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昨天下午宣布,该院2009年院士增选工作已经结束,共产生48名新院士。其中,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建云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刘炯天教授成功当选“新科”院士,为江苏院士榜上再添两人。昨天,快报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两位“新科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工程技术领域的最高学术荣誉,每两年增选一次。2009年增选中被提名的有效候选人为449名,经过严格的提名、遴选、评审和选举,最终48名专家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通过此次增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总数已达756人。快报记者 安莹
张建云:
当选院士
我感到很意外
当记者拨通张建云的手机时,他显得十分低调,并不愿意多谈自己当选院士后的感想,他告诉记者,手上还有很多国家重大科研课题在做,一点都不能耽误,希望有个安静的科研环境,说完就抱歉地挂了电话。
能当选院士感到很意外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因为名单是突然公布的,张建云对自己能够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也感到有些意外,因为事先他没有得到一点消息。“是我们在中国工程院网站上看到这条消息,然后才告诉张院长的,他确实也非常意外,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算是一个惊喜吧。”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确实,能在那么多人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张院长是用他的实际行动打动了所有评委。比如这两天,张院长已经挂了几天水,但还依旧坚持工作;每年过年值班,张院长永远是第一个到单位;干起科研工作经常加班到夜里12点才回家……”
南科院喜庆如同过年
记者昨天下午来到位于虎踞路的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时,南科院大堂的电子大屏幕上已经打上了鲜亮的红色大字:热烈祝贺我院张建云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当大堂内的门卫阿姨得知记者是来采访张建云院长的时候,她显得非常热情,一边帮记者打电话联系相关人员,一边向记者介绍,从下午名单公布到现在,已经有好多人打电话过来要求采访张院长了。
不过,由于张院长正在主持一个会议,无法抽身接受采访,记者只能在南科院等待。在等待期间,记者看到该院的工作人员进进出出异常忙碌,原来他们都在准备给张院长庆祝,“晚上在××安排了两桌,大家一起为张院长庆祝一下。”“我已经联系好了,明天在外面挂两个气球,打上标语。”……张建云是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走出的第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同事们自然是异常高兴和自豪。而在办公室内,工作人员已经对该院官方网站进行了修改,张建云的简介一栏中已经在第一时间添上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头衔。
致力于气候变化对水安全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探求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对策,解决气候变化带来的干旱缺水和各种极端事件也成为张建云这几年研究的重点课题。
“洪涝干旱强度和频率增强,气候变化有可能导致我国北方地区降水继续减少,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有可能进一步突出,高温热浪天气的增加,可能加重城市供水的困难。”张建云说。
张建云表示,温度升高导致的海平面上升,使得沿海地区,特别是沿海城市的防洪问题更加严峻,并加剧沿海和河口地区的水生态环境问题;北方降水减少、温度升高将加速土地的荒漠化;水资源的减少,地下水超采量可能进一步加大;径流的减少,将导致水体的水质进一步恶化。
记者了解到,2008年,水利部依托张建云所在的南科院成立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研究制定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的战略措施。张建云对于中心的成立感到十分振奋。他说:“气候变化对水安全的影响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
张建云,男,1957年8月出生,江苏沛县人。1982年7月华东水利学院陆地水文专业大学毕业。1987年5月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92年12月获爱尔兰国立大学一等荣誉理学硕士学位。1996年6月爱尔兰国立大学土木及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获博士学位。
张建云教授长期从事水文、防汛抗旱、气候变化影响、水利水电信息化等科研工作。曾长期从事和负责全国水文情报预报工作,研究并主持开发了“全国洪水预报系统”、“国家防汛会商系统”、“防汛抗旱水文气象综合信息系统”等一系列业务系统,为国家防洪抗旱调度决策和指挥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主持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设计和一期工程建设的技术工作,构建了国家防汛抗旱减灾决策平台,提升了全国防汛抗旱决策指挥水平,推动了全国水利信息化。主持编写了《水文情报预报规范》、《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规范》等国家、行业技术标准和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一系列标准规范和技术规程,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
