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临近春节了,又到了各级政府给困难群众送温暖的时候了,但如何才能让困难群众从心里真正感受到温暖却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
基层困难群众不仅需要物质的温暖,更需要精神的温暖。问题的关键是“温暖”的属性和“温暖”到达的路径。当“送温暖”告别“冬天里的一把火”进入“四季常青”阶段,当“送温暖”覆盖真心、真诚、真情的制度大旗,当“送温暖”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的大格局当中去时,百姓的福祉就不再是春节前的一种依赖,而是无时无刻不在的终身关怀。这样的温暖,谁还会拒绝呢?
把政府5年来对困难职工“送温暖”的专款侵占大半(详见今日封6-封7版报道),原南京羽绒厂的那些负责人真是胆忒大心忒狠!这种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形象的行为让人愤懑。职工的困难他们可以漠视,政府的温暖他们也胆敢截留。当然,这件事也暴露出有关方面对“送温暖”资金的使用、监管存在严重漏洞,足以警醒我们的是,在“送温暖”活动即将进入20个年头的今天,这个制度的变迁模式从自我变迁的边际调整走向政府主导下的良性制度变革,步入常态化、法制化、社会化的轨道,变得十分紧要。
对社会困难群体的关爱与扶助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近年来政府在社会治理方面的鲜明特征之一。我们一直习惯把“送温暖”称为工程,如果说过去意义上的工程还带有活动的性质,那么现在说的就是制度工程了。18年来,她不但在每个寒冬都带给普通大众一股暖意,而且作为一种制度纽带,将政府从权力济民的管制型、发展型向责任惠民的服务型、保障型拉近。但是毋庸讳言,“送温暖”这一良性制度在落实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毛病。这些毛病归纳起来有:过于追求形式主义的“作秀病”;只想捞政绩不讲群众实惠的“花架子病”;怕麻烦当甩手掌柜的“马虎病”;程序繁琐让群众跑断腿的“官僚病”;一窝蜂赶节庆的“扎堆病”……甚至还有罕见的原南京羽绒厂一些领导的“胆大妄为病”,这些毛病降低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损害了制度的有效性,凉了基层群众的心。
现在,又到了春节前各地准备“送温暖”活动的时候了。今年怎么送?希望各级领导好好想一想。
是把“送温暖”当作鼓舞人心的宣传手段,轰轰烈烈、热热闹闹走一遭,电视上有影,广播里有声,报纸上有文,还是按照轻重缓急、一户一策、量身定做的方式予以系统化、公益化的制度救济?是把送温暖当作“政绩工程”“面子工程”,还是把“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暖万人心”这一要义落到实处,使群众真正得到实惠?是高高在上把专项资金往下一拨了事,不督促不细查不过问,还是亲临一线体察入微了解百姓疾苦,掌握群众期待,落实民众诉求?是不讲活动的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平衡,定名单、选路线、打招呼、搞卫生,层层效仿、次次陪同,花的比送的多,还是按照平日的调查研究,将资金红包转账由社区乡村直接发放,由困难户们签名接收,减少工作浪费?是以恩惠施舍者的面目出现,不尊重受济助者心理和人格尊严,还是放下身段,视群众为至亲,像对父老一样嘘寒问暖?是把这一应急福利手段当作化解民怨赢得民心的长效机制,还是注重调整公共资源配置,在再分配政策上实现向困难人群倾斜,对低收入阶层予以制度保障?
对待这些两难选择,想必各级领导会异口同声地做出同一个答案,但真正要在行动中落实,可能不那么简单,否则,就不可能在原南京羽绒厂发生“温暖”送不到群众身上这样令人气愤的情况。试想,如果有关政府部门确实把困难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一样去关心,把“送温暖”资金当作惠民急需的救命款一样去监管,把国家赋予的服务民众、保障民生之要务当作制度使命去珍视,“温暖”就不会被“截留”;“送温暖”活动在群众眼中就不会变味走调,成为“折腾”的代名词。
当然,一个羽绒厂的“送温暖”遭遇了寒流,不代表整个冬天失去了阳光。“送温暖”活动需要完善,并不是告诫这个良性制度失去了生命力。人民依然需要“送温暖”。基层困难群众不仅需要物质的温暖,更需要精神的温暖。问题的关键是“温暖”的属性和“温暖”到达的路径。当“送温暖”告别“冬天里的一把火”进入“四季常青”阶段,当“送温暖”覆盖真心、真诚、真情的制度大旗,当“送温暖”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的大格局当中去时,百姓的福祉就不再是春节前的一种依赖,而是无时无刻不在的终身关怀。这样的温暖,谁还会拒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