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终于出续集了。对于“《奋斗》迷”们来说,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让人期盼了太久——原定去年11月出版的书一直拖到今年11月才出版,但能再见到陆涛、夏琳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等待也变得值得回味。下个星期,作家石康将带着新作《奋斗乌托邦》来到南京,继续讲述80后一群年轻人拼搏奋斗的命运故事。来南京前,快报记者专访了石康。
赞助费是写续集初衷
提到电视剧《奋斗》,大概没有人不知道。这部电视剧“热”的程度,从剧中演员现在“红”的程度就可见一斑。《奋斗》火了之后,就有很多人开始翘首以盼续集的出现。然而作为书的作者,石康却说,写续集并非他的本意。
“写《奋斗》的时候,我没有想到要写续集。这次是因为有赞助商出了三百万赞助费,让我觉得还有很多人真心想看我继续写下去,所以才决定出续集的。”石康毫不隐讳地坦承了他写续集的初衷。
新书将接着《奋斗》没有讲完的故事,继续关注这群年轻人的命运发展。有所不同的是,《奋斗》主要写了情感纠葛,而《奋斗乌托邦》则更加关注他们各自的事业发展。
续集里的场景扩大到了法国、美国、香港等地。陆涛与夏琳来到了巴黎,希望在这里找到新的目标和亮点。然而,一切都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富家女郭栩如和法国人安德鲁的出现,让两人的爱情经历了严峻的考验。同时,在异国他乡,事业上遭受的巨大起伏也让他们不得不一直努力奋斗着,然而追求幸福的脚步似乎永远没有终点。
书名中的“乌托邦”一词不禁让人联想到了《奋斗》里那个让无数年轻人向往的“心碎乌托邦”,把这个词放在书名里,石康是有用意的:“乌托邦是对美好社会的憧憬,人为理想去奋斗,心里怀揣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幻想,这就是我要写的这群年轻人的状态。”
石康表示,对于《奋斗乌托邦》系列,他的大体构思是出三到四本书,每本约为10集电视剧的容量,这次的才是第一本。讲完所有的故事,书中的主人公们也有30多岁了,度过了他们“奋斗”的青春岁月,也要开始步入中年了。
赚足钱后写一本理想的科幻小说
虽然《奋斗》火得不行,石康却说,自己从中获得的80万收入并不高。最近一次在公开场合,石康曾表示要“通过《奋斗乌托邦》赚够一辈子的钱,然后集中精力创作理想中的小说”。当本报记者问及对《奋斗乌托邦》的目标收入时,石康表示,其实自己并没有具体的目标,只要比80万多就行。而他所说的“理想中的小说”却和《奋斗》系列毫不相干,是一部名叫《宇宙之心》的科幻小说。“《奋斗》系列的作品是我写给大众看的,走的是畅销书的路线。这部科幻小说才是我心中真正想写的东西。我从2000年就开始创作了,到现在还没有完成。”石康透露说。
在别人看来,《奋斗》的成功恐怕会给这部续集带来不小的压力,而石康却不以为然:“我不会有压力,有人想看,我就写,大家不爱看了,我就不写了。”他表示,虽然《奋斗》的知名度很高,但事实上,它的销量甚至远远低于自己的第一部小说《晃晃悠悠》,所以换个角度来看,也不存在压力之说。
由《奋斗乌托邦》改编的电视剧明年11月将开拍,石康说,希望赵宝刚仍能继续执导。关于演员,春晓将取代王珞丹扮演米莱,韩雪则有可能扮演陆涛新女友。对曾在《奋斗》一剧中有突出表现并且一炮而红的众多主演,石康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们都完全符合我心中的角色形象。这个其实也不用我说,市场已经证明了他们是最好的。”而对于新剧为何不继续用原来的演员,石康则笑着说:“他们的出场费太高,现在已经付不起了。”
“60后”的“80后”语言
很多人都以为石康是一位“80后”年轻作家,因为他实在太了解这一代的年轻人了。在《奋斗》中,人物性格鲜明、语言风格强烈,80后的个性和特征被描写得淋漓尽致。但事实上,石康是一个实实在在的“60后”。
“我的故事取材很多,有我看到的、听到的人和事,也有从书中读来的,从网络上抄来的,不见得只有80后才能写80后的故事吧?”对于《奋斗》中的故事情节,曾经也有很多的争议,有人认为故事“太不靠谱”,过于理想化,而对于现实没有任何借鉴意义。对此,石康表示,《奋斗乌托邦》将继续《奋斗》的风格,至于是否有借鉴意义,得看从什么角度看。
“说《奋斗》理想化的人,大多数是信息不够充分的人。陆涛是大城市里名校毕业的高材生,所以他有一定的高度。很多人不在这个高度上,所以他会觉得不真实。但是,假如我放低了高度,去写一个农民奋斗的命运,那同样还会有很多人觉得不靠谱,没有借鉴性。”不过对于现实中“80后”年轻一代真实的奋斗经历,石康也认为,要比小说中的更为艰难。
《奋斗》一书的对白彰显了80后张扬的个性,曾被无数年轻人奉为经典。当记者问及是否也是他平时的说话风格时,石康回答说:“有时候跟熟人、朋友在一起,我也会这样说话。一个人的语言风格是很难编造的,我没法创造出和自己完全不同的语言方式,所以我本身也是有这一面的。”实习生 朱琳
书摘
我直接开始要饭吧
巴黎地铁站里人流如织,广告在白色的灯光下看起来赏心悦目,一点儿也不叫人讨厌,尤其从平面设计的角度来看,法国人的品位不错,此刻,一列绿白相间的地铁缓缓驶入。
陆涛和夏琳与人群一起挤进去。
陆涛向左右望一望:“媳妇儿,咱们说话他们一句也听不懂,是不是?”
夏琳肯定地点点头:“巴黎听得懂中文的人加起来——”
“到底有多——少?”
夏琳笑:“很少。”
“多少?”
“我们那一年中国留学生一共才三千名,据说他们招不齐人,法语托福太难考。”
陆涛东看西看,然后用脑门儿顶一顶夏琳:“这儿美女真多,你在这儿跟一村姑儿似的,我发现,根本没人看你!”
“不要表现得那么震惊,笨蛋!”
“真想写一句诗:让法国美女的芳容把我的角膜儿擦亮——”
“你瞎了吧,这里帅哥更多!看!看!看!一个比一个有型。我告诉你,你要是发现有人看你,那一定是鄙视的目光。”
陆涛长叹一声:“那毕加索、达利、海明威什么的,几十年前,从世界各地来这儿,把这儿夸得跟天堂似的,叫什么流动的宴席,差点馋死我,什么塞纳河,什么街头咖啡馆,什么卢浮宫,什么香榭丽舍大道,什么郊外的小树林……”
“人家是在这儿成名以后才想起夸这儿的,你一定要记住,还有更多没成名的,他们的看法一定跟你一样,我告诉你啊,你听说的那些景点我打工的时候常带旅游团去。”“就像我刚进公司的时候带客户去看长城、故宫,景山、地坛……”
“聪明!”
“那我哪儿也不去了!这么着吧,咱也别绷着了,下了地铁,你告诉我回家的一个大方向,然后离我远点,前面带路,我直接开始要饭吧!”
“你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