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张在元无法说话,他的人事关系至今还是一个谜
武大委托律师:张在元可能是美国籍
一篇题为《武汉大学对待功勋教授果真寡情薄义》的帖子在网上流传,讲述了武汉大学在该校城市设计学院院长张在元教授的病床前宣读解聘合同的行为,此时张在元已经无法动弹和说话,只能依靠呼吸机维持生命。此帖一出,瞬时引起网友的强烈反响,很多网友指责武大“狡兔死,走狗烹”。而张在元和武汉大学也由此成为全国舆论关注的焦点。现代快报记者第一时间赶赴武汉大学对此事进行了调查。
一周来,法律与规则、道德与道义、大学人文精神与社会保障体系……各种不同的声音在报纸、电视和网络等各种媒介中碰撞,但张在元和武大之间的纠葛却并没有因此有丝毫缓解。随着快报记者调查的深入,张在元的人事关系、医保、和武大签订的聘任合同被修改、武大对其应承担怎样的责任等等一系列问题虽然浮出水面,但由于张在元无法说话,而变得扑朔迷离。另外,武大在此事件中的态度也耐人寻味,除了最初对媒体做出解释,并发布一个官方声明称武大已经“仁至义尽”外,对快报记者的采访则采取回避的方式。理由是,“学校不希望媒体再报道此事”。
本周一
学生的愤怒
不能让张教授一个人战斗
隔着波光粼粼的东湖,中南医院与武大北门那幢巍峨的办公大楼——桃园教学楼不过千米之遥,但躺在医院里的张在元教授可能再也回不到他15楼的那间办公室了。今年4月30日,武汉大学派出4人,站在他的病床前宣读完一份“终止聘任合同证明书”,全身瘫痪的张在元失去了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院长的职务,这或许也意味着他此后的医疗费用和有偿住房将无法得以保证。
此事件发生在4月30日,但为公众所知,却是11月16日网上一篇题为《武汉大学对待功勋教授果真寡情薄义》的帖子。发帖人名叫戚非子,“这不是网名,我真名就叫戚非子。”戚非子在接受快报记者采访时说。戚非子向快报记者讲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她自称是武汉大学建筑系毕业的学生,是张在元教授主持创立武大建筑系的第一届毕业生。
目前在北京工作的戚非子一直和在武汉的同班同学保持着联系。张在元生病后,常有学生前去探视。“一位同学把教授遭不公待遇的事告诉了我,我非常震惊。”戚非子随后打电话给师母陈翠梅,并得到证实。“我感觉很愤怒,武大怎么可以这么做?”
张在元教授患上的是罕见的运动神经元病。患上这种病的人俗称“渐冻人”。因为患者得了该病后,身体仿佛被冻住一样,末梢肢体无力、肌肉抽搐,慢慢会进展为肌肉萎缩与吞咽困难,直到呼吸衰竭。这种病致死率高,病人非常痛苦,目前还找不到有效的治愈办法。英国剑桥大学教授霍金患的也是这种病。
戚非子随后将此事写成帖子,并介绍了张在元在中国建筑领域的成就,以及对武大的贡献。然而,“这样一个称得上杰出的知识分子,面临绝境,竟被学校弃之如敝履!”让网民最受触动的是下面这句:“他(张在元)所在的武汉大学今年竟然派员到他的病床前,当着不能言语、靠呼吸机维生的张在元博士宣布:终止他与武汉大学的聘用合同,停止医疗费和住房。当时张教授如遭雷击,面色大变,老泪纵横!”
