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南京市统计局了解到,近期,南京调查队在1500户城镇居民家庭中开展了居民家庭教育消费调查,调查数据显示:在有在读生的家庭中,34.9%的家庭有过为子女择校行为。
家庭收入越高,有择校行为比重越大,从被调查者的收入看,择校比例与收入水平成正比。人均月收入10000元以上的家庭有69.2%的给孩子择过校;人均月收入在5001-10000元的家庭有42.4%的为孩子择校;人均月收入在2001-5000元的家庭择校比例占36.9%;即使是家庭人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仍有29.3%的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还是勒紧裤腰带为孩子择校。
为一个择校名额 苦等到八月底
“我豁出去了,学区里的报名我也没报。”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李女士就开始为女儿张罗择校。“听说那所小学的学生升名牌初中的特别多,家长还经常团起来报辅导班,有很多全职妈妈可以交流学习经验,我上网、找人打听,最后才确定这所学校。”
李女士说的这所小学名气很大,每年南外、玄外、树人这样的学校都会接收很多他们的毕业生。可李女士的家离这所学校车程超过30分钟,不仅跨学区,更跨区,正常入学根本做不到,只有一个办法,交1.5万元择校费,以择校生的身份去上这所学校。
“我不认识校长,老师也不认识一个,只能硬着头皮去托关系。”李女士打听到,要上名牌小学就要去找那些手上有名额的人。“听说管学校的各个部门,还有学校的共建单位,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名额。”李女士辗转打听到,一个小学同学的父亲跟一个手头有名额的人很熟,通过同学,李女士递上了女儿的入学资料。
“我隔两天就催我那同学,生怕事情有什么变化。”可同学那里传来的消息是还要等。今年5月16日、17日,南京小学新生报名,李女士女儿的学区也是一所口碑不错的省实验小学,但她坚持没让孩子报名,孤注一掷要上名校。
“我鼓起勇气给学校打了个电话,电话那头的老师说,要等到八月份才有结果。”八月份,李女士终于等来了面谈的通知,虽然当时没说定下来要收她女儿,但她知道,这回基本八九不离十了。面谈一出来,女儿说,老师说的都能答上来,老师对她笑眯眯的。果然,没几天李女士接到了交费通知。
明知又贵又旧,还是要买学区房
“我家原本住的是江宁140平米的大房子,现在只能挤在这50多平米的小房子里。”李先生的女儿正在上二年级,2008年入学。2007年时,李先生全家为了女儿上学,买了一套又小又贵的二手学区房,江宁精心打造的新家成了周末的第二居所。
“我们都是外地人,市区没有房子,当时考虑买得大一点儿可以让老人过来带带孩子,但孩子的学区不理想,我们最终还是选择了贷款再买一套学区房。”李先生说,虽然自己买的学区房并不是对应传统老八所名校的,但也超过一万元一平米,背上了三十多万元的贷款。而且虽然买了房,李先生的女儿差点儿没上成学。
“我们提前一年就买好了房子,还把一家三口的户口都迁了进来,只要实际居住在里面,就一点儿问题都没有了。”听说学校会提前上门调查,李先生和妻子赶紧将大包小包运到学区房里,还买了床住在里面。”老师上门一看,说是我们肯定没住在这儿,家里还有不少箱子没打开。“李先生说,由于新家没收拾好,在正式报名时学校就不让报。“后来拖了好久,到暑假里,学校才通知已经调查清楚可以报名了。”虽是虚惊一场,但也把李先生吓得不轻。
尽管如此,很多家长仍然热衷买二手学区房,因为虽然二手学区房贵,但入学时比托人择校程序要简便,而且上完学后还可以再把房子卖出去。
15000元能“送”出去才是“本事”
在玄武区的一所重点小学门口,每天驾车接送孩子的家长都会给道路交通带来巨大的压力。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刚刚进入一年级的孩子中,无论是哪个班,话题都是一样——“你爸爸开什么车送你上学”。适逢学校召开家长会,学校门口的慢车道和快车道边上能停上四条两百米长的车队,其中10万元以下的家用车难觅踪迹,大多数都是十几二十万的中档轿车,也有少量三十万以上的高档轿车。
记者在学校门口与一位头发花白的奶奶聊了起来,老人家姓刘,她的外孙女是这里低年级的学生,她家住在下关区,每天清早都是女婿开车送外孙女来上学,但孩子父亲下班晚,于是老人家只得每天担负起下午接孩子的任务。“风雨无阻,就是再冷的天气也得骑着电瓶车横穿一个南京城,把孩子接回家。”她家没有购买学区房,当初入校时交了15000元的赞助费。她直言,能择校到这里上学的孩子,很少来自双职工的家庭,绝大多数家境富裕。记者感到费解,15000元的择校费虽然昂贵,但对大多数望子成龙的父母而言,勉强也能省出来,为何最终却与普通家庭的孩子无缘呢?
