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聚焦气候变化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南京今年已有8个“50年一遇”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2 月 3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南京今年已有8个“50年一遇”
南京小区域气候随全球气候变暖,灾害性天气增多正成为趋势
  编者按:正在热映的电影《2012》中那些震撼人心的场面,让人们更加关注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地球,关注人类未来的命运。将于12月7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某种程度上,将思考并回答我们的这一关注。

  快报今起推出《聚焦气候变化》系列报道,与您一起关注气候变化给我们的城市、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当我们所在的城市正在习惯性遭遇“50年一遇”时,我们是否也该开始做点什么,来呵护这座城市呢?天佑苍生,但愿《2012》的惊悚场面,永远都只是存在于科幻电影里。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正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在12月7日会前,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更是让世人担忧。报告称,如果气温继续以目前速度升高,到2100年,海平面将升高1.4米,升高幅度是两年前预测的两倍。而非洲将成为最先受创以及受到影响最严重的大陆。

  联想到南京,灾害性天气的增多也正成为一种趋势。打开报纸,满眼皆是“50年一遇”甚至“百年一遇”天气的字眼。有市民开玩笑说,以前南京气候虽古怪,但都是10年一遇,现在发展成50年一遇,再往后岂不是要经常出现百年一遇?

  记者统计发现,今年南京“罕见”气候很多。从1月到现在,该地区遭遇至少8次“50年一遇”的气候。

  昨天,由欧洲委员会主办的欧盟气候变化展览在南京举行,市民通过此活动关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IC图

  A

  秋季“缩水”

  10月7日入秋,11月10日就入冬

  来南京工作和生活的外地人,都对南京的气候印象深刻。来南京出差一年的许先生自称“见识过了”:“春天一下子就没了,秋天也一下子就没了,就剩冬夏了。由于南方没暖气,今年1月每晚不到9点,我就缩在床上看电视了。好不容易盼到了春天,却由于体质过敏,受不了漫天的毛毛,只能尽量少出门。何况,今年冬春交替还经常暴热,很不适应。到了夏天,实在无法想象没空调的日子。虽说今年夏季总体还挺凉快,但遇到大暴雨,从头到脚都泡在水里了,骑车时还摔了一跟头。到了秋天,心想这该是一年里最舒服的时期了。但好像就一个月时间,秋季就匆匆走了,而且那段时间持续无雨,嗓子眼总感觉痒痒的,莫名其妙咳了两个月。上医院看了好几次,总是诊断为气道过敏,没有太好的治疗方法。”许先生对即将过去的一年印象糟透了,只希望明年不要这样了。

  而气象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南京最高气温一度连续保持在25-27℃。夏天仿佛提前来到了。根据气象标准,漫漫长夏过后,10月7日才入秋,但11月10日就已入冬,整个秋天才一个多月,严重缩水。

  B

  灾害“乱炖”

  雨雪、冰雹、雷电等纷纷出现

  从历年经历看,今年的气象灾害很不按常理出牌。灾害类型则更杂:雨雪、冰雹、雷电等纷纷出现。

  记者根据省气象台资料,稍加整理罗列后发现,共有8个罕见气象灾害。2月12日,南京极端最高气温达27.7℃,为近百年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当月最高气温。南京真有点入夏的感觉了;2月14日出现了长达10天的冬梅雨,为百年罕见。那段时间里,南京又冷又湿,整天见不着太阳的面;2月24日,滚滚初雷便来了,时间之早,50年罕见。而常年平均雷暴初日为3月17日;6月份,包括南京在内的江苏有50个站日出现冰雹,有的地区冰雹如同鸡蛋大小。六月遭遇如此大范围的冰雹天气灾害,为50年一遇;漫漫夏季里,高温和暴雨交替。特别是7月7日,南京城区出现了50年一遇的大暴雨天气,降水强度大,日降水量为1951年以来第二高值;7月20日和21日,南京早晨最低气温分别达到了29.4℃、30℃,这是近50年来,南京最强的连续“热夜”天气;9月26日以来,江苏省29天无大范围明显降水,南京遭遇50年一遇的秋燥天气;11月15日夜里开始,南京出现50年一遇的早雪,积雪深度为11月历史之最。

  省气候中心专家告诉记者,从今年趋势看,虽然像2008年1月那样的百年一遇的大气候灾害事件,南京还没有出现,但50年一遇、30年一遇的气象灾害依然频发,比往年有所偏多。

  C

  “50年一遇”频发

  2003-2008年,南京发生十几次“50年一遇”的气象灾害事件

  记者查询资料发现,从2003-2008年,短短5年里,南京就发生过十几次“50年一遇”甚至有过百年一遇的气象灾害事件。比较著名的有,2008年1月份,南京遭遇50年最严重的雨雪冰冻灾害;8月1日,南京浦口区、江宁区和主城区大部分地区出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浦口滁河晓桥加密站达到了399.5毫米,出现百年以来南京最大的日降水量。

