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中,一方没有赌博、吸毒、家庭暴力,也没有婚外情这些致命伤,另一方仅凭一句“性格不合”或“没感觉”就足以结束一段婚姻。记者昨天从相关部门了解到,70后夫妻已成为离婚主力军,越来越多女性不愿凑合主动“休夫”。
“三无”家庭最不稳定
28岁的陈西是一名商场售货员,去年11月在亲戚的极力撮合下认识了大她一岁的王勇。王勇的工作和能力不怎么样,但家庭条件不错,长相也过得去,陈西年纪已经不小,父母都催她快点结婚。二人相识半年就结了婚,结婚不到半年又离了婚。一提到前夫,陈西就有一肚子牢骚:“他一天到晚守着电脑,家里什么事都不管,眼里只有电脑没有老婆。”
在离婚夫妻中,像陈西夫妇这样没有共同语言、没有孩子也没有财产纠纷的“三无”家庭稳定系数最低,往往说离就离。据了解,不少“70后”夫妻在结婚时事业有成,房子、车子都是婚前财产,婚后除了家庭开支部分,收入由各自支配。因此,不少人选择协议离婚、和平分手。即使上了法院,常常简单得连财产都无需分割。“正是没有了孩子和共同奋斗的财产这些牵绊,使得‘70后’们离起婚来很是干脆。”
婚姻忍耐程度明显下降
在外人眼里,36岁的林蕾嫁了个“金龟婿”,年薪20多万,除去几十万的存款,家里有6套房子、两辆车,还有个不到10岁的儿子。这样一个让人羡慕的家庭,林蕾竟然要“休夫”。“当初他看我年轻漂亮追了我多年,婚后让我做全职太太。可是时间长了他竟然看不起我,嫌我没文化。”林蕾在法庭上抱怨,“他平时总嘲笑我有脸蛋没脑子,单位里什么事都不和我讲,朋友聚会也不带我参加,一天到晚说不上两句话。这样的老公一天也说不上两句话,还有什么意思?”
30出头的殷先生算得上是个“凤凰男”,他博士学历高工资,长得相貌堂堂,美中不足的是老家是东北农村的。两年前殷先生在单位大姐的热心介绍下认识了小雨。小雨是无锡本地人,家境殷实,岳父岳母慷慨地出了30万为他们解决了婚房问题,结婚后也经常过来帮他们买菜烧饭打扫卫生。一开始殷先生对岳父岳母充满了感激,可时间长了问题也就来了。小雨性格软弱,对父母很依赖,只要和殷先生有一点小摩擦立刻向娘家报告。岳父岳母溺爱女儿,女儿和女婿吵架总站在女儿一边,不由分说责怪女婿。一次殷先生气不过推了小雨一把,谁知第二天岳父就找上门“赏”了他两巴掌。憋了气的殷先生就拿小雨出气,动不动就找茬数落,要么“冷战”甚至动手打她。小雨无法忍受愤而提出离婚。
与上世纪50、60年代人对婚姻的宽容、隐忍不同,嫁鸡随鸡、从一而终的传统观念并没有烙在“70后”女性的身上。她们并没有将一段婚姻视为一生不变的人生安排,相反更注重内心感受以及配偶给自己的情感关怀,对婚姻质量要求更高。
无锡崇安法院近年来审理的离婚案件中,六成以上是女方不甘凑合,主动休夫。“70后”对婚姻的忍耐程度明显下降,离婚理由中,赌博、吸毒、家庭暴力已不多见,往往一些生活琐事就导致婚姻死亡。
随着教育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70后”离婚时情绪平稳,态度干脆,相反是旁听的父母争论不休、面红耳赤。由于“70后”对父母的依赖感较强,独立性不够,父母的过度干预是引发年轻子女家庭矛盾的一个很重要的诱因。
异性朋友还是“外遇”?
结婚3年的陈敏与丈夫小林在旁人眼里似乎并不般配,小林高大英俊,在机关做公务员。而陈敏长得其貌不扬,在一家小公司做文员。也许是自卑心理作怪,陈敏总觉得丈夫受到女性的欢迎。一天晚上趁丈夫睡着后,她又一次偷偷查看丈夫手机,发现手机里保留着几条暧昧短信。随后,陈敏想方设法弄到了丈夫的手机清单,发现竟然有一个手机号与丈夫短信聊天整整一个通宵。在接受盘问时,小林承认对方是自己的女同事,但坚称两人除了短信聊天,没有其它越轨行为。然而,醋意大发的陈敏怎么也不相信这种解释,执意要求离婚。
由于交友观不同,70后对异性朋友的开放度也相去甚远。一方无法接受另一方有“红颜知己”或“青梅竹马的好朋友”,怀疑对方有“外遇”却没有任何真凭实据;还有的自己有一群“好妹妹”,却严于律人,宽以待己。(文中人物均系化名)
陆媛 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