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封面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亚洲最大恐龙安家南京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1 月 20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亚洲最大恐龙安家南京
长28米的“炳灵大夏巨龙”复原骨架将在南京地质博物馆展出
  南京,喧闹的电子一条街珠江路东侧坐落着已有75年历史、海内外闻名的南京地质博物馆,目前,历时近一年的该馆7200平方米新馆陈列布展已进入最后阶段。近日,这里到了一名“贵客”,一个名叫“炳灵大夏巨龙”的恐龙真骨化石在这里安家,与此同时,“炳灵大夏巨龙”模型已装架到位。这具由原化石精确复制而成的恐龙装架模型颈长12米、身高8.4米、总长28米。不久,这个庞然大物将揭开神秘面纱与南京市民见面。南京地质博物馆馆长邹松梅告诉记者,将要展出的真骨化石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亚洲出土最大的恐龙化石。

  大得撑满一个篮球场

  在南京地质博物馆新馆的“恐龙王国展厅”,当记者看到这只距今1亿至1.1亿年前的“炳灵大夏巨龙”模型真容的时候,真是被吓住了。在它面前,老虎、狮子、大象只能充当“蚂蚁”的角色。整个恐龙将篮球场大小的展厅撑得满满的,就这样,“炳灵大夏巨龙”还是对角线式的斜放。一组数据这样描述“炳灵大夏巨龙”的“身材”:总长28米,脖子长达12米、身高8.4米。邹松梅告诉记者,“炳灵大夏巨龙”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恐龙之一。一亿年前“炳灵大夏巨龙”就是以这样的个头横行在这个世界上。此次复制“炳灵大夏巨龙”模样,也是根据原化石精确复制的。

  为什么是“炳灵大夏巨龙”这么奇怪拗口的名字呢?邹松梅介绍,这是根据化石的发现地命名的,化石发现于兰州盆地下白垩统河口群,“大夏”意指黄河支流“大夏河”,它流经化石产地甘肃地区,化石产地附近有个景点叫炳灵寺。

  庞然大物其实很温柔

  这么大的恐龙在一亿年前是怎样生存的呢?邹松梅告诉记者,“炳灵大夏巨龙”在远古时代就是亚洲这片土地上的一霸了,任何动物的体型都比不过它。不过看似庞大的“炳灵大夏巨龙”却像小白兔一样温柔,它是植食性动物,平常的食物就是树叶、厥类等植物。

  不吃肉的恐龙,仅仅靠树叶这类食物就能维持庞大身体的消耗吗?邹松梅解释,“它行动迟缓,身体消耗并不大。而且,由于体型的笨重,想捕捉到灵活的动物还真不容易,所以它只能靠吃植物为生。其实,这么大的体型,也就是吓唬其他动物,其他动物看它身材这么魁梧,就不敢轻易靠近和挑衅。”

  巨龙走路是“外八字”

  光有“炳灵大夏巨龙”的模型,那么真正的化石在哪里?邹松梅指着模型下面的大箱子说,化石全在这里面。小心翼翼地打开箱子,记者看到了一亿年前恐龙的“真骨”,邹松海告诉记者,真骨化石标本包括10枚颈椎、10枚背椎,2枚近端尾椎、部分颈肋和背肋、1枚脉弓、右肩胛骨、右乌喙骨和右股骨。这样的真骨化石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亚洲出土最大的恐龙化石。

  甘肃第三地质矿产勘察院古生物研究开发中心主任、“炳灵大夏巨龙”的发现者和命名者李大庆教授说,炳灵大夏巨龙独特的股骨构造揭示出这种远古生物是一个典型的、严重的“外八字”,同时,这种姿态也得到了保存于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同一层位的强烈外转的、宽间距的蜥脚类恐龙行迹的进一步佐证。

  挖掘用了两个夏天

  在恐龙研究领域里,大多是发现1块骨骼化石来研究和推算恐龙的身世,而发现整个恐龙化石是非常难得的,特别是保存完整的几个恐龙头骨就更少见了。据了解,炳灵大夏巨龙是在2008年~2009年由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与甘肃省第三地质矿产勘察院古生物研究开发中心联合挖掘的。

  2007年,李大庆带着他的团队在兰州盆地下白垩统河口群进行挖掘,发现了一节恐龙的骨头化石,经验丰富的古生物专家们判断肯定不止这一块化石,随着地质岩石的层层剥开,发现的化石越来越多,李大庆判断,这里肯定藏着一个惊天的化石秘密,决定全面展开挖掘工作。

  李大庆告诉记者,这只恐龙化石的挖掘非常困难,它是在海拔2000多米的山顶上被发现的,由于深藏山中,挖掘每推进一米,都要将包在山上的石头给剥掉。挖掘是个细活,化石经过这么多年的地质影响,已经十分脆弱,稍有不慎就会对科学研究造成损失。“由于山上没有路,大型机器运不上去,又不能采用爆破的方式,只能靠人用铁锹一点一点往下探。这样的工作异常艰苦,兰州的冬天冰天雪地,无法进行挖掘工作,只能在炎热的夏天干活,这其中的苦一言难尽。整整用了两个夏天,我们才结束挖掘工作。”

  它可能是被饿死的

  化石保存得这么完整,也必须“天时地利”才行。邹松梅分析,这只炳灵大夏巨龙在一亿年前生活条件并不好,从当地的地质层可以分析,环境比较炎热干燥,加上炳灵大夏巨龙行动迟缓,它可能是因食物短缺活活饿死的。死后,它被泥沙掩埋起来,经过地质作用,才形成现在的化石。

  邹松梅说,白垩纪末,地球上的生物经历了又一次重大的灭绝事件:在地表居统治地位的爬行动物大量消失,恐龙完全灭绝;一半以上的植物和其他陆生动物也消失。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恐龙和大批生物突然灭绝?这个问题始终是一个谜。如今,恐龙研究已成为世界古生物学界的热门课题,它的研究有助于人类认识地球的形成及环境的变化。据李大庆介绍,炳灵大夏巨龙的发现填补了两个恐龙物种之间的成长空白期,为研究恐龙提供了新的佐证。快报记者 安莹

  南京地质博物馆内,亚洲最大的恐龙模型已装架到位    快报记者 施向辉 摄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