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柒纵深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在台湾寻找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 昨天又添15件屠城新证
· 昨夜烛光中,我们祭奠
· 今天听到警报请止步默哀
· 从堆积高达 5英尺的尸体上走过去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2 月 13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西方媒体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第一篇报道——
从堆积高达 5英尺的尸体上走过去
  12月13日,黑色的日子,72年前的今天,日本侵略者在南京开始了惨绝人寰的屠杀,30万同胞遇害,但是至今,日本右翼仍旧认为这是“无中生有”,理由是“当时各国新闻记者没有人见到或者听说南京大屠杀事件”。

  昨天,“南京大屠杀研究学会”副会长、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经盛鸿推出了他的最新研究力作——《西方新闻传媒视野中的南京大屠杀》。此书有十三章,约80万字及多张珍贵的历史照片,对南京保卫战与南京大屠杀前后,西方各国新闻传媒记者的采访活动与报道、评论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与论述,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真实地再现了那段血泪的历史,给了日本右翼一记响亮的耳光。据介绍,此书是《恶魔的吹鼓手与辩护士——战时日本新闻传媒与南京大屠杀》一书的姐妹篇,是“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与文献系列丛书”的最新一种。

  回击日本右翼“无南京大屠杀”论

  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后,一方面立即开始了有计划的血腥屠城,对数十万手无寸铁的南京普通民众与近十万已经放下武器的战俘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大规模的疯狂屠杀,伴之以疯狂地抢劫财物、强奸轮奸妇女,纵火焚烧房屋建筑,使南京变成了人间活地狱。

  目睹日军暴行的德国侨民拉贝写道:“日军开始有计划地对南京进行严密的新闻封锁,切断了南京与外界的所有电讯联系,外界再也不可能得到南京的任何消息。”

  因此,在日军占领南京的很长一段时间,南京成了全世界新闻视野以外的一个被隔绝、被孤立、被封闭的城市。全世界的新闻传媒,包括西方的与中国的,都得不到关于南京的一点真实信息。于是上演了日本当局“自编自导”的“南京获得新生”、“南京一片祥和”和“南京人民喜迎解放,感激皇军恩德”的闹剧。

  更让人愤怒的是,这些闹剧后来竟然成为日本右翼歪曲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证据”。日本右翼还无耻地表示:“当时在南京的各国新闻记者、摄影记者有150人,但没有一人见到或者是听说过这件事,最高指挥官松井石根大将在几次会见欧美记者中也未遇到关于这件事的质问。”

  为了驳斥日本右翼的谬论,同时也为加强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研究,经盛鸿带着他的学生以“西方媒体眼中的南京大屠杀”为主题,进行广泛的调查,搜集材料,最后写成了这部专著。记者了解到,刚刚出版的新著从多个方面反映了西方媒体记者对侵华日军南京暴行的认识与报道,如“日机空袭南京”“中国军队南京保卫战”“留驻南京的5位美英记者最早报道日军南京大屠杀”“美英新闻传媒对南京大屠杀的进一步揭露与批判”“对南京大屠杀的后续报道”等。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表示,《西方新闻传媒视野中的南京大屠杀》是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研究的重要补充,其中的大量史料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同时,以西方媒体的视角来反映南京大屠杀历史事实,也是对日本右翼势力的最好回应。

  南京大屠杀第一篇报道是怎么出来的

  除视角独特外,大量史料的整理与翻译也是《西方新闻传媒视野中的南京大屠杀》很大的亮点。书中披露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史料,包括西方记者关于南京大屠杀暴行的第一篇新闻报道等。

  据介绍,当时日军攻占南京并实施大屠杀时,美国《芝加哥每日新闻报》记者司迪尔、美国《纽约时报》记者德丁、美国派拉蒙新闻电影社的摄影记者门肯、英国《路透社》记者史密斯、美联社记者麦克丹尼尔冒着生命危险留下采访,成为全世界新闻界目睹日军占领南京后实施疯狂大屠杀的目击者、见证人与最早报道者。

  1937年12月14日,司迪尔在南京写下了关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的第一篇报道,题为《屠杀与抢劫笼罩着南京》,全文分二个小标题,分别是“对城市实施可怖的狂轰滥炸”、“孤苦无助的平民遭刺杀”,但是由于当时的南京已没有任何可以利用的电讯机构和设备,南京与外界的一切电讯联系都被日军切断,司迪尔没有也根本不可能把他写的这篇报道从南京发出去,其他西方记者也是如此。

