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一直占据重头戏;随着美元的走弱,外汇储备缩水的担忧长期存在。不过,经过近3周的窄幅波动后,美元汇率急剧走低,这种担忧突然加剧。
外储缩水加剧
经过近3周的窄幅波动后,美元汇率急剧走低:11月26日,按贸易加权水平衡量的美元指数跌破74.50,为2008年8月初以来的最低水平;欧元兑美元汇率决定性地突破了1.5050美元的关口;美元兑日元汇率也大幅下挫,创下16个月来新低。
美元这一加速贬值的趋势无疑将引起人们对以美元计价的庞大的中国外汇储备缩水的担忧。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截至2009年9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已经达到2.2726万亿美元。但由于外储结构并不对外公布,市场的普遍看法为,在中国的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占70%左右、日元约为10%、欧元和英镑约为20%。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明指出,中国在外储问题上面临的潜在资本损失包括两类,第一类是外汇储备资产的市场价值下跌,如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上扬将造成存量美国国债的市场价值下跌,从而给债权人带来资本损失;第二类是外币兑本币贬值而造成的资本损失,即汇率变动造成的资本损失。
数据显示,2003年之后,随着美元有效汇率步入一个较长的贬值时期,用美元指数调整后的中国外汇储备存量开始持续低于调整前的存量,并且差距越来越大。截至2009年9月底,这一差距已经超过5000亿美元。而这一数字可以被理解为由于美元国际购买力下降而给中国“国外储蓄”造成的资本损失。
此外,社科院一份报告做了如此测算:假定在2009年9月30日至2010年9月30日,美元对包括人民币在内的各种主要货币均一次性贬值20%,即使不计算这一期间新增外汇储备的汇兑损益,中国央行遭受的资本损失也将高达人民币3.1157万亿元。这相当于2009年9月底央行总资产的14.0%、2008年中国GDP的10.4%,以及2009年9月底央行自有资本金的141.6倍。
“外汇储备损失看来无法避免,更不用指望获得不俗回报。美元贬值毫无疑问,美元自2002年4月份开始贬值,短暂停歇后,2009年3月份重续跌势。”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如是表示。
外储多元化成普遍选择
美元的贬值让不少国家的央行开始未雨绸缪。种种迹象表明,在强势美元短期内难以重现的背景下,提高自身外汇储备资产结构多元化程度,已逐渐成为各央行的普遍选择。而外储多元化的策略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美元的贬值。
10月初,印度央行表示已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购买200吨黄金,使其黄金储备数量增加了50%以上。分析人士认为,这在实际上起到了改变其2850亿美元外汇储备配置的作用。
11月23日,俄罗斯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0月,该行的黄金储备规模增加了15.6吨至606.5吨,增幅为2.6%。至此,黄金在俄罗斯外汇储备中的比例已升至4.7%。
此外,俄罗斯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部门主管谢尔盖·什韦佐夫称,俄罗斯央行准备把加拿大元补充进储备货币组合中,同时增加黄金持有量,争取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中金公司在一份报告中指出,美元在过去若干年里的持续贬值使部分国家的决策者对美元失去信心。迫于压力,这些国家的央行在减持美元的同时,将外汇储备转移到别的币种,导致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下降。报告预计,这种趋势将会持续。
据《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