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1版:连载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下一个受害者是关雨菲的情敌?
· 成功的女儿爱买商场里的打折衣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1 月 21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成功的女儿爱买商场里的打折衣
  高鸣 著

  文匯出版社友情推荐

  [内容简介]

  一个父亲写了25年的书,当仁不让,好为人师,有问必答。高老师看透世情人生,颠覆传统教育,道出家教真谛,指点天下父母先把自己调教好。《精养女儿实验报告》只是卖了一个如何教育小孩的概念,世上本来没有坏孩子,因为人都是受社会影响的,而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最大,故而,坏孩子都是被家长和老师教坏的。

  [上期回顾]

  为了让女儿了解“对手”对于一个人成长的意义,作者特意带她到互为对手的企业参观。明白了其中的意义,从小学到大学毕业,从创办公司到现在,每一个阶段,女儿都物色到了自己的“对手”……

  树立做元帅的理想

  现在有许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读好书,考个好成绩。理由是,将来可以找一份好工作,就是做一个好士兵。那么元帅谁来做呢?现在的家长想让子女成为元帅的不多,所以鼓励子女创业当企业家的少,希望子女找一份好工作的多。在他们看来,先要当好士兵,然后胸怀当元帅的志向,慢慢往上走,成了最好,不成至少有一份安稳的工作了。新近有关部门对“文革”后恢复高考以来各省的高考状元进行了一次现状调查,结果发现,当年的高考状元们,如今成名成家的极少,几乎没有成为企业家或走上领导岗位的,也就是说他们还在当士兵,没有成为元帅。

  我是鼓励女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将来成为元帅的,正因为如此,我不要求她在学校考个好成绩,我以为,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学校规定的那几本书上,会影响她读更多的书,想更远大的事。我从来没想过要让女儿找一份好工作,我以为,她应该创办企业,为别人找一份好工作创造一个好的平台。

  在我的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下,女儿从小不想当士兵,立志当元帅,为了做好当元帅的准备,她少读课内书,多读课外书,比她的同学和同龄人多读了一些书,她关心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比她的同学和同龄人更早地懂得了社会上的事,脑子里装的大事多,装的小事少。大学毕业后,她没有找过工作,没有当过士兵,而是急急地创办了公司,当了“元帅”。当了“元帅”,压力大了,见识广了,成长得也更快了。

  女儿爱买打折衣

  十多年前,有人送我一件羊绒衣,草绿色的,薄薄的,穿着合身又舒服,我挺喜欢的。可因为其薄,加上长期伏案工作的缘故,两只手衬上磨出了洞。“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现象,在如今的中国都市里,几近绝迹了。我该如何处置这件破羊绒衣呢?妻子劝我买件新的取而代之,而我对这件衣服有感情,一来是朋友送的,其中有情谊,二来,衣服的款式、原料、颜色都中我的意。于是,我让妻子用布料替我给这件羊绒衣打了两个补丁。

  我穿着补丁衣的时候,女儿在寄宿学校读初中。一个周末,女儿放假回家,晚上我正好有个饭局,便把女儿带上一同赴宴。席间,我脱去外套,原先“躲”在外衣内的补丁衣就暴露了。众人纷纷看到了我衣服上鲜明的补丁,相同的反应是有点惊讶,惊讶之余,不同的人就流露出了不同的眼神。在一旁的女儿,观察众人和我的眼神,对我会心一笑。席后,她对我说:我看出来了,你不需要别人赞扬你朴素,也不在乎别人说你“老土”或“虚伪”,你在不影响别人的前提下,坚持实事求是,我行我素。知父莫若女啊!

  在穿衣的问题上,我没有要求女儿像我一样,但受我的影响,女儿和我有异曲同工之处。十多岁时,她专到无锡振新路服装一条街去买便宜货,声称,超过50元的衣服,她就不要了。如今,她花钱买衣服不设最高限额了,但总爱买商场里的打折衣,也常去一家物美价廉的个体服装店。

  煮稀饭的门道

  我不大会做家务,从小和奶奶在一起,家务由奶奶做,后来和母亲在一起,家务由母亲做,再后来,结婚了,家务由妻子做。妻子不在家怎么办?我就过简单生活,一日三餐煮稀饭。稀饭煮得多了,掌握了门道,我煮的稀饭特别好吃——腻而不烂。

