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封面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老子英雄儿好汉,也适用高考招生?
· 自主选拔条件适当放宽
保送生可申请本硕连读
· 本月14日开始报名
招生计划明年3月公布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2 月 10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老子英雄儿好汉,也适用高考招生?
见义勇为者子女可报南大自主招生,有人质疑:此做法有失公平
  在南京大学的招生办公室内,一份特殊的自主招生材料摆在招办主任赵鸣的桌子上。没有竞赛获奖、没有特殊专长、没有特别优异的成绩……这份材料得以通过南大的审核,就因为一条——考生的父亲是“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南京大学2010年自主招生章程中明确规定,考生本人或父母具有见义勇为行为就可以申请报名。可是,孩子是孩子,父母是父母,家长见义勇为的行为能代表孩子品德高尚吗?不论父母是谁,孩子们不都该享受平等的教育吗?有人对此提出质疑,觉得这种“子承父荫”的做法有点不公平。

  新闻缘起

  “名是报上了,能不能考上还得靠自己”

  小昂(化名)是幸运的。“如果不是因为爸爸在海南见义勇为,我应该连报考南大自主招生的机会都没有。”小昂的语气中对爸爸有一些感激。

  小昂在南京一所四星级高中名校上学,成绩中等偏上。今年4月,小昂爸爸到海南开会,在亚龙湾海滩边游泳时,险情出现了。一对来此度假的新婚夫妇在浅水区嬉戏,一个大浪打过来,两个人不由自主地漂到了七八米外的深水区。当时海水已经没过了头,挣扎几下后夫妻俩都开始往下沉。海边风浪很大,两三百名游客都没有人敢下海去救。紧要关头,距离他们不远处,小昂爸爸一个猛子扎下去,将他们从背后推出水面,一直推到浅水区,最后费尽力气才拖到岸边。

  “当时还是很危险的,风浪挺大,我也差点没命了。”小昂爸爸说,他当过侦察兵,水性不错。当时情形很危险,真的来不及有任何想法,就扎进水中。临危不惧,见义勇为的精神感动了很多人,小昂爸爸也因此获得了“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的称号。可他做梦也没想过,自己的义举居然会为儿子赢得一次名校自主招生的报名机会。

  “说来也巧,我是学历史和政治的,老师让我们平时多看新闻。”小昂说,每天放学后,他都会习惯性地翻阅报纸,正好看到了南京大学自主招生章程,“父母见义勇为者可申请报名”。这几个字映入眼帘后,有些激动的小昂立马上网查阅了资料,并且准备了报名材料,邮递给了南大招办。

  有了报名机会,小昂觉得自己有一点点小幸运,不过他深知,要想获得南大自主招生的资格,享受到优录政策,一切还得靠他自己。“我已经开始准备了。”小昂说,高考的压力很大,他的成绩在学校中等偏上,要想考上,还得加把劲。“我不可能完全靠我爸的见义勇为,还得参加考试和面试呢。”南大是小昂的理想,在上南大招生网的留言版时,他发现去年有一名学生虽然连南大自主招生的初审都没通过,但最终还是靠自己的努力,通过普通高考上了南大。“他是我的榜样!”

  南大回应

  此举为弘扬社会正气,但不刻意

  父母有见义勇为行为的考生,为什么能和其他考生“同台竞技”?南京大学为何出台这样的规定?“想法很简单,就是为了弘扬正气。”南京大学招办主任赵鸣告诉记者,实际上,从2002年南京大学开始自主招生以来,学校就有了这样的规定。当时在考虑报名条件时,学校就想到要提倡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要弘扬正气。而那些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人,的确应该得到社会的认同。于是,学校就自然地将这一项列入报名条件中。但是,学校只是给了学生报名机会,最终他们要通过学校的自主招生测试,才能获得学校的自主招生优录政策。同样,2010年南大对江苏考生的优录政策从降低5分、15分、20分,一直降到本一线。不过小昂能否获得这样的政策,或是享受哪一类优录政策,还得看他的测试成绩。

  赵鸣介绍说,最近几年来,每年都会有一两名父母见义勇为的学生报名。和小昂一样,2003年,一名厦门的考生也同样通过了南大自主招生的初审。幸运的是,这名考生顺利通过了学校的自主招生测试和面试,成功跨入南大校门。如今,这名考生成绩优异,正在读研。

  “虽然开了这样的口子,但是学校并不是刻意地去做。”赵鸣举了个例子,就和有的高校招收少年生一样,学校只是给年龄小但成绩优异的学生提供一次入学机会,但并不希望中学因此对学生“拔苗助长”。“我们更不希望看到,大家因此而刻意地见义勇为。”

  市民质疑

  老子英雄儿好汉,这样的“父荫”该享受吗?

