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新华社在年终晒了几户寻常百姓家庭收支账后,告诉我们一个严峻的事实:过去的一年工资没涨,物价却涨得厉害。此前,人民日报记者探访多地居民收入也得出类似结论:干得多挣得少。
怎样才能让普通劳动者不仅劳有所得,而且劳有所值、劳有“多”得,这个问题谁也无法回避。
在刚刚结束的江苏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笔者注意到扬州市委书记王燕文透露该市即将出炉的2010年一号文件是“民生号”,涉及加强和改善民生工作的方方面面,比如就业、社保、分配等。其他城市当家的书记市长们也都提出要特别关注民生问题,如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特别强调明年要“普惠市民”;常州市长王伟成坦承“在收入问题上平均数不能代表大多数”;淮安市长高学坤说,城乡差别太大,“当前最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不在城里,在农村”;南通市委书记罗一民说,“最重要的民生大计还是市民和农民的收入”;苏州市长阎立披露明年将在民生上投入100个亿,是往年的三倍多;连云港市委书记王建华则一语道破“政”机: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要致富老百姓。
最重要也好,最需要也好;普惠民众也好,增加投入也好,这些表态还是停留在政要嘴上的愿景,如何兑现,如何实施,还需要时间和实践的检验。但不论这些民生要题能否进入一号文件,是否成为开年工作的第一槌,起码显露一个重大迹象:在促转型、保增长、调结构的经济快车道上,地方领导人已经注意到加装民生车刹的急迫性;已经真正认识到,让全体人民分享发展的成果,在收入分配上缩小越来越大的差距刻不容缓。这不仅是体现科学发展的目的,也是获得再发展的动力。
2009年,中国经济经受了严峻考验,虽然最终靠投资拉动内需,实现经济增长保八,但是,为了中国经济走出低谷,百姓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收入增加放缓,就业形势严峻,这一切中国可爱的平民百姓都咬紧牙关扛了过来。如今,经济回升向好,财政收入增加,又到了辞旧迎新之际,我想也该是向戮力同心和政府共渡难关的百姓有所回报的时候了。年终岁末,各级政府是考虑如何突击花掉那些来不及花掉的投资,还是聚焦百姓诉求,拿出必要的钱来为低收入家庭发发红包?是继续瞄准GDP数字,还是思考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缩小贫富差距?这些再现实不过的问题该有个说法了。
在过去的一年,各地房价无节制地飙升,地王频现,可以说没有地方政府的纵容是不会出现这种局面的。但各地常常以房地产相关的收入占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为由头,消极对抗。他们冠冕堂皇的理由也是民生,即经济收入的增长可以促进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但是,有几个地方能够在攫取高额的土地出让净收入后,按照中央的要求将其10%投入到保障性住房上来?有几个地方能够把房地产税收的一部分拿出来帮助居民增加就业创业空间?
数据显示,中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不仅只有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一半,比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也低了不少。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比重也逐年下降。这说明百姓的钱袋子太薄了。收入分配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中非常尖锐的问题。老板一年能赚几百万,工人辛辛苦苦打一年工却只能赚几万块,而且几年不涨工资。难道人和人之间的劳动差别就这么大?各地有没有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采取切实措施缩小资本所得与劳动所得的巨大差距,提高劳动所得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有没有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帮助中低收入群体提高消费能力?
要问的问题很多,要得到的答案也很多。当然不能指望在这个时候全部解决。但必须有个开头。改革不能再停留在调研报告和部门之间的盖章环节上,提速是必须的。提高劳动者收入是否进入各地的一号文件并不重要,关键是要说到做到,否则,那上述种种感性的“惠民词藻”就只能看作是说给上面听、堵住下面嘴的政治脱口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