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了,拜春哥,保佑我不挂科,阿门……”在西祠胡同的一家院校版面上,一名叫“童家巷1号”的网友虔诚地祷告着。期末考试临近了,南京不少高校学子开始网上狂拜春哥,有的学生甚至还编了曲子,唱拜春哥。学生们的心愿更是五花八门:期末考试过关,送给自己一个“金饭碗”,保佑过四级……
前段时间,四川高校的一位男生灵光一闪,计上心来:现在春哥这么能干,何不供上高香拜她一拜?于是,几名男生在宿舍贴上春哥的画像,并买来蜡烛、香台,有模有样地拜了起来。最近,“拜春哥,不挂科”这股风迅速吹进了南京高校,风靡一时。在南京工程学院的网站上,一篇“求神拜哥篇”的帖子人气极高,短短一天内就有576的点击率。发帖的学生大呼:“愿此帖拜完后保佑咱不挂科,还能一口气过四级,不费劲儿~”
或许觉得简单发帖子太没创意了,这名网友还编了一首曲子,呼吁大家一起唱:“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李××还是曾××,都是我滴哥我滴哥……我家住在黄土高坡,日头从坡上走过,不管是拜春哥,还是拜曾哥,保佑我及格,不挂科……”这篇帖子足足吸引了几十人跟帖,个个都拜得有诚意。
“这就是一种寂寞文化呗。”南京林业大学的一名女生对拜春哥有些不屑,不知道为什么,男生好像比女生更有热情,都是无聊的行为。原来很多学生都上春哥的博客上去留言,但留言拜春哥的人实在太多,后来留言功能被取消了。大二学生小吴说,拜春哥就是一种潮流,在学校里很流行。要是你说你不知道,那你就OUT了。所以,他在考试前也会装模作样地把自己的网上签名换成“明天要考数学了,哥你懂的”。
“说实话,谁也不会当真,就是恶搞!”小吴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
昨天,高校辅导员黄老师分析,从大学生价值判断角度来说,“网络亚文化”和“恶搞”在当今的网络时代是存在着一定的合理性的。“拜春哥”、“拜曾哥”如果在校园中只是个别现象的话,也无伤大雅。但是如果所有学生趋之若鹜,成为普遍现象就不正常了。大学生应该有正确的审美判断标准,如果总是倾向于传播这一类的“雷人”文化的话,就令人担忧了。
名词解释
春哥,某著名女歌手以中性美大热,网友发扬恶搞精神,直接称她为“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