  尽管如此,这样的政策在一些人看来,还是有失公平。“这怎么行,爸爸是爸爸,孩子是孩子啊。”市民孙女士说得决绝,父母和孩子是独立的个体,父母见义勇为并不意味着孩子同样品德高尚,这样的血统并不一定遗传。如果父母因为见义勇为失去了劳动能力,或者需要生活扶助,政府部门应该可以为孩子的教育经费买单,提供帮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孩子就有进入高校门槛的特权。

  市民胡女士一听这件事,更是态度激烈,声音高了八度,“不管是罪犯还是英雄,他们的子女应该都是平等的,最起码在升学机会上应该是平等的。再说,父亲见义勇为,怎么能给儿子带来高考上的‘便利’呢?”黄先生则提出,老子英雄儿好汉,这种说法其实是不对的。而且, 如果因为见义勇为,他的子女就有机会报考名牌高校的自主招生,感觉是把道德明码标价了,实在是不妥当。

  听说有人反对,小昂的爸爸十分着急,他在电话中恳切地对记者说:“你帮我们说说话吧。在救人的时候,谁都不会去想也没有时间去想,将来自己能享受什么优待,更别提想到孩子的升学问题了。这次报名,也是机缘巧合,就报名试试看,我们没有任何功利心。”

  支持声音

  为了弘扬正气

  我们要宽容对待

  记者昨天随机调查采访了六名市民,有三名都持宽容态度。市民刘先生对这种做法挺赞同,“我觉得挺好的,弘扬社会正气,我们大家都应该支持,宽容地对待。大家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为人父母,正好有这样的机会,你也不会放弃。更何况,见义勇为的英雄们并不是因此才挺身而出的。”

  “对见义勇为的个人,我们应该让他们享受完善的后期保障。”南京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前不久,劳动部门出台了相关文件,为见义勇为受表彰人员的医疗、养老、失业、生育保险等提供了相应的扶持。不过,在见义勇为人员子女的升学问题上,各地还没有统一和固定的政策。现在,对见义勇为子女的上学问题,如果有需要的话,基金会会出面和有关学校进行协调,看能否降分录取等,但最终还得符合各所高校的招生章程。

  据介绍,从1993年基金会成立以来,单南京地区已经有5700名见义勇为人员。南京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的负责人表示,为了激励更多的社会成员投身见义勇为的实际行动,弘扬中华民族见义勇为传统美德,匡扶社会正义,大家应该对这批人员的后期保障予以理解和支持。

  专家视点

  “家庭因素”

  也该加入高考评价

  “南大出台这样的政策,出发点挺好。”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单纯从南大给出的政策上来看,也只是给考生在报名环节上有一定的优惠,这并不影响其他考生的利益。通过南大的审核后,考生还得参加笔试和面试,全部过关后才能享受真正的降分录取政策,并不等于这名考生直接享受了加分和免试入学的政策。应该说,最终孩子能否进入南大,还得取决于孩子的成绩和能力。

  从某种程度上说,南大这种做法还是有前瞻性的。熊丙奇对南大的这项政策并不反对,在录取中,高校的确应该更多地考虑到家庭的情况。以美国为例,美国高校在录取中采用多元评价,家庭因素就是其中一项,对收入低、父母文化水平较低的孩子,学校反而会给予一定的加分。因为学校觉得,孩子在贫困或父母文化程度不高的情况下,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更为不易。在熊丙奇看来,父母见义勇为就是家庭因素的一部分。

  不过,他也提议,高校在考虑家庭因素的同时应该要更偏向弱势群体,不要过多地考虑奖励性的加分,而是要在矫正社会不公上多下功夫,才能得到更多的认可。如少数民族考生在高考中享受加分的政策,这也是考虑到当地的教育水平确实相对较弱,因此也得到了大家的肯定。    

  快报记者 谢静娴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