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天气寒冷,脑出血、脑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但专家提醒,有些疾病的症状与心脑血管疾病很相似,需要注意甄别,比如慢性硬膜下血肿。
近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神经外科收治了一名82岁被误诊为脑梗塞的患者。患者起初觉得头痛、四肢乏力,后在市郊的一家医院被诊断为脑梗塞。然而住院10天,其情况非但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差,于是被转到中大医院神经外科治疗。经查,医生发现该患者并非是脑梗塞,而是慢性硬膜下血肿,当即决定采用微创钻孔引流术消除血肿。由于找到了真正的病因,术后仅1天,患者情况就明显好转。
中大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游洋介绍,慢性硬膜下血肿是比较常见的颅内血肿之一,多发于老年人。该病的发生与颅脑外伤有密切关系,但很多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的外伤史。实际上,老年人由于行动不便,难免磕磕碰碰,有些轻微的外伤当时并没有什么感觉,易被忽略。一般来说,慢性硬膜下血肿在伤后两三周以上才会出现,而那时患者大多已经记不起受过外伤了。再加上该病的临床症状不是很典型,主要表现为持续的头痛、头晕、肢体乏力、视物模糊等,容易与脑梗塞、老年性痴呆等相混淆。这就会造成漏诊、误诊。而由于不同的疾病治疗方法不同甚至相反,所以一旦诊断失误后果是很严重的。通讯员 吴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