  2007年年平均气温创下了百年历史极值,为最暖和的一年。南京市年平均气温为17.3℃,比常年同期偏高1.8℃;2月3日开始,连续4天,南京天天都是百年罕见高温,其中2月3日、2月5日和2月6日的极端最高气温为1905年来同日最高值。当年2月平均气温8.8℃,偏高4.6℃,为1905年来2月平均气温最高;2006年12月26日,南京连续遭遇百年罕见浓雾,给生活造成极大不便;2005年3月11日的寒潮,那一天南京气温从25.2℃暴跌到5℃,24小时南京降温达20℃,甚至还下起了大雪,堪称百年罕见;2004年2月南京的日平均气温为8.5℃,高出历史平均值4.6℃,打破了百年历史的极值;2003年7月24日至8月2日,南京连续10天日平均气温在30℃以上,8月1日日平均气温达34.2℃,为建国以来之最。8月2日最高气温达到40.3℃,刷新了近38年来的极端最高气温。而从8月8日开始,南京的最高气温骤降,8月13日的最高气温降至22.5℃,日平均气温只有21.3℃,比历史同期偏低6-7℃。短短几天,南京从盛夏酷暑一下子进入初秋气候,同样历史罕见。2003年7月4日南京24小时内出现207.2毫米的特大暴雨,突破百年历史极值。

  D

  香樟扎根,夜鹭不南飞

  过去冬天很冷,易引起香樟“冻害”

  很多专家包括市民认为,南京的极端气候事件增多与气候变暖有很大关系。“南京的气候确实在变暖”,一位气象专家说,56年来,南京每十年的气温约增长0.112℃。随着南京气候变暖,香樟也逐渐适应了南京的气候,成为行道树的“新宠”。专家说,香樟实际上是一个“畏寒怕冷”异乡客,虽然四季常青且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和抗虫害性,过去却不是很适合南京。因为南京的冬天气候很冷,容易引起香樟的“冻害”。但由于气候变暖,南京近年来冬天气温都维持在0摄氏度以上,加之人工保养较好,因此香樟已经不再“水土不服”了。

  动物同样对气温敏感。南京老山地区和七里河湿地的夜鹭,每年秋季都要迁徙到南方,而近些年的冬天,它们已经不再迁徙。

  香樟扎根了,鸟儿不南飞了,气候变暖看似将南京装扮得更漂亮,但对市民生活影响颇多。市民陈女士家住高层建筑20楼,她告诉记者,现在一到冬天打开窗户,就看到外面雾气缭绕,远一点建筑物都看不清楚,心里有点害怕。她的印象中,以前这么浓的雾并不常见,现在每年冬天总要见上三四次。一旦遇到暴雨和大雪,家里的汽车也不敢开出去。今年夏季,她的一辆车就在积水里熄了火,折腾了半天。

  市民对越来越多的”50年一遇”“百年一遇”的天气已经见怪不怪了。而从近几年统计看,灾害性天气确实有增多的迹象。江苏省气候中心副主任许遐祯告诉记者,从近几年数据看,不同的灾害种类有的增多,有的减少,但对人们生活影响大的,被称为“高影响的气候灾害事件”确实有增多迹象。比如强降水,比如低温雨雪天气等等。据有关研究显示,不仅气候灾害有增多趋势,南京四季长短也有了变化。近10年中,南京的夏天由过去的三个半月增长到四个多月,已长达26候(时令名,五天为一候),大约在130天左右,比上世纪80年代前大约长了近20天。南京的冬天平均长度为24候,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冬季的平均长度达到了25候,而自1997年至2006年中,冬天变成了22候。南京的春季平均长度为13候,尽管春季提前,但是春天的时光仍旧短暂。56年时间,春天仅增长了约半候,多了两三天而已。秋季则缩短了不到10天。

  [研究发现]

  雾日下降明显

  江苏省气候中心副主任许遐祯告诉记者,从目前情况看,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南京这个小区域气候确实也在变暖,而这肯定会“扭曲”原来固有的气象规律,导致一些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但是至于具体到何种影响,目前还没有定论。从目前的规律来看,大的气候灾害事件有突发性质,强度也有增加的趋势。省气象台副台长魏建苏告诉记者,目前,南京有的气象现象确实发生了变化,但不是每个气象现象都在增加。比如雾日就有比较明显的下降。魏建苏告诉记者,雾日下降不代表这个气象杀手不厉害,相反,大雾日虽然减少了,但是大雾更浓了,一旦发生,能见度更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家告诉记者,有时雾霾会相互转化,雾持续的时间在增加,这一点在秋冬季节特别明显。

  冷气候事件减少

  今年南京寒潮来得早而且猛,但有研究分析表明,全球变暖使得寒潮冷空气活动减少,冷气候事件总体有减少趋势。不过,极端强冷空气和暴雪灾害也会突然发生。在气候变暖背景下,低层空气明显变暖,大气不稳定性增加,强降水、冰雹、雷电等强对流天气增加,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有所增强,气象灾害也愈发严重。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过去百年一遇或几十年一遇的极端气象灾害事件出现的概率,出现时间、范围和地域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气象灾害的发生更难以预测。

  

  南京因气象灾害造成

  直接经济损失年均过亿

  江苏省气象台已经对区域变暖和极端事件开始进行研究。南京市气象局副局长姜爱军告诉记者:“近几年,几乎每年都会发生一次暴雨极端气象灾害事件,值得我们注意。”省气象台专家认为,除了气候变暖等原因外,地理位置以及地形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因为南京属长江下游的平原地区,处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所处的特殊的地理位置,西风带的天气系统中高纬的冷空气和东风带的天气系统及强盛的暖湿气流均能影响南京。各种自然灾害发生频繁,使南京属于长江中下游天气变化最剧烈的地区之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同样的气候背景下,发生在城市的气象灾害损失要比郊区大很多,南京市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年均超过1亿元。而且南京的地形也比较奇怪,三面有山,呈一个簸箕,容易形成持续闷热或者持续雾霾天气。

  实习生 徐童 快报记者 刘峻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