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冷不丁说来就来了,冷风一吹,身体些微一哆嗦,胃里的馋虫就大肆蠕动,总觉得吃啥也不管饱,吃啥也不管暖。但是,有一样东西却能两全其美,这就是火锅。眼下,南京各大火锅店纷纷涌现热闹场景,经常是三五好友约到一家火锅店,围着一桌升腾的热气,氤氲的香味,侃侃而谈,别提有多温暖舒心。
但是在品味火锅美味的同时,你是否想到过火锅是怎么来的呢?最早的火锅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火锅中的小小调味料有啥魅力,为啥能让你吃了还想吃?为什么有的人吃火锅越麻越好、越辣越好?
鼎就是老祖宗最早用的火锅
“火锅是历史留下的骄傲。”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烹饪工艺与营养系主任邵万宽说,在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陶制的鼎应该算作我们祖先发明的最早的火锅。据1977年的考古发现,鼎始创于河南裴李岗文化,距今有8000多年的历史。那时,鼎是用粘土和细砂,磨成坯,晾干后入窑烧制而成,称为陶鼎。
浙江等地曾出土5000多年前的与陶釜配套使用的小陶灶,移动很方便,可以算是火锅的初级形式;“现在非常流行的鸳鸯锅,早在1700年前的三国时期就有了。大书法家钟繇,因为功勋卓著与曹操皇室关系密切,魏文帝曹丕赏赐给他一个‘五熟釜’,以示表彰。”专家说,五熟釜,就是锅中分五格,可以调五种不同的味道,这与现今的“鸳鸯锅”有异曲同工之妙。对火锅最狂热的是清朝。从民间到皇室,几乎无火锅不欢,各种涮肉成了宫廷冬令佳肴。据说,乾隆四十八年正月初十,宫中办了530桌火锅宴,这是当时中国的火锅之最。
如今火锅回归,尤其重庆火锅更让人垂涎三尺。不过,最早的重庆火锅并不浪漫,“嘉陵江的船夫,他们工作非常辛苦。到中午,他们没有食堂,船上只有一口锅,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菜和辣子,船夫们于是就把所有的菜都扔到锅里一起煮了吃,放些辣子,喝点白酒,出一身汗,觉得日子也颇惬意……”
涮羊肉是忽必烈厨师的一次应急发明
“吃火锅,肯定要点牛肉、羊肉,在汤里一烫就能捞起来吃了;牛羊肉,性温,吃起来既有情调,又对身体有益。”不过,邵万宽说,最早的火锅,涮的既不是牛肉也不是羊肉。“那涮的是什么?”“包你猜不到!”“啥?”“兔肉!”
宋代文人们对火锅描述得淋漓尽致,最传神的是南宋林洪写的《山家清供》。当时,诗人林洪和几个好友游武夷山,他们一起拜访隐士止止师,止止师住在武夷山九曲峰中之第六曲仙掌峰,当林洪快到山峰时,下起大雪,一只野兔飞奔于山岩中,因刚下雪岩石很滑,滚下石来,被林洪抓到,林洪想烤来吃,问止止师会不会烤兔肉,止止师回答他说,“我在山中吃兔子是这样的,在桌上放个烧炭的小火炉,炉上架个汤锅,把兔肉切成薄片,用酒、酱、椒、桂做成调味汁,等汤开了夹着肉片在汤中涮熟,蘸着调味料吃。”林洪觉得这种吃法很美,于是按当时诗句“浪涌晴江雪,风翻晚照霞”的意境,给这种吃法取了个“拨霞供”的美名。
火锅发展到今天,无论是各种肉类或蔬食,都可如此涮食。
那么“涮羊肉”是怎么来的呢?专家说,发展到元代,火锅涮法已经多种多样,而元世祖忽必烈就有火锅爱好。有一年冬天,部队突然要开拔,而忽必烈饥肠辘辘,非常想吃羊肉,聪明的厨师于是将羊肉切成薄片,放入开水锅中稍稍烫一下,加上葱花、酱等佐料,忽必烈吃了以后赞不绝口。后来,忽必烈当上了皇帝,但他对那道在开水里烫一下就能吃,而且鲜味十足的羊肉片念念不忘,于是,把这道菜赐名为“涮羊肉”。
大家都是人,为啥有人不怕辣
冬天来了,吃火锅的人越来越多,火锅店里各种调味料品种和花样也越来越多,众多的调味料中,辣是必不可少的。在层出不穷的火锅中,有的人就怕不辣,有的人喜欢又酸又辣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江苏省烹饪协会的朱秘书长说,人的味蕾是一种感觉,酸甜苦咸都能够通过舌头的味蕾感受出来,唯独辣是靠味觉感受不到的,它是通过鼻腔中的黏膜来感觉的。“辣有两种,有一种辣会让人情不自禁打喷嚏,会有一种烧灼感;还有一种辣,会有一种热的感觉,吃了辣子,会让人的身体也感觉热乎乎的。”
为什么有的人爱吃辣?专家说,这跟人的生长环境有关,爱吃辣、能吃辣的人大多集中在西南地区。西南地区潮湿,长期生活在那里容易患风湿性关节炎,吃点辣能够缓解这种情况,使得身体平衡。这就跟山西人为什么爱喝醋一样,山西当地的土壤成分中钙过量,因此要大量喝醋以求平衡。所以山西人喝醋并不是一小勺一小勺地吃,而是大碗大盆端着喝。
江苏人对火锅是爱恨两重天
不过,不是所有人都爱辣。比如江苏人,因为生长的环境不需要他们吃辣,并且在历史上,南京还有人曾质疑过火锅这种饮食。
邵万宽介绍,早在清代,居住在南京的诗人袁枚在其《随园食单》中开列的14道饮食“戒单”中第9戒就是“戒火锅”,他认为:“冬天设宴主客,一用火锅,那火气水汽对客喧腾,已让食客大倒胃口,况且各菜各味,都有一定的火候要求,有的宜用文火,有的宜用武火,有的要吃得嫩,有的吃完了要撤换,都有一定讲究的吃法,这是瞬息之间也不能相差的。现在一概用火急攻,这种菜的吃法还有什么滋味呢?”