这个后来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的帖子最先被发给《三联生活周刊》杂志主笔王晓峰,“本意是想请他帮我修改下。”戚非子说,但当天她就接到王晓峰的电话,问能否将这封信和她的联系方式公布在他的博客上,戚非子同意了。戚非子称,本意是公开此事,让更多人知道武大在此事上的做法,给武大以压力,从而使张教授的事情得到妥善解决。“因为,张教授是一个人在对抗武大这样一个庞大的单位,他处于弱势,这很不公正,他需要公众的支持。”
舆论谴责
也许理当如此,但情何以堪
在过去一周,“武大病榻前解聘病危教授”事件成为公众持续关注的热点话题。网络、国内各地报纸、央视和地方电视台等对此事的连续报道铺天盖地,相关评论则多从道德层面出发,指责武大“薄情寡义”,“缺乏人情味”。
面对公众的质疑,武大出面做了解释,称“确有与张在元教授终止合同一事,但网上内容片面,过度夸张”。声明称,按照聘用合同约定,张在元的医疗费用应由个人支付,但学校除补贴16.5万元,已垫付医疗费用68.6万元。学校表示对张教授的病情深表同情,但建议张教授及其近亲属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有关劳动争议问题,出于人道主义,武汉大学仍会尽可能协助张教授渡过难关。11月18日,武大主页上挂出一个声明,人事部负责人称,张在元老师为学校外聘的非全职教师。2005年4月被聘任为武大城市设计学院院长兼教授,聘期四年。与此同时,他本人还是“喜马拉雅空间设计”公司的创办人与领衔设计师。学校在聘任张在元的合同中,双方明确约定,张在元老师“每年在学校工作时间不少于120天”;校方为张在元提供每月1万元的酬劳(包含养老、医疗、失业以及工伤等保险和公积金中单位承担部分,若因个人未投以上各保险和公积金所引起的后果均由丙方个人承担)。这里所说的丙方即张在元。
对于网络所称的校方“提前解除合同”、“解聘”、“辞退”等问题,这位负责人重申,张聘期已满,属合同自行终止不再续聘。学校根据法律程序,在征得主治医生同意,其身体状况允许的前提下,当面将不再续聘的信息告知张在元老师,当时他本人意识清晰,“情绪稳定,对此表示理解和接受”。此外,校方为张的治疗做了很多工作,如2008年1月14日,学校特派救护车、医疗组等,冒着百年不遇的大雪,往返1000多公里,将张在元老师从西安接回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治疗。2007年11月至2008年5月,学院曾组成义务护理组,24小时轮流陪护张在元。
但这一声明并未消除网络上对武大的谴责声音。据某门户网站的在线调查统计,60.4%的网友对这一事件表示“悲愤”,仅有28.2%的网友表示理解,认为学校已经做到“仁至义尽”。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在《新闻1+1》节目中对此事件这样评论:中国人常说一句话,做事要合情合理,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件事也许武汉大学做的是合理的,但从大家接受程度来说不合情,也就是说伤了张教授,也伤了所有的看客。
功勋教授
找到钱学森,缔造武大建筑系
事件中的张在元教授为何能引起如此大的关注?他为何被戚非子称之为功勋教授?快报记者随即展开调查。
戚非子提到,在有关钱学森晚年的文章和报道中,可以看到张在元的名字。快报记者搜索到相关文章关于此事的记载。1984年,武大校长刘道玉破格将张在元调进武大,并由他筹办建筑学系。张在元两次申报未果,第三次申报时,有人指点他说,批准的唯一可能就是有钱学森的论证。张在元四方奔波,一周之后,终于找到钱学森。看重国家人才培养的钱学森,欣然写了5页论证综合性大学办城市规划专业的可行性报告。凭着这份报告,武汉大学终于成为全国综合类大学中,第一所开办建筑学相关专业的高校。“我在北京,去拜访了几位和张老师要好的前辈,他们都还记得当年张老师为此事南北奔波的情景。”戚非子说,张老师买不到火车票,一路站着从武汉赶到北京。
张在元的代理人陈四平告诉快报记者,1988年前后,张在元从武大辞职,赴东京大学留学,师从国际著名建筑师槙文彦,1995年获博士学位。2000年,刚由四校合并而成的武大城市设计学院正处于尴尬的磨合期,缺少具有标杆意义的权威专家。当时的武大校长刘经南两下广州,找到正在主持设计师事务所的张在元,希望这位老武大建筑系的创立者能回到武大任职。2005年,张在元回武大出任城市设计学院院长一职。