刘奶奶笑着说道:“你算是问到点子上了!15000块钱好凑,但要能交出去才是本事啊!”她告诉记者,如果孩子不是来自本学区,那需要进行面试之后才能上到该小学。面试将会筛选出一部分综合素质较为优秀的孩子,只有这部分人才有资格交上15000元择校费。而在此之前,孩子的家长们就开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花费,则是隐性的。万一面试没有通过,之前的“人情钱”肯定是打了水漂,对于家长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损失。
说到这里,她话锋一转,“当然,这个人情钱也不是家家都必须花的。”记者忍不住插话反问,“难道家庭困难的学生有照顾?”她摇头笑道,“你是说反掉了!我指的是那些父母的路子特别硬,可以根本不花钱。只要开个口,有人就帮你把事情办好了。到时候只要大手一挥,在其他事情上给别人方便,人情就算是还了。”
记者询问,她的外孙女入学到底有没有花“人情钱”,花掉多少“人情钱”,老人家笑而不语。在记者的一再追问下,她才透露,自己的女儿、女婿是商人,孩子入学肯定是花了钱,但毕竟是朋友帮忙,花费还算是能承受,而且只要事情能办成,钱的问题都好商量。“我家有个邻居,本身没什么社会关系,全凭钱来砸路子,结果花掉两三万,事情还是没能办成。”说起邻居的遭遇,刘奶奶倒是觉得自己家够幸运了。
如果择校费“按需论价”,情况将会怎样?
“太可怕了!每年看到择校的场景,简直就是一场生存竞赛!”一位社会学者说,他多年耳闻目睹,深感择校给社会和家庭、孩子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很多人择校并不是理性的,他们是跟着别人在择校。他说,择校带来了很严重的后果,那就是资源大挪移,将金钱都集中到优质学校,好的教师也连带着往好的学校流动,还带来了很多家长辛苦奔波劳累之苦。
但是不仅是这些影响,择校还带坏了社会风气,“说实话,择校时就是拿钱来说话,虽然一万五不算太多,可是这是什么做法,花钱买教育,如果教育机会都可以买卖,那么人还会有多少对社会的信心,对于日后的行为又怎能不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育的本质是公平的,这一点在新任教育部长袁贵仁的讲话中一再被提及,其中特别提到,要解决择校问题,让教育均衡发展,让更多人享受优质教育。专家表示:“可是择校问题解决得快慢,是否根本解决,这些都还需要观察,我们还不能太过乐观!”
如果我们的教育资源一开始就是平均分配呢?如果我们的家长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支持教育部门的改革初衷与努力呢?如果人人都不择校呢?或许这个局面就会好得多,“现在择校费是一万五封顶,可是如果放开,我敢说,三万五万都会有人愿意出,可是教育机会不就成为彻底的商品了吗?”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我们才能摆脱那股无形的驱使力量,最终回归理性,告别疯狂。
稍稍令人欣慰的是,据称,以前有择校费,都是学校可以支配的,可以用来改善教学设施,还用来发老师的福利。而今年南京市各区教育局已经设立教育结算中心,以后各小学的择校费都将统一上交,用于这次教师涨工资等途径。由于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很多名校的校长已经表示,教育局这样做无可厚非,但他们以后可能不会再多收择校生了。
一街之隔,阳光广场不在某名校的学区内,房价也比学区房差了一大截
快报记者 孙玉春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