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集伟
@姬十三
@老六
@令狐补充
@连岳
@欧阳奋强
@罗永浩
@李承鹏
成功的网络意见领袖不止一面。连岳可以是情感专家,也可以是公共意见领袖。李承鹏除了能写足球,还能写地球。罗 永浩有时是彪悍的老罗,有时是可爱多老罗。老六不仅是《读库》的老六,也是喜欢怀疑人生的老六。这些男人混于网络之上,给我们展示着他们人生的多面。
@黄集伟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堵墙
黄集伟是个“收藏家”,不过他收藏的东西有点特别,他专门收藏各种鲜活的新语词。每周,黄集伟都会在博客里更新“一周语文”,将最新的流行词汇和“民间语文”一并打捞。
“伟大的语文家、修辞家不是别人,就是网友。”这是黄集伟的多年“淘词”心得。2009年,网友们喜欢用句式来传播流行的观念或者心态。“比如网民们熟悉的‘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传说’,还有‘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包括很无厘头的‘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黄集伟分析原因,“这种句式的流行其实是因为跟我们使用量特别大有关系——就像我买了很多东西,如果自己再做一个袋子来装,是需要时间的,来不及,于是用现成的袋子来装。”
如果让黄集伟选出一个2009年年度汉字,他给出了一个“墙”字。理由是:“国内国际许多纷争无不围绕有形无形的墙展开。有立墙的就有拆墙的,有补洞的就有越狱的。在这个竖墙、被墙、拆墙、倒墙的过程中,文明与民主得以不断进化。”
@姬十三
一群文艺的科学“鼠类”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回到2009年初,姬十三会对自己说:“加油,努力会有回报。”
“姬十三”算得上网络红人。这个“理科生里比较文艺”的神经博士,去年放弃上海的工作来到北京。他创建“科学松鼠会”的门派,是国内最为活跃的科普作者博客群。“姬十三”和这些有着高学历和体面工作的年轻“松鼠”一起,为大众“拨开科学的坚果”。
这个另类的“科学松鼠会”能走多远,没人知道。但是一路走来,这些带有理想主义的松鼠们很欢乐。
作为“科学松鼠会”的老大,姬十三希望能通过松鼠们的努力,燃起读者对科学的兴趣,“希望他们认识到生活中科学无处不在,我想这个目的是达到了。”
2009年,“科学松鼠会”出了2本书,《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拿了第五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奖,《吃的真相》刚出来,成绩不错。前不久,“科学松鼠会”还举办了一个“2009科学嘉年华”,这是民间首次举办的大型科学节。目前,“科学松鼠会”网站每天有近2万网友访问,另有10万左右的RSS订阅数。这就是“科学松鼠会”一年来的成绩单。看上去势头不错。这位“科普界的著名闷骚男”姬十三,今年在北京买了房,和著名博主“钱烈宪”、以前在《三联生活周刊》的困困做了邻居。“我是一个很容易适应新环境的人,喜欢北京的阳光和食物,也很怀念上海的精致和江南情调。”人称“十三叔”的他,还很文艺腔。
@老六
博客成《读库》的“产房日记”
老六,本名张立宪,曾是西祠胡同“饭局通知”版主,至今还热衷于聚众吃喝,有“京城交际花”美誉。在饭局上跟人干杯时,老六会一脸严肃地说,“许个愿吧”。饭局的上半场,他的口头禅是“都是浮云”,下半场变为“都是垃圾”,中场不时翘着兰花指喊上一句“讨厌”。
老六今年40岁了,一如既往地热爱文学、电影、民谣和京戏。最近,为了《青衣张火丁》画册的印刷效果,老六忙得四脚朝天,跟印刷厂机器彻底杠上了,印了四版后,还是觉得不满意,再次返工。新一版出来,老六终于芳心大慰,“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京剧的一抹身影,一缕血脉,能够在纸上得以保存和流传。”
在老六的2009年日历中,10月26日得记上一笔。这一天,老六实现了一个理想:当期《读库》出版后,让全部作者在6天之内收到样书和稿费。做了四年《读库》,这一天意味着新的起点。
老六的博客读库情报站,基本上成了他的“产房日记”,书一有进展,他就跑到博客里说一说。在淘宝上开店以来,生意一直很好。《读库》的淘宝店已经是两个皇冠的卖家了。没有网络会怎样?“不可能,网络就像空气,没网络不行。”
@李承鹏
继续跟“余师太”过不去
跨界真的很流行,如果你是个不跨界的名人,那你就OUT了。跨界成功的示范,譬如李承鹏。
2009年,李承鹏华丽转型,逐步从“体育界名人”向“纯名人”转变。他写球评、出了第二本小说《寻人启事》、不断更新博客和微博,议论一下时事。年底了,他甚至参选了网络春晚的导演。
有人质疑李承鹏写小说是不务正业,李承鹏并不介意:“我不承认我是个作家,我觉得我就是个讲段子的人,一个写字的人。”在他自己看来,《寻人启事》是一部很有缺点的小说,完全没有文学性,“我不介意你坐在马桶上看它,也不介意你用里面的段子来讨好女朋友。”