11月19日,快报记者在中南医院见到张在元的夫人陈翠梅时,她提供了张在元多年来的科研成果和获得的荣誉。材料显示,2006年,张在元组织策划“中国轮廓”大型科学考察活动,活动小组被中央五部委授予优秀团队称号;2005年,张在元指导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朗紫骄、李欣、朱文君、杨义四位学生,以“漂浮在母亲河上的生命”设计作品参加国际建协组织的世界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获得第一名UIA金奖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奖”,这也是国内大学首次在国际建筑界赢得这样的荣誉。
在同事和学生眼中,张在元还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他会画国画、油画,还会拉小提琴,曾写过一本自传体小说《红环0.18》,叙述了自己从一个普通农民的孩子成长为国际知名建筑师的奋斗历程与重要事件。其中以留学与国际交流的经历从侧面论述了现代建筑与城市的设计规划方法,将科普与学术研究融会贯通。“这是他在飞机上,火车上写出来的。”陈翠梅说。
在武大城市设计学院教学楼外,张在元设计的翠绿色栅栏仍在。冬日午后的阳光洒在建筑上,散发着绿色的光芒。快报记者绕到后门,走进一间教室。一位男生告诉记者,他听说张在元称这幢楼叫“绿楼”。“我是本科生,没上过张老师的课。我们都知道他三年前就生病了,听说好不起来了。”
一院之长
竟然没有医疗保障
11月18日晚,张在元夫人的弟弟,同时也是他的代理人陈四平在汉口江汉饭店接受了快报记者采访。他针对武大的声明一一作了反驳,令快报记者感到吃惊的是,张在元堂堂一名教授、一个大学学院的院长,竟然没有医保保障。
陈四平告诉记者,校方在合同中标明“为张在元提供每月1万元的酬劳,其中包含养老、医疗、失业以及工伤等保险和公积金中单位承担部分,若因个人未投以上各保险
和公积金所引起的后果均由丙方(张在元)个人承担”,就是这一条款导致张在元一直没有加入医保。
“作为个人,无法自己去缴纳医保社保,可武大又不帮他交。”陈翠梅说,丈夫是一个非常单纯的人,每天忙里忙外,根本没去想这些事。直到生病住院,开销越来越大,才想起来医保这个事,没想到一查,竟然到现在都没有医保。“这本身就是一项歧视性条款。”陈四平愤愤不平地说,作为一所国内著名学府的学院院长,他承担的任务远大于普通教职人员,“合同中的‘任期目标’注明,要培养学生在国际最高等级设计竞赛中获最高设计奖。”陈四平说,“他的劳动强度是多少?他应该拿多少报酬?”
相比之下,武大另外两所学院生命科学院和软件学院的院长年薪一百万元,还不包括安家费等。“如果我事先知道这个合同的条款,我不仅不会让张在元签字,而且会让他离武大远远的。”陈四平说。
“至于武大说张在元是外聘的,这没错,但说他是非全职教师,这个非全职是怎么界定的?”陈四平说,合同中没有注明“非全职”这一说法,而以“不少于120天”为依据是站不住脚的。并且,张在元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不一定非得到学校才是为学校工作。“张在元自己是有公司,在外面也有兼职,但这跟在武大是否全职无关,他只要完成他的教学任务就行了。”
合同修改疑云
一式三份合同,两份离奇失踪
另一个为外界所关注的问题是,武大与张在元签订的合同究竟有没有修改。在陈四平出示的合同复印件上,快报记者看到陈四平一再强调的被修改的日期。原文为打印的“自2005年9月1日至2009年8月31日”,被用笔改为“2005年5月1日至2009年4月30日”。修改处盖有武大人事部人才工作办公室的公章。而在合同结尾处,张在元的签字日期为2005年9月1日。“这是武大私自修改的,将合同终止日期提前了123天。”陈四平认为,武大此举是为了早日甩掉张在元这个“包袱”。“合同第五条第二款明文注明,要变更相关内容时,需经甲乙丙三方协商同意。”其中,乙方为城市设计学院党委书记张龙根。可修改处既没有张在元本人的签字,也没有张龙根的签字。“这显然不符合规范。”陈四平说。
不过,武大人事部门对此的解释是,张在元2005年4月就到岗工作了,但合同是2005年9月1日签的。当时人事秘书在操作签订合同事宜时,错把当时的日期当成了合同日期,所以后来进行了更改。并称,“张在元当时是在场的,他同意的”。然而,当陈翠梅问张在元时,他通过眨眼的方式示意,自己并不知道修改日期的事情。
怎样才能证实合同不是被武大单方面修改的呢?武大宣传部一位工作人员给快报记者出了个“主意”:“你让陈四平把张在元那份合同拿出来不就行了吗?如果是武大私下修改,他那份肯定还是原文没动。”
“这主意还用他来出?”陈四平嗤之以鼻。早在去年,陈翠梅意识到合同的重要后,曾经让女儿去张在元的办公室找,但翻遍了房间,也找不到那份合同。“房间里其他物品都在,唯独少了这份合同。”陈四平和陈翠梅都对合同的失踪表示怀疑,“但我们也拿不出证据。”持有这份合同的应该还有乙方,和张在元同一天进设计学院的院党委书记张龙根。“但他也说,合同找不到了。”陈四平无奈地说。
昨天,快报记者就此向张龙根求证时,对方表示不便接受采访,“一切都归校宣传部扎口”。
垫付的医疗费
是张在元的工资?