张建云教授曾任水利部水文局总工程师、副局长兼总工程师,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建设办公室副主任等职。现任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兼水利部大坝安全管理中心主任,水利部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
刘炯天:
和妻子
分享这份喜悦
是他解决了“筛选高效洁净煤炭”的世界难题,是他建立了我国第一座超净煤制备厂与废弃煤泥利用工程……他便是此次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炯天。
当记者拨通他的电话时,他正在家里与妻子分享当选院士的喜悦。“很高兴,也很平淡,这其实是中国矿大给我的荣誉。”
学校里的“明星”教授
在中国矿业大学,刘炯天是一位“明星级”的教授。这不仅因为他是副校长,也不仅因为他有着令人瞩目的学术成就。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已经和煤矿打了26年交道的刘炯天对矿大已经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告诉记者:“人们都说干煤矿艰苦,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辛苦。如果时间倒回,让我重新选择,我还会选择现在的这份职业。”
1983年,从东北大学毕业后,刘炯天便来到了中国矿业大学工作,之后就被派往淮北的芦岭煤矿劳动与实习半年。当年仅20岁的他接受这样的工作安排时,心里是有情绪的。因为当时高校的年轻教师已掀起了学习外语出国的热潮。到现场后,有两件事深深地触动了他:一件是当时闻名全国的芦岭煤矿火灾事故,煤矿工人历险升井后那惶恐无助的眼神以及矿工家属被隔离在大门外那期盼哀求的目光,至今仍历历在目。另一件事是他所在的选煤厂,由于技术落后再加上系统不完善,造成产品质量差,煤泥水到处流淌,只有穿靴子才能进入厂内,附近农田也到处是煤泥水,既浪费了煤炭,又污染了环境。当穿着笨重的靴子去上班时,他感受到了作为一个选矿人的愧疚,更感受到了作为一个选矿人的责任。这两件事情的经历,使他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并最终促使他下定决心,要为改变这种状况贡献自己的力量。
没有完整地休息过一个周末
回到中国矿业大学以后,正值国家组织对煤炭杂质分选的“八五”、“九五”重点科技攻关,刘炯天选择了细粒煤脱硫降灰的研究方向,开始了攻克这一难题的艰苦过程。万事开头难,课题组成立了,但一切都是白手起家,缺经费、没设备自己想办法,没有场地自己开辟搭建实验台。他自己割钢板、焊构架,切割和黏合有机玻璃放出的烟尘和难闻气味使他常常感到头痛甚至呕吐,干一会儿就得出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就这样,经过两个月努力,他建成了第一个实验装置。也就是在这套简陋的装置上,他完成了实验。
我国的煤炭集中在西部,刘炯天教授的战场也随着煤炭开发战略的变化而转移。无论是在重庆的偏僻山区,还是在内蒙古荒凉的沙漠,他带领课题组住简陋厂房,与现场人员同劳动,一呆就是几个月。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最终提出梯级优化分选理论和旋流——静态微泡柱分选方法,完成了6米×6米国际上最大规格设备的研制,获4项授权发明专利,8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形成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微泡柱分选技术体系和矿物凝聚剂净水技术模式。目前该技术在国内近200家企业应用,不完全统计的年效益已经超过一亿元。这些年,他几乎没有完整地休息过一个周末,晚上在实验室也常常一呆就到深夜。
最对不起家人
刚结婚时,刘炯天教授的爱人在徐州矿务局工作,没有房子两人各自住集体宿舍。为照顾他科研出差,爱人就带着小孩住到自己单位,孩子出生七个月就送进了托儿所。刘炯天教授与父母住得很近,但也常常是很长时间不能去看老人一次。多少个春节,他在祖国的东北和西北奔波,当晚上回到住处,听着不时响起的鞭炮声,思念远在徐州的父母、妻子和孩子:母亲常年瘫痪在床生活无法自理,父亲年近80还要照顾母亲,女儿独自一人到外地上学。平时顾不上他们,现在又不能陪他们过年,他当时的心情可想而知。
刘炯天教授把煤矿事业看得比个人名利更重要,当记者问他为什么坚持在徐州工作?他说他的事业在矿大,他对事业充满感情也充满了激情。他也把自己多年成功的经验告诉年轻人,认准的事情就要坚持一个方向去做,付出多少努力都是值得的。
刘炯天,男,汉族,1963年1月生于河南省南阳市,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6月本科毕业于东北工学院矿物加工工程专业,1989年获中国矿业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硕士学位,1999年获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历任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化工系副主任、化工学院院长,2007年8月,任中共中国矿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刘炯天长期从事微泡柱分选与洁净煤技术研究,提出了旋流——静态微泡分离方法,发明了微泡柱分选设备与工艺,开辟了我国的微细柱分选技术体系,开发了煤脱硫与深度降灰工艺,建立了我国第一座超净煤制备厂与废弃煤泥利用工程。
同时,他还开发了矿物柱分选设备与短流程工艺,把柱分选技术应用于矿物分选,发明了矿物凝聚剂净水方法,实现难沉降煤泥水的高效循环利用,为煤炭分选与洁净技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关链接
江苏籍两院院士
位列全国第一
记者从江苏省科技厅获悉,根据《2008年中国两院院士调查报告》,1955年——2007年当选的两院院士中,在江苏出生的院士人数达315人,位居全国各省市区榜首。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13位,中国科学院院士202位,分列全国各省市区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