要内容是对桥梁正常的裂纹、桥面防水层、桥面铺装、伸缩缝维修,对混凝土桥墩的缺损进行修补。
目前已累计完成了8根桩柱的加固,施工正在扫尾,预计月底即可完工。
记者了解到,虽然城区的市政桥梁已经通过体检,可以安全通行,但还有500多座小桥位于城郊和郊区,不属于市政部门管养,属于各区自行管养,快报此前报道的高桥就是这样的一座,这些小桥该由谁来组织体检一下?市民也希望能有个答案。
危桥和燕路立交限制载重30吨
桥梁分级
城市桥梁养护类别分为五类:
Ⅰ类是特大桥梁及特殊结构桥梁;Ⅱ类是城市快速路网上的桥梁;Ⅲ类是主干路上的桥梁;Ⅳ类是城市次干路上的桥梁;Ⅴ类是城市支路和街坊路上的桥梁。
Ⅰ类养护的城市桥梁完好状态分两个等级:合格级——桥梁结构完好或结构构件有损伤,但不影响桥梁安全。应进行保养、小修;不合格级——桥梁结构构件损伤,影响结构安全。应立即修复。
Ⅱ-Ⅳ类城市桥梁完好等级分为5个等级
“体检”是恢复“公信力”的第一步
快报评论员 西风
去年末,与桥的建设和管护有关系的单位日子不太好过。
桥的关注度突然升高,不客气地说,与南京有关。那起被称作“桥粘粘”的事件因为媒体的跟踪报道,引起全国多方关注,更令人惊异的是,在随后一个月内,各地竟然连续出现类似的问题桥。当然,这种罕见的巧合不能归结于媒体的“窥阴癖”,而实在是中国的桥梁建设暴露出不为人知的通病。
问题扎堆曝光,却鲜有责任者出来道歉受罚。直到今年1月6日,“新华视点”记者从上海“桥塞塞”事件的总承包方上海建工集团获悉,这起事故的几名责任人被处以警告和记过处分,并处1万元至2万元不等的罚款。但是,如此玩儿似的责罚,想必没有人满意。与其轻描淡写地给外界一个交待,不如认真做一次制度性的总结。
所以,我对南京市政公用局在质疑声中完成了南京282座桥梁的最新“体检报告”给予积极评价。现在不是搪塞避过的时候,给公众一个恢复对政府公信力和安全感的机会可能比什么都重要。也许这份报告在眼下有应急的成分,但如果以此为契机,建立一个科学严密的桥梁建设和管护体系,杜绝再出现“桥××”,则功莫大焉。
每次开车过南京长江大桥的时候,我对微微颤动的大桥总有一种畏惧。这样大的大桥也有过灾难,比如说1994年10月21日,汉城汉江大桥的中央桥墩在繁忙时间倒塌,多架车辆掉进汉江,造成32人死亡。然而很快我安然了:2007年11月17日,1968年通车的南京长江大桥迎来一次全面“体检”,最终评定桥梁处于安全的技术状态。必要的“体检报告”虽然迟到,但没缺席。
公众的安全感建立在对政府部门行政效能的依赖上,更建立在对政府部门社会管理的信任上。当我们得知一些“桥××”事出所谓政绩工程、献礼工程中违背科学赶工期省投资、建设中存在违规招标、官商勾结、非法牟利的种种“黑幕”时,我们如何相信脚下的大桥是一条安全的生命通道?
政府管建桥,管护桥,需要铁一般的法制和用心。否则,你补得了桥梁的裂缝,却补不了百姓心中的裂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