最近,他刚结束“闭关期”,完成了中国足球打假的一本书,又出来评点文艺界的事儿了。李承鹏曾怒斥余秋雨为“余师太”,如今余秋雨清空了所有博客文章,李承鹏赶紧在博客里调侃:“一直以为作为一名坚持走青衣路线的演员,余秋雨临台心理素质是蛮过关的,可因为受不了网友恶评就清零所有网站的个人博客,就像戏子某次演砸了,一怒之下就烧掉所有剧照。”
@连岳
因为我们慢慢有了力气
跟北京作家与文青们扎堆不同,连岳一直宅在厦门。他在厦门给上海的《上海壹周》写情感专栏,给广州甚至各地的报纸杂志写专栏和时评。从零散的文字信息可以推测,他住在鼓浪屿一个能看到海景的房子。见过他的人说,那个岛上,禁止自行车,人人步行。
2007年厦门PX事件之前,连岳是一个活跃的专栏作家,高产,高质。在这次事件中,他成为民意领袖,他的博客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名博。
2009年,连岳出了《我爱问连岳3》,情感问答专栏的合集,依旧畅销。可以想见,这些年,他已经回复了多少封情感邮件。据说,这只是写信给他的百分之一。连岳的感情经历在这个时代算得上“传奇”了。因为简单,所以传奇。他谈了一次恋爱,就结婚了,婚姻幸福。有人质疑他,如此简单的经历,怎么能回答复杂的情感问题。“往虚里说,金庸不会武术,但是可以写武侠小说;柯南道尔没杀过人,却写了福尔摩斯;往实里说,成为经济学家的前提不是必须成为亿万富翁。往自大里说,正因为我有一次长久稳固的感情,我才更有发言权,是吧?”罗永浩也曾表示过不解,连岳如是回答。作为专栏作家,连岳希望看到他的读者变强大,慢慢变得有主见,有力量。他希望自己能传递一种力量。他的文字,看起来很清醒。
岛上的生活应该是闲适的吧。连岳爱看美剧和脱口秀节目,他说自己有松弛的纪律感,每天阅读不少于六个小时,网络占到三分之二的时间。以前觉得信息集中的中心城市才能给予足够的养分,“到了网络时代,任何地方都可以获取大量的信息。”离开广州,定居厦门,连岳也不会慌。
近期,连岳打算开始连载小说,并在博客上发了公告:“快则明年一月中,慢则春节后,我将在twitter上每日连载小说。”
@令狐补充
“微动力,广天地”的时代
令狐补充,四川人,暂住广州,著名博主、专栏作家,煮字疗饥。“未来的故事就写在过去之中,已经发生的事情就是即将发生的事情。”令狐补充的签名,就像他的名字一样侠气而哲理。
对于2009年的中国互联网和他自己,他是这样总结的:“2009年的中国网络也与全球互联网一样,走入了微博客、迎来了‘微动力,广天地’的时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网民生活在各自的国度,而互联网没有国界。至于我自己,博客更新减少,泡在微博客上的时间增多。可惜的是,中国互联网与世界级水平之间,还有巨大的差距,好在技术日新月异,网络畅通,我很庆幸自己尚能在磕磕绊绊中使用目前全球技术最先进,内容最丰富的所有网站。更值得高兴的是,这样的美事一定能够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
@罗永浩
彪悍的“可爱多”
不知道老罗,枉在网上混。“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老罗的这句话,几年前就已经扎根在网民心里。
老罗,曾经是新东方老师,出名是因为他上课时的“彪悍语录”,而后被学生偷录整理传到网上引起轰动。王小峰曾这样总结:1996年互联网进入中国以来,有三个人的言论在网络上引起了最广泛的影响,他们是韩乔生、万峰和罗永浩。
老罗辞职后,正正经经地走上了创业之路。办网站,搞老罗英语培训学校。“老罗”已经成为了一个网络知名商标。老罗英语培训学校创办以来,第四个月实现单月盈余。老罗很高兴,在博客里发帖招聘老师。搞笑的是,“某大侠发来的简历照片居然是他和母牛合影的英姿”,BOSS老罗开始以雇主的眼光挑人了。
“嫣牛博运营得还不错,流量一直在稳步上升。网站不算烧钱,我们用得很省。”做过那么多行当,老罗说最喜欢的还是做网站主编。2009年,老罗想不起来做了哪些彪悍的事情了,不过收获不少。快乐女生曾轶可的音乐是其中之一。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凡是网上老罗出没的地方,所有的签名都是“老愤青可爱多”。
@欧阳奋强
我不喜欢别人太关注我
欧阳奋强是新浪微博上线之后的最红围脖儿男艺人,基本上等于男版的姚晨。不同的是,姚晨原本的演艺事业已经足够红火,欧阳奋强给人们的记忆一直是多年前的“宝哥哥”。一夕之间,宝哥哥已成怪蜀黍,不同的是,这个怪蜀黍操着一口成都普通话,挺有趣。
欧阳奋强对自己的微博成名相当淡定:“之前的博客点击率也很高,但是我没有坚持下去。后来新浪出了新产品,编辑们找到我试探一下。关注太多我可能就不玩了……我不喜欢别人太关注我。”宝哥哥早已远离俗世,对微博上的朋友也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微博上的朋友很多都没有见面,就靠这个平台联系,不需要太刻意……大家喜欢我也是因为上面表达的东西比较真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