让张在元家人更为疑虑的是武大为张在元所出的医疗费来源问题。
“首先,武大说为张在元垫付医疗费用68.6万元,这不属实。”陈翠梅拿出一张中南医院11月14日打印的住院患者费用通知单。“现在已用费用合计434970.73元。”类似的账单在呼吸内科问诊台旁的墙上也可以看到,张在元的名字“高居榜首”。
陈翠梅说,在去年一月份住进中南医院以前,张在元治病开销40多万元,都是自费的。住进中南医院以后,欠费一直欠着。“但全部加起来也才40多万,并且都是欠费,不知道武大垫付60多万是怎么来的。”武大所谓的“垫付”是什么意思?是否将来还要张在元归还?对此,陈翠梅也是一脸茫然。“没人告诉我,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让张在元家人极为愤怒的,张在元这些年的工资一分都没有见到。陈翠梅说,张在元在武大当院长以来,工资从来没有拿过。“去年我去找学院,要把张在元的工资拿出来付医药费。但工作人员告诉我,工资被冻结了,拿不出来,说是给张在元付医药费了。”陈翠梅激动地告诉快报记者,“他们无权这么做!”
陈四平则冷静地算了笔账,从张在元2005年进入武大工作至今,工资及其利息加起来共50多万元,但这笔张在元私人的钱,现在“不知道哪里去了”。“不管你把这钱用于何方,都是违法的。”陈四平认为,有关人员可能会触犯“侵占罪”。“但学校方面到现在都不认为自己有错,我只能说,他们在法律方面有所欠缺。”
11月19日下午,在张在元的病房里,这位昔日意气风发的知名教授,如今被几根管子包围,气管被割开,呼吸和进食就通过这几根管子,他只能靠眨眼对来人示意,气管里发出“嘶嘶”的气流声。
“他很痛苦。”陈翠梅说,丈夫的意识非常清晰。张在元以前开办过一个名为“喜马拉雅空间设计”的公司,之所以不拿武大的薪酬,是因为他自己的收入足够支付各种开销。但他患病后,加上遇到金融危机,公司很快解散。“现在家里没什么钱了。”医院目前只是做些伤口护理,治疗方面是她在外面买的中药,每天下午回住处煲好,再带到医院来。另外还请了按摩师帮张在元治疗。“专用药很昂贵,我们是自费买的。”
“我不知道将来怎么办?我只想为张在元讨回一个公道。”陈翠梅有些茫然地说。陈四平则相信,武大4月30日的“终止聘任”违反了2005年的聘任合同中援引的《关于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根据这项由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法规,“患职业病以及现有医疗条件下难以治愈的严重疾病或者精神病的”,聘用单位不得解除聘用合同。
核心谜团
张在元的人事关系究竟在哪里
快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事实上张在元和武大的纠葛其核心就是张的人事关系问题,而由于张在元已经不能说话,现在谁也说不清。
“他的人事关系,现在我也不清楚。”陈翠梅说,当年她随张在元赴美,后来张回国,她却因事业原因暂留美国,直至张在元病重后,才于2007年回到丈夫身边。“所以这中间许多事情,其实我都不是很清楚。”
11月20日,武大委托律师陈儒坤出面应对“解聘病危教授”风波。陈儒坤称,他正在调查张在元是否为美国国籍,因为据张在元的同事介绍,他曾在一些讲座上自称美籍华人。“查这些,就是为了弄清楚他的人事关系究竟在哪里,在他无法表达的情况下,帮他找到真正的责任方。”陈儒坤说。
快报记者随后就张在元的国籍问题向陈翠梅求证。“武大的合同上是把张按中国籍老师来接收的,武大这么大个学校,它肯定调查过的,所以其他的我不想多说。”陈翠梅说。
而快报记者到武大宣传部采访时,一名工作人员则从网上找来一篇题为《武汉大学张在元事件的四大疑问》的帖子,打印给记者以作回复:“这个帖子里说得很清楚。”快报记者在这篇帖子中看到,四个疑问中,三个分别为,张在元老师的劳动人事关系在哪里?“病危遭解聘”现场情景如何?合同修改有什么“秘密”?