  这5名西方记者要将他们亲眼目睹或采访记述的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迅速报道出去,只能前往上海。

  1937年12月14日,最年轻的德丁驱车离开南京,但是日军当局要封锁南京的一切真相,特别是要掩盖日军的战争暴行真相,因而下令阻止一切人员,包括西方人士离开南京。德丁的汽车到了南京以东50公里的句容就被当地日军挡了回来。

  后经交涉,日本当局出于某种考虑,允许德丁、司迪尔、门肯、史密斯4名西方记者于12月15日乘美国的“瓦胡号”炮舰离开南京前往上海,这艘炮舰是因到南京来救护被日本战机击沉的美国炮艇“帕奈号”上受伤官兵而驶抵南京的。

  上了炮舰后,司迪尔立即以他非凡的社交能力说服了“瓦胡号”上的无线电收发报人员,将他亲眼目睹的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消息以《日军杀人盈万》为题,抢先发回《芝加哥每日新闻报》。

  《芝加哥每日新闻报》在当日第一版,就以显著位置刊登了司迪尔的这篇电讯报道,主题是《日军杀人盈万》,副题为《目击者叙述刚刚陷落的南京城“四天地狱般”的日子,马路上积尸高达五英尺》。据介绍,这是公开刊出的第一篇向世界揭露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新闻报道。

  司迪尔的报道首先震惊了西方世界,全世界的目光都被吸引到南京这块饱含血泪的土地上,人们为中国人的苦难留下同情之泪,对日军惨绝人寰的暴行发出愤怒的抗议之声。

  美国影响最大的《纽约时报》由于没有及时得到该报记者德丁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报道消息,只得在12月16日转载了司迪尔的这篇报道的节略。其实,与司迪尔一起登上“瓦胡号”的其他3名记者也想尽了办法想把稿子发出去,但却没有成功。德丁也去找了“瓦胡号”上的无线电发报员,可是遭到了拒绝,理由是“违反规定”。50多年后,德丁重提当年之事时推测:“可能他(司迪尔)塞给他50元钱或其他什么东西……那时我年轻又是新手,而司迪尔是个行家,他抢先登出新闻。”

  直到12月17日“瓦胡号”到达上海后,德丁才将他的新闻“专电”拍发给《纽约时报》,该报在第二天,即1937年12月18日刊登了这篇稿子,题为《所有俘虏均遭屠杀》,由于《纽约时报》影响远比《芝加哥每日新闻报》要大得多,而且德丁在报道中第一次使用了触目惊心的“南京大规模的暴行”一词,因此,这篇关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报道引起了世界舆论更强烈,更巨大的震动与反响。

  “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报道,司迪尔抢先一步,德丁晚了三天,但是中国对此的报道比司迪尔的迟了7天,直到当年12月22日才登出,因此西方记者的报道引起了国际舆论的震动与谴责,是美、英新闻界对蒙受苦难的中国人民的有力声援,也是他们对世界新闻史所做的重大贡献,意义重大。”经盛鸿表示。

  □快报记者 毛丽萍 

  美国记者笔下的“南京大屠杀”

  司迪尔 《芝加哥每日新闻报》

  ●“地狱般的四天”是对南京城“围城”和“陷落”的最合适的形容与写照。

  ●我们撤离这座城市时所看到的最后一个景象,是在南京下关江边,沿着城墙,有一群约300个中国人正在被集体枪决,而江边早已“积尸过膝”。这种疯狂的场面,在南京陷落后的这几天,已成为这个城市特有的景象……数以万计生灵遭涂炭。

  ●当今天我们从下关挹江门冲出来的时候,我发现我们一行人不得不从堆积高达5英尺的尸体上走过去。而这些尸体早已被经过城门的日军的卡车和炮车碾压过多遍了。

  德丁 《纽约时报》

  ●日军占领南京两天后……大规模地抢劫,强奸妇女,屠杀平民,将中国人赶出家园,集体屠杀战俘与身体强壮的男子,把南京变成了一座恐怖之城。

  ●屠杀平民的暴行广泛存在。周三,走遍全城的外国人发现每一条大街上都有死难的平民,他们中间有老年人、有妇女,还有儿童。

  ●在登船去上海之前,记者看到200人在江边被处决,这场屠杀用了10分钟,这些人靠墙站成一排被枪杀,接着,一些拿着手枪的日本兵若无其事地从蜷缩在一起的尸体旁走过,对还在动弹的遇难者再补上一枪。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