所以以前江苏一带吃火锅者很少。即使吃也有自己的特色。邵万宽说,在十多年前,江苏曾盛行过一些不辣的火锅品种,有菊花火锅、什锦火锅,养生又祛寒。菊花火锅并不是用菊花下火锅,而是把各种菜肴摆成菊花形状,色香味俱全;什锦火锅,里面全是蔬菜,这两种火锅都是不辣的。火锅在江苏形成了自己的一种特色。
不过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的口味也跟着发生了变化,现在整个世界就是地球村,所以江苏人也吃辣了,南京人也不例外。
底料麻辣等级是怎样区分出来的
现在不仅只有中国人爱吃火锅,全世界的人都爱火锅。日本四大名菜中,火锅和寿司、生鱼片都名列其中;瑞士流行奶酪火锅,朝鲜酸菜白膘肉火锅很是风靡,韩国是石头火锅,印尼人爱吃咖喱火锅……当然,说起来自然是中国的火锅最有生趣了。各种各样的都有,只要你能想到的,都有相关品种。但是,火锅中一直有个商业机密,这就是火锅底料,而火锅鲜美的最终原因,也就在这个底料上。一些品牌火锅店有专门的火锅底料加工基地,有专门的研发团队,至于底料里面有何奥秘?那都是秘而不宣的。
不过最近一则消息让烹饪专家们非常关注,那就是:火锅底料要分等级了。《火锅底料国家标准》有望年内出台,目前已通过国内40余位专家审查,报批稿现已报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审批。在这部国家标准中要求火锅底料标明相应的辣度。
专家介绍,今后重庆生产的火锅底料,将要能标明相应的辣度。国际上辣度分15级,评定辣度的方法、基本过程是:把辣椒制成一定量的辣椒素提取物,然后稀释,由5名训练有素的品尝师品尝。若仍感到辣味,则继续稀释,直到5名品尝师都感觉不到辣味为止。这时稀释倍数就是这种辣椒的辣度数值。辣度数值越高,辣椒也就越辣。
这对有不同口味爱好的人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也许在将来,不光是火锅麻辣度能分等级,对火锅底料的鲜美度也能分等级,每个人只要根据自己的口味来叫火锅就可以了。
火锅对人体到底有没有害
“另外,国标中明确将石蜡和苏丹红列入‘不得检出’范围,同时还明确了石蜡的定性检测方法。”邵万宽认为,在国标中,还应该规定,不能加添加剂,“有的火锅中加添加剂,事实上添加剂对人体非常不好。有的火锅吃了让人上瘾,这是因为里面加了罂粟;有的牛肉吃上去很嫩,这是因为里面加了嫩肉粉,但这种粉对人体肠胃非常有害,多吃,甚至会烂肠子。有的火锅一味辣,一味麻,花椒实在太多,让人受不了。”
这也是有些人不喜欢火锅的原因。邵万宽说,“我也曾经做过一次民意调查,发现一些高端人士并不喜欢走近火锅。”但即便这样,火锅还是拥有一大帮粉丝团,一到冬天,火锅店的人趋之如鹜。在暖烘烘的屋内,三五成群,边吃边聊,加上喝点小酒,意境一出来,就忘记了所有的压力和疲惫,这时候,火锅店里的喧嚣也会变得很有味道。
吃火锅也要讲究科学搭配
邵万宽说,其实喜欢火锅的人也不要太担心,如果正确地食用火锅,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伤害。火锅的吃法很讲究,尤其是火锅材料的搭配。邵万宽说,火锅材料一定要新鲜天然,不然,会对人体带来一定伤害。
那么,吃火锅怎样才能吃出健康呢?邵万宽笑笑,他说,涮火锅的顺序很有讲究,最好吃前先喝小半杯新鲜果汁,接着吃蔬菜,然后是肉。这样,才可以合理利用食物的营养,减少胃肠负担,达到健康饮食的目的。选的菜肴里,一定要有莲子和豆腐。莲子不仅富含多种营养素,也是人体调补的良药。火锅内适当加入莲子,这种荤素结合有助于均衡营养,有益健康,加入的莲子最好不要抽弃莲子心,因为莲子心有清热泻火的作用。豆腐是含有石膏的一种豆制品,在火锅内适当放入豆腐,不仅能补充多种微量元素的摄入,而且还可发挥石膏的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的作用。“还要多吃蔬菜,很多人涮火锅,都点各种各样的肉,其实这样不好。火锅材料有大量肉,吃多了容易上火。蔬菜性多偏寒凉,补充维生素,还有清凉、解毒、祛火的作用,但放入的蔬菜不要久煮,避免破坏其中的营养物质。”在调味料里,要放点生姜。生姜能调味、抗寒,火锅内可放点不去皮的生姜,因姜皮辛凉,有散火除热的作用。“还要喝杯清茶,吃火锅后饮杯清茶不仅可解腻清口,而且还有清火作用,但在吃过大鱼大肉的火锅后,不宜马上饮茶,以防茶中鞣酸与蛋白质结合,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
本版主笔 快报记者 胡玉梅 毛丽萍
袁枚和他的《随园食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