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哥本哈根12月8日电 “欧盟代表今天下午在发布会上拿中国与欧盟做比较不厚道,”参加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中国代表团副团长、气候谈判中方首席谈判代表苏伟8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说。
欧盟谈判代表当天下午在气候大会的一个发布会上说,中国不久前提出的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减排目标是内部目标,欧盟的减排目标也是内部目标。既然来到哥本哈根,应把各自的目标放到谈判桌上来比较。
在回答记者有关中方对此有何反应的提问时,苏伟说,首先,欧盟关于中国最近公布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减排目标是内部目标的表述是对的。他说:“中国根据自己的国情,根据自己的发展阶段,本着对全人类负责的态度,来自主决定所要采取的减排目标,这完全符合《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原则,也体现了‘巴厘路线图’的要求。”
“但欧盟代表的总体说法有点不厚道。”他强调说,根据《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所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义务是不同的。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测算,发达国家到2020年应在1990年基础上总体减排25%到40%。苏伟说,这应当是国际义务,而不是内部目标。欧盟现在把他们应承担的国际义务和发展中国家中国所提出的国内自主行动目标相比较,是不厚道的。这种比较不合适,两者不具可比性。此外,欧盟现在提出的所谓2020年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20%到30%的目标,与发展中国家要求其减排40%的目标也相差很远。
“丹麦草案”偏心,发展中国家不满
新华社哥本哈根12月9日电 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后,一份在会上流传的由丹麦拟订的“大会最终文件”引起人们注意。尽管是非正式文件,但由于内容涉及排放峰值等敏感问题以及众多有利于发达国家的条款,引起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强烈不满。
在9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代表77国集团和中国发言的苏丹外交官卢蒙巴·迪亚平说,这一文件内容是不可接受的,“对发达国家,我要说,这是你们需要的协议,不是我们需要的”!迪亚平认为,该文件违背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确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向发展中国家提出了诸多要求,对发展中国家十分不利。
据记者了解,这份草案也没有突出只规定发达国家量化减排任务的《京都议定书》的重要性。此外,这份草案为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设置了峰值年份,认为在2020年前,全球二氧化碳排放越早达到峰值越好。
中国代表团副团长苏伟就此指出,就应对气候变化而言,峰值出现的年份越早越有利,这样可以更多节省应对气候变化的成本。但问题是,人类仍处在依赖化石能源时代,经济要发展,人民要生活,这些都需要化石能源的消费。化石能源的消费肯定要带来排放的增长。
苏伟解释说,人们可以通过发展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来减少排放。对于已经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而言,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潜力是很大的。但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消除贫困。发展中国家中相当一部分人还用不上电,所以笼统地讲全球制订一个排放峰值目标,对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是不公平的。
2美元
买副棺材
都不够
针对发达国家表示,在2010至2013年间,愿意每年支付100亿美元,用于帮助贫穷国家应付气候变化,而这笔金额分到发展中国家,按照人头平均每人都分不到2美元,这2美元,在物价昂贵的丹麦,甚至买一杯咖啡都不够。
苏伟说:“因为气候变化问题涉及到生死的问题,我可能是听力不好,可能误听了有些同事的说法,他们认为这两美元连买棺材板都不够,因为coffee(咖啡)同coffin(棺材)的发音是非常相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