发帖人称,张在元的人事关系在他创办的“喜马拉雅空间设计”公司。对“病危遭解聘”这个场景,发帖人称,“本人是有疑虑的……本人眼前浮现的是另外一个场景:武大派员到医院看望(只是众多看望中的一次),然后告诉张在元老师聘任到期,因工作需要不再续聘。想必这也是张在元老师可以理解和接受的。虽然谈不上场面温馨,也不至于冷面无情。”对于修改合同,帖子的观点和武大宣传部一致,如果校方为逃避医药费而有意更改合同,那也只能更改掌握在校方手上的合同,不可能更改张在元老师手上的合同,把几份合同拿出来一对照就真相大白了。
最后一个疑问则涉及张在元和妻子的私事。“另据武大知情人透露,张在元老师的爱人多年来一直闹着和他离婚。”对于这个说法,陈翠梅极为震惊和愤怒。“不要脸!”她说,虽然她和丈夫有段时间不在一起,但丈夫病重后,她就立即回国,并一直悉心照料丈夫,“为什么要伤害我的家庭?”
这篇帖子署名为“伍优”。快报记者问武大宣传部工作人员,是否认识发帖人,对方摇摇头。“一所重点大学居然可以拿一篇匿名帖子来回应如此受全国公众关注的重大事件。”武汉的一位记者同行对此表示不可理解。
掩耳盗铃
武大打“招呼”掩众口
虽然,关于张在元和武大的纠葛还有众多疑点没有揭开,孰是孰非尚无定论,但武大的表现却有掩耳盗铃之嫌。
11月19日上午,快报记者来到武大人事部,工作人员称负责人“出差了”,关于张在元的问题,学校已经打过招呼,不得接受任何采访,除非得到校宣传部授权。而当快报记者来到武大宣传部时,对方并不打算接受采访。“学校主页上有声明,你可以从那上面看。”
快报记者表示,已经仔细阅读过声明,但还是有些疑问,并且张在元的代理人也提出了异议,希望武大能做出回应。“学校不希望媒体再继续报道这个事。”工作人员称,学校对外都由宣传部统一扎口,其他部门不会私下接受记者采访。快报记者提出,希望能够对人事部办理此事的人员以及城市设计学院张龙根进行采访。但对方回答:“如果你让我联系学校什么部门采访,现在我告诉你,学校不愿意说了。”
这位工作人员抱怨,舆论对武大不利,“本来是可以感动的事,现在变成学校遭天下人唾骂的事,这就是舆论。”他否认张在元是“全职”,“他在武大是兼职。并且学校前面几年都没不管他,学校有必要提前几个月去修改日期吗?”
“为什么非得在病榻前,当着气管被割开,已经无法说话的张在元的面,宣读终止聘任合同证明书?舆论普遍认为你们采取这种方式很残忍,难道没有别的方式吗?”面对快报记者的质疑,这位工作人员反问:“你认为应该是什么方式?”记者表示,已经咨询过劳动法方面的专家,应该提前30天,以书面方式告知。这位工作人员反驳道:“其实并不是像宣读圣旨那样,你被抄家了什么的……”“那事实是什么样子?”“我不在现场,我不清楚。”“那能不能请你联系当时在场的人事部负责人或其他人,让他们来说。”“不能,学校不愿再发表看法。”
学校的“招呼”甚至打到了中南医院的医护人员头上。当快报记者就张在元账单上“预估费用”一词向医护人员请教时,对方非常干脆地回答,“不知道!”记者通过卫生部门一位负责人想采访中南医院,对方称,“还是别麻烦了,学校已经打招呼了。”
11月20日下午,快报记者跟陈翠梅通电话时,她有些抱歉地告诉记者:“本来想让你们采访下张在元的同事的,但刚刚才知道,学校给张在元要好的同事都开会了,不让接受采访。我也不想给他们添麻烦,还是算了吧。”
他(张在元)所在的武汉大学今年竟然派员到他的病床前,当着不能言语、靠呼吸机维生的张在元博士宣布:终止他与武汉大学的聘用合同,停止医疗费和住房。当时张教授如遭雷击,面色大变,老泪纵横!”
──戚非子《武汉大学对待功勋教授果真寡情薄义》
中国人常说一句话,做事要合情合理,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件事(武大病榻前解聘病危教授)也许武汉大学做的是合理的,但从大家接受程度来说不合情,它不仅伤了张教授,也伤了所有的看客。
——白岩松在《新闻1+1》中如此评论
□快报记者 常毅 武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