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0版:博客周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中国“剩男”三千万会带来什么问题?
· 观光是文化多元的
一种表现
· 围观,一种多么风骚的情怀啊
· 围观也是一种生产力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2 月 1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围观,一种多么风骚的情怀啊
  人肉搜索固然厉害,不过干的基本上是损人不利己的事情。轻则让人名誉扫地,重则让人锒铛入狱;如果真是伸张正义如杭州飙车案还好,只怕动辄就玩过火将正义变成非正义,比如王菲姜岩的“反人肉搜索第一案”。所以,还是让我们整好队形,一起来围观吧。

  如果说一个人看一眼只是看,那么一群人每人都看一眼就叫围观了。鲁迅讨厌看客?周先生哟,怎样让你知道,如今的围观已非当初的看看,这其实是一门高深精妙又简单易学的艺术啊。

  “导游”小旗一挥

  网友们纷至沓来,留下痕迹——

  ××观光团到此一游

  2009年1月5日的下午,各大网站和论坛忽然都爆出“章子怡海滩艳照”的消息,内容是章子怡和男朋友海滩晒太阳的照片在外国网站“X17”流出。随后各家媒体纷纷跟进自不必说,不过“X17”却着实见识到了中国网民的厉害。因为在该网站“章子怡艳照”的留言页面里,留言多数被中文所占据,而且格式整齐划一,内容不外乎“天涯观光团到此一游”、“豆瓣观光团到此一游”、“猫扑观光团到此一游”……内容一致,但是胜在气势和速度,短时间内就占领了全部81张图片的留言页面。

  这,就是围观。参与围观的网友们,则是观光团。一旦有各种奇人奇事在网上留下痕迹,观光团就会通过论坛或者SNS网站上的帖子,像导游拿小旗召集游客一样,召集网友一同前往网络上的“事故现场”进行围观,留下痕迹后迅速消失。

  观光,本是一种游览的行为,用在互联网上,含义也颇为贴切——看到某雷帖、囧帖,大家一起去看看是怎么回事。中国人的特点就是爱看热闹,无论大事小事,总会引来一群路人。而网络观光团的心理则更加复杂,它融合了好奇、褒贬、不屑等多种因素。观光和人肉的最大不同在于,观光仅仅是留个名儿,不做任何评论,留了就走。

  笑有笑点,哭有泪点,雷有雷点,围观自然有围观的焦点,谓之曰:“围点”。常见的围点有如下几种:炫富、装文艺、公主王子病、虐待倾向、出言不逊违背社会道德。

  网上现有4个主流观光团,经常互通有无互相串门,一旦有大事发生,即组团一起围观——

  江湖里的四大观光门派

  常见观光团有如下四个:天涯,围观事故多发在娱乐八卦版;猫扑,围观事故在各个版都有爆发;豆瓣,围观事故多发在“当时我就震惊了”“豆瓣观光团”两个小组,人人(原校内网),围观事故多发在分享功能里。四个观光团经常互通有无互相串门,一有大事爆发,第一时间都会互相转发共同围观。

  天涯观光团更多是针对社区内的帖子。“天涯观光团”主要都是“娱乐八卦”、“八卦江湖“两个版的网民。一旦这两个版中出现很雷人的帖子,那群人就蜂拥而至,都以“天涯观光团”留名。从现在天涯观光团的发展来看,这个团体已经成为集体行动最快的团体。被观光团青睐的帖子后边最快出现的通常是天涯观光团。

  猫扑观光团的出现可能和2006红极一时的“铜须先生”事件有关,猫扑网民在人肉搜索铜须先生的过程中,组成了团队。但真正以有组织的形式(建立QQ群,利用猫扑发布集体行动公告,提出观光团口号),以“猫扑观光团”在社区里回帖却出现在2008年。从2008年3月观光团的公告中可以看到,这个网络群具有9个QQ群,并且已经人满为患,加入还需要审核。同时拥有了自己的贴吧。

  豆瓣观光团的出现和豆瓣上几个活跃小组有密切的关系。根据小组成员回忆,组团最早都是从加入“当时我就震惊了”小组开始的。这个小组建于2008年2月,一个月后“豆瓣观团”小组建立。其后,在7月和12月又分别有两个同名备用小组建立。豆瓣观光团还开设了人人网、百度贴吧以及各大博客的集体账号,专供组员围观时登录使用,同时方便保持队形。豆瓣还独创了观光印方便团友留下字符观光痕迹,结束了围观只有文字留言的历史。

  ┏━━━┓

  ┃豆观团┃

  ┃瓣光印┃

  ┗━━━┛

  人人网围观对象多是本网用户,因此观光团并无特别组织,一旦有人分享值得围观的页面,用户们就会蜂拥而至,其开始时间也不可考证。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