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柒纵深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不怕网络实名,就怕“跨省追捕”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2 月 13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不怕网络实名,就怕“跨省追捕”
  沉寂多日后,网络实名制的话题再次被人挑起,网民神经也再次遭受“挑战”。这次,老话重提的人是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副司长庹(音tuǒ)祖海。12月5日在京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网络文化博览会上,庹祖海表示,要从社会管理需要出发,研究网络实名制、网络虚拟财产、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网络内容分级管理、网吧管理、预防和矫治网络沉迷等重大问题,维护网络安全,防范和打击有害网络文化信息与违法行为。

  次日,多数媒体着眼“网络实名制”发力,认为这是官方打出的一枚重要信号弹。公众焦虑随之浮出水面,他们担心,一旦网络实名制铺开,一直在发挥监督作用的网络批评,其生命力是否依然强健,跨省追捕和网络追杀事件是否会因此有所加剧?

  “说到底,网络实名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背后的追究。”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鸣在接受快报记者采访时一针见血。

  网友嘲讽

  不如先将豪宅和火车票“实名制”

  网络实名制首次被热议是在2002年。当时,清华大学新闻学教授李希光在谈及新闻改革时提议“人大应该禁止任何人匿名在网上发表东西”,引发网络哗然。

  六年后,韩国成为世界网络实名制的“大实验场”。2008年1月28日,韩国35家主要网站按规定陆续实施网络实名制,用户在输入个人身份证号码等信息后方可发帖。而在国内,杭州在今年五月出台了新的互联网管理条例,要求论坛、博客等实行实名登记,结果招致网民强烈恐慌和反感,被戏称为“网络猪流感”。此事最终不了了之。快报记者发现,如今在杭州某些知名论坛发言时,仍可以使用马甲注册,并不像《规定》所说,需要登记有效证件。

  尽管东方网评论认为,“网络实名制只要求在网站登记注册时用实名,发帖或开博仍可用网名,网民的个人隐私还是能够得到保护”,但网民依旧顾虑重重。网友“痛快人生”认为:“实名制后,无论是发帖者还是博主都会有所忌惮,在发帖或写博前都要斟酌一番,或者该写的不写,该深刻分析的停留在表面,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另有网友认为,此举有“防民之口”之嫌,无非是怕网络舆论监督而已。网友“加饭皇后”嘲弄道:“与其把心思花在网络实名,不如先将豪宅、别墅‘实名制’,或是将火车票‘实名制’”。

  少数支持网络实名制的网友则认为,“身正不怕影子歪。尽管实名好了。”网友“王叔叔”:实名怕什么?又不做亏心事,只有喜欢造谣的人才怕。

  版主淡定

  非实名注册也能追踪到发帖人

  其实,在西祠胡同资深版主“南京零距离”看来,实名与否关系不大,因为通过IP地址,同样可以找到发帖人。他在接受快报记者采访时说:“目前我国对网站的访问备案,IP记录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一旦有重大违法问题,完全能通过技术手段追踪到个人,而网吧也需要身份证认证。只有在一些茶社或娱乐场所上网时,才会出现无法跟踪到具体发帖人的情况。”他建议,对这一盲区加强管理。

  对于“不进行实名注册也能追踪到发帖人”的情况,众多网友也是心知肚明。网友“朱小猪”认为:“无论你实名与否,当你触怒某些部门时,他们完全有能力挖出你并‘跨省追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与其讨论是否要实名制,还不如争取更多的网络自由和言论自由,督促政府用制度的方式来确保网民的权利,督促相关部门去核查举报帖子所反映问题的真实性。”

  对于网络实名制这一举措,“南京零距离”认为利弊共存。“由于是实名注册,可能会使部分人的诉求受到抑制,但也会使帖子真实性加强。前一阵子,我们很希望帮助一位在本版发帖求助的小姑娘,但因为其提供的资料不够完备,依然存疑,我们也不敢贸然施救。”

  此外,“南京零距离”还认为,实名制推行后,那些喜欢在网上散布虚假和恶意信息的人将变得更为小心谨慎,客观上有助于减少不良信息的传播。

  天涯论坛(以爆料、有图有真相著称)资深管理员Marsen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言者无罪的话,那么即便是网络实名制都无所谓;如果言者有罪的话,那么即便不是网络实名制都一样能够找到你。实名制,无非是减少了追查成本而已。”

  谈到网络实名制推行后的结果,Marsen直截了当地认为“会让版内清净很多。”

  其实,对于喜忧参半的网络实名制,媒体也分化为两大阵营:金羊网评论说“网络实名制切莫成为禁锢公民合法表达的屏障”。新京报认为“先还网民实利制,再谈实名制”。光明日报的评论则支持网络实名制,认为可以推动网上“诚信”。

  学者声音

  民众不满,不是不让他说就会自动消失

  当然,也有学者认为,两害相权取其轻,网络实名制弊大于利。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鸣在接受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网络不实名,无非是有一些造谣诽谤的。但比较一下,如果网络实名了,那么老百姓连个出气孔都没有了。两害相权,你看哪个重哪个轻嘛。”

  张鸣教授分析说:“网络实名制之所以招致网民的强烈反对,不是因为广大网民对于网上匿名诽谤造谣有着特殊的爱好。网民对实名制的抵制,是人都知道,因为背后经常有来自一些权力部门的追杀和迫害。跨省追捕的事件历历在目,在很多地方其实还没过去,因为批评了当地政府而遭到迫害的事,至今也没有停止。在这种情况下实行网络实名制,网民当然担心实名制背后将会是什么。如果中国没有网络追杀,没有言者有罪,那么当然可以推行网络实名制了。网民怕的其实是这个。”

