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7版:财经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油电水气”全面涨价引发通胀?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1 月 19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油电水气”全面涨价引发通胀?
专家认为能源资源定价不能由垄断利益集团说了算
  近期发改委“定调”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的传闻,再次把能源资源价格改革推向了舆论高点。随着燃油税开征和成品油定价机制执行,油价调整已经日益常态化,而更多的资源产品价格如水价、电价改革也已蓄势待发。然而“涨”声一片的资源产品价格改革,却引发了专家和民间人士的质疑:有专家担忧,在当前CPI快速回升的情况下,资源产品价格上调过快可能引发新一轮通胀。更多的民间人士则质疑,价格改革,却只见涨价不见改革,资源产品定价的依据何在?由垄断行业企业所主导的价格改革,是否有利益输送之嫌?

  现象:

  大规模“气荒”或加速天然气价改

  由于近日北方地区遭受冰雪袭击,国家紧急调配“西气东输”管道部分天然气,导致管道下游的武汉、杭州、南京等中东部城市天然气供应紧张,多个城市遭遇“气荒”。在各地政府力保供气不断的压力下,燃气公司和加气站宁愿高价从一些民营企业进货,最终导致各地天然气价格暴涨。

  据当地媒体报道称,湖北武汉的用气缺口高达60万立方米,武汉市出台应急措施,烧气出租车改烧油,每台车每天补贴100元,对所有出租车停止供气。浙江杭州关停11家企业供气,并采用企业轮换停气的措施来供应居民用气。其他包括重庆、日照、西安及扬州等城市均采取了紧急措施抑制天然气消费。

  在天然气供应吃紧的情形下,半个月之内,国内天然气批发价格平均每吨已暴涨500~700元,涨幅平均已超过两成。对于大规模的“气荒”,除自然因素等客观原因外,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认为,关键领域由少数央企高度垄断,未能依靠市场进行充分的资源配置是造成供应短缺和民企高抬天然气价格的根本原因。

  焦点:

  能源资源产品价格上涨信号明显

  近期发改委“定调”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的传闻,再次把能源资源价格改革推向了舆论高点。日前,中国石油规划总院油气管道工程规划研究所副所长杨建红在接受采访时透露,目前发改委关于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的具体方案仍在讨论中,讨论完成后会尽快上交国务院批准。这表明天然气价改已进入攻坚期。

  尽管未透露最终出台的时间,但杨建红表示,作为油气供应商,中石油希望此次定价机制能够在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完工之前出台,最迟不超过2012年。而据媒体报道,正在考虑的定价机制中,天然气价格将和原油及煤炭价格挂钩,其出厂价格可能会上调20%~30%。

  天然气价改无疑令能源资源产品价格上涨信号更为明显。10月份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复苏进程的确立,新一轮的能源资源产品价格上涨浪潮已经拉开了序幕。除天然气外,各地启动新一轮水价上涨,兰州市居民生活用水价格从11月起每立方米上调0.3元,北京、银川、哈尔滨等城市也开始酝酿提价。而另一大产品“电”,也传出了国家发改委日前已就销售电价调整方案与各省开展商讨工作的消息,此次终端销售电价的平均上调幅度预计将在每度2分钱左右。

  担忧:

  价格上调过快可能引发新一轮通胀

  虽然近期经济复苏而PPI、CPI尚处低位,但专家称,现阶段进行大规模的能源资源价格改革,似乎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时机。今年年初,2月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1.6%,开始负增长。直到7月份达到本轮最低的同比下降1.8%,之后开始回升。专家担忧,一旦大规模价格改革实施,势必引起多种能源资源类产品价格大幅度涨价。

  记者从国家统计局了解,2009年居住类在CPI中的比重为14.69%。其中,水费、电费、液化石油气、管道燃气、其他燃料五项占居住类比重的40.8%。以此计算,公共品在CPI中的比重约为5.99%,高于猪肉在CPI中为3.03%的比重。因此,如果上轮通货膨胀引发的主因是猪肉涨价,那么现在一个比猪肉对CPI影响更大的公共产品的集体大幅涨价,将会在更大程度上推动国内通货膨胀。

  疑问:

  价格改革为何只见涨价不见改革?

  但凡提到价格改革,公众第一反应便是对涨价的担忧。为什么在公众眼中,价格改革就等同于涨价?

  “将价格改革等同于涨价,这是公众的误解。”中国社科院财政贸易经济研究所价格室主任温桂芳在接受专访时说,公众之所以产生误解,主要是因为某些垄断利益集团的自私运作。

  温桂芳指出,目前“成本+利润”的定价机制再加上公用事业领域垄断的现状,使得公用事业企业提出定调价要求时,往往从部门、行业的利益出发,向政府提出过分或不合理的要求,甚至采取多报成本支出的办法来达到提高价格的目的。因此,所谓政府定价往往演变成企业与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之间的讨价还价。

  但事实上,企业提供的成本信息到底是不是真实的,一直是公众的怀疑和担心所在。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许光建教授也认为,虽然有一些亏损严重的企业确实有调价的需要,但也不排除某些企业存在浑水摸鱼的情况。

  “除了成本不透明之外,以单个企业的实际成本作为定价依据,也是缺乏科学性的。更重要的是,即使成本真的提高了,由于垄断的存在,企业有没有责任去降低成本也是一个问题。”温桂芳解释道。对此,专家建议,公用事业市场化转轨,应建立有政府、企业、消费者共同参加的价格协调机制。通过共同谈判、协调,按成本加合理利润的原则,这样既能最大限度地保护消费者的应有权益,又能保障生产者开展正常经营的积极性,防止有的企业滥用市场垄断力量来谋取高额利润。

  公共产品定价市场化

  是大势所趋

  公共产品涨价并不是没有道理。我国的公共产品一直是政府提供为主的态势,公共产品提供企业基本通过各级政府补贴生存,提供的产品本身并不盈利,这些企业生存困难。并且我国公共产品往往价格低廉,容易导致被过度消费。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采用价格杠杆来促进节约使用,可以减少我国资源以及环境面临的压力。

  但是,这些道理不足以让价格改革、价格市场化成为涨价的代名词。因为这个价格是由政府而不是消费者制定的。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公共产品由政府定价,可能导致价格过高,从而让垄断行业企业得利,却让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受损。不仅如此,这种定价机制还容易产生腐败现象。

  要解决这一顽症,办法也不难想——就是引入竞争机制,将相关的行业推向市场,营造一个充分竞争的环境,让市场决定公共产品价格。可以预见,到那时公共产品价格只涨不降的现象必将终结。

  综合《经济参考报》、《每日经济新闻》等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