  女儿起先跟外婆过,吃外婆煮的稀饭。外婆煮的稀饭不好吃——烂而不腻。女儿回家吃到我的稀饭,有了比较,知道我煮的稀饭好吃。再回到外婆家去的时候,她要求外婆煮和我煮的一样的稀饭,可外婆就是煮不出腻而不烂的稀饭来,还说,可能是烧了没有马上吃,这才烂而不腻的。女儿问我,怎么样才能在我不在家的时候吃到像我煮的一样的稀饭,我说:你知道我煮的稀饭好吃,这是知其然,光知其然是不够的,还要知其所以然。我的“所以然”是,煮稀饭,火力一定要旺,火力不仅煮沸前要旺,一直要旺到煮熟为止。外婆煮稀饭的问题在于,煮沸前火还旺,煮沸后,怕水溢出饭锅,便把火力调小了,这样就不是煮熟,而是“焐”熟,故而烂而不腻了。

  我同时还告诉女儿,学习和研究其他事物也是这样,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只有这样,才能发现事物本身的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女儿开玩笑说:“然也!”从此,不管碰上什么问题,她总会刨根问底,把“究竟”弄个明白。开始练习写作的时候,她老是“得”、 “的”、“地”分不清,常常用错地方。后来,她找规律了,找到“所以然”了。终于明白,原来动词后面用“得”,名词后面用“的”,状语后面用“地”。她再也没有搞错了。

  学会在孤单中寻找“伴”

  “我想我会一直这样孤单,这一辈子都这么孤单,我想我会一直孤单,这样孤单一辈子……”女儿的车里常放奶茶的这首歌。开始我并未在意,只当是她喜欢刘若英,时间长了,我不禁想:难道女儿觉得孤独,不快乐?有一次,我尝试着打探女儿的心思:“你会常常觉得孤独吗?”女儿回应我:“大概所有的人都觉得孤独吧。世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叶子,所以再要好的人之间也会有空隙,这种空隙就会产生孤独感。更何况,在人生中,一个人独处的时间是非常多的,一个人的时候难免孤单,这时候要会给自己找‘内容’填满。一个人的时候难免孤单,但是换种想法,这种孤单也是难得的情景。学会孤独,甚至享受孤独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回想女儿的成长,的确她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独自度过的。女儿小时候,我和妻子工作都比较忙,我们白天没起床,她已经去学校了,晚上她睡觉的时候我们还没有回家;到了初中她住校,初中毕业马上出国,独自在新西兰度过了四年。我想,她大概是在孤单中学会了孤独。但是她说是我以前讲述她奶奶的事,有意让她很早就理解并学会孤独。

  女儿的话让我再次想起了我的母亲。有的老人失去老伴后,好像失去了身体的另一部分,迅速枯萎;有的老人把孩子和第三代作为依靠和感情的寄托,弄孙为乐;有的老人再次寻找老伴,互相搀扶,一起走到人生的尽头。这些现象都很合理,但是我的母亲和他们都不一样。她是一个思想彻底而本质,行为果断而坚持的女子。父亲去世以后,母亲也很难过,但是她的难过是失去了一个同志、一个朋友、一个亲人,而不是失去了一个伴。她曾经说过:人家说我没了老伴很可怜,我觉得我不可怜,因为我有很多“老伴”。老友为伴,称之为“友伴”;钢琴为伴,称之为“琴伴”;运动为伴,称之为“动伴”;读书为伴,称之为“书伴”。老友让我倾诉,钢琴让我沉醉,适宜的运动让我感觉年轻,书让我知道外面的世界。你说,我的伴是不是全天下最好的伴?

  女儿与奶奶的接触并不多,没想到,我母亲的思想仿佛已经转移到了她的身上。她告诉我一些我所不知道的生活小事:小时候,她步行到车站搭车去学校需要近1个小时的时间,路上枯燥而孤单,这个时候她就自己给自己唱歌,自己在脑子里给自己编笑话故事;放学后,家里没有人,她就开着电视做作业,仿佛屋子里有很多人在陪她;平时,她喜欢看书,和书里的人说话。女儿自信地说:会和自己相处的人相信更容易和朋友相处,甚至,会和自己相处的人更容易在大自然中得到乐趣。我深以为然。

  相对孤单的女儿没有养成孤僻的性格,她开朗、豁达,很容易和别人打成一片。听了她的那些话,我甚至想到:也许只有善于孤单的人才能真正开朗。这就好像橡皮筋的弹性一样,越能收缩的就越能拉长。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