  对于有人每每拿韩国实名制的案例来说事儿的问题,张鸣不以为然:“的确,韩国网络实名制后,对消除社会危害方面是有所成效的。但中国是韩国吗?韩国法制健全,至少不会因言获罪,没有跨省追捕。这年月,因发帖——绝对不是诽谤或者造谣而遭到追究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记得有一年我们学院一个学生发了一个对专业不满的帖子,还遭到了追究。”

  还有人拿“艾滋女”闫德利遭诽谤的案例说事,认为此举有利于保护这些潜在的受害者。对此,张鸣同样认为缺乏说服力,“即便没有网络实名,阎德利这类事情也是可以查出诽谤者的。这种事儿毕竟是少数,我们看到更多的是网络迫害。”

  张鸣认为,一旦网络实名制付诸实施,就是在给贪官扫清障碍。“很多地方贪官痛恨的就是网络,如果网络监督都没有了,他们更可以肆无忌惮了。”

  在张鸣看来,中国正处于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尤其是官民矛盾日益尖锐,民众很需要网络这只减压阀,“民众的不满情绪,不是你不让他说就自动会消失的。我想,现在的官员,大部分都受过高等教育,都知道社会需要减压阀。所谓的减压阀,就是让社会的不满情绪,有个出口。如果没这个出口,也许短时间会相当平静,但终归会有那么一日,不满的能量积聚,爆发出来,就是不容乐观的。可是,我们这里的事情,从来都是道理归道理,实践归实践。虽然人人都明白减压阀的道理,但各地政府包括大学的领导人,却总希望网上一片歌舞升平。显然,各地各部门的领导根本不想要什么减压阀。对他们来说,只要表面上的平静,表面上的歌舞升平就够了。能太平一天算一天,至于以后发生什么,只要不在自己的任期内发生,管他洪水滔天。”

  举报人呼吁

  实名制需有配套法律保障人身安全

  张鸣认为,支持网络实名者总是片面强调网络危害性一面,而刻意回避“网络反腐”等积极一面,“其实,一个事物总是存在两面性的。汽车不就是这样吗?可以载人,同样会撞死人。因为有危害就把它毙掉了,这不是扯淡吗?”张鸣说。

  其实,正如张鸣教授所言,这些年,网络并非仅仅呈现消极一面,在反腐方面,从“周老虎”到“躲猫猫”再到“天价烟”,网络无不显示其超强的“杀伤力”。一旦网络实名制得到推行,这些“反腐隐形人”还有勇气发表帖子表达内心吗?

  带着这一疑问,快报记者采访了曹县帖案当事人段磊。

  山东曹县青年段磊今年2月初在互联网上以“写给省委领导的一封举报信”等为标题连发6篇内容相同的帖子。帖子称,曹县庄寨镇书记郭峰“大量贪污受贿,其子郭某经营KTV并卖毒吸毒、卖淫嫖娼,长期包养情妇”等。郭峰报案后,曹县公安机关于2月8日立案侦查,2月25日将段磊刑拘,4月4日执行逮捕。该案引发全国媒体强烈关注。7月24日,因证据不足,被拘押150天的段磊获得释放。

  如今,回想此事,段磊表示“虽然噩梦过去了很多天,但心中依然存有阴影”。“关押了那么多天,这种处境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段磊说。虽然得到了16798元的国家赔偿款,但段磊表示,精神方面所留下的严重创伤,是物质赔偿无法补救的。

  记者问及:“一旦实施了网络实名制,你还有勇气发表此类帖子吗?”

  段磊在电话那头沉吟片刻后回答:“我会更加谨慎,可能会在发帖前更为慎重。”他认为,一旦网络实名制得到推行,那么必须有相关配套的法律对发帖人予以保护,保证举报人的人身安全。“如果网络实名制出台,那么相关配套法律也要陆续出台。发帖人的人身安全必须得到保障,以免招致被举报人的打击报复。”

  被认为指使发帖的段磊叔叔段强在接受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旦网络实名制施行,那么他们会选择“更为合理”的表达方式,而网络发帖举报将不再会是首选。

  段磊段强二人的看法也印证了网友“不贬”的观点:实名制会打击网友的发言积极性,扼杀和限制网民爆料、举报、揭发。”

  当然,东方网作者杨国栋在一篇《期待网络实名制的早日实施》的文章中给网友压了惊:“(网友)对‘跨省追捕’的担心没有必要,干出这些荒唐事的人都已经受到处罚,相关网民也获得了国家赔偿。今后再发生类似事件的可能性很小,网民不必担心因网上举报而获罪。”

  但是,跨省追捕虽然是“小概率事件”,但放置在某个个体网友身上则是“百分百”的悲剧事件。即便事后获得国家赔偿,也正如段磊所言“无法抚慰精神创伤”。一旦实名制后,网友难免会担心:跨省追捕的小概率事件会否发生在自己身上?网络实名之下,会不会吞下公权力报复的苦果?

  因此,网络实名制施行的前提条件应该是,彻底杜绝“偶然发生”的跨省追捕和网络追杀。

  如今,网友发帖时经常调侃一句“谢绝跨省追捕”。对此,某些地方政府和官员能答应吗?

  网民对实名制的抵制,是人都知道,因为背后经常有来自一些权力部门的追杀和迫害。跨省追捕的事件历历在目,因为批评了当地政府而遭到迫害的事,至今也没有停止。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鸣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