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4版:第1金融街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300页招股书暗藏玄机
· 按需典当 家庭理财又一生财之道
· 银行与银行过招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1 月 18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关注创业板之四
300页招股书暗藏玄机
磐能电力被否早注定?
漫画 俞晓翔

  创业板公司首发申请通过率陡转直下。11月13日过会的两家公司——芜湖安得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西恒大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其首发申请均遭否决。这也是创业板公司过会以来,证监会的首次全部否决。不难看出,监管层对创业板公司首发申请的审批正进入从严阶段。很自然地,人们不免又联想到第一个首发申请被否的创业板公司——南京磐能电力。

  磐能电力何以被否

  9月17日,备受期待的创业板首次发审结果揭晓,第一家审核企业“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获得通过,特锐德也因此成为了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新科状元”。

  成立于2004年的特锐德如今是国内箱变设备的龙头企业,是一家主要设计、制造220kV及以下的变配电一二次产品以及提供相关技术服务的企业。对于该公司的顺利通过发审,业内多归因为该公司的优越的成长性。

  作为青岛特锐德保荐人、广发证券的詹先惠日前来宁参加“创业板:十年磨剑与魔咒”论坛,并与记者分享了特锐德成功通过发审的秘诀。他指出:“证监会在审核过程中,看重的正是创业型公司所具备的高成长性和创新性,其中包括商业模式的创新和技术创新。特锐德在这方面表现突出。”

  并非所有的创业板公司均如此幸运。位于南京草场门的南京磐能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名为南京力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求上市所做的更名,却未能使该公司遂愿。

  对于磐能电力的首发申请被否,业内早已争议颇多。有分析人士认为,该公司属于电力自动化制造行业,在南京国电南自、国电南瑞等龙头企业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磐能电力行业地位、竞争力一般,没有太多优势。此后本报也对该事件进行追踪,报道中提到,深圳证券交易所上海中心主任吴永透露:“公司设立的第一年,也就是2006年的销售收入、销售利润,主要来自控股股东的输送,在这一点上,南京磐能电力没能说清楚。”

  而在财务指标上,该公司2006年、2007年、2008年三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9342.66万元、11105.54万元、11963.92万元,连续增长,符合创业板相关财务指标。

  特锐德过会有诀窍

  那么,究竟是什么使得两家创业板公司命运反差如此之大呢?

  詹先惠表示,特锐德之所以能顺利通过发审,从根本上来讲,当然与该公司自身良好的发展潜力有着必然关系。但最终能通过发审,也在于特锐德交出了一份目前创业板公司中所不多见的优秀招股书。

  “如果把创业板公司比作一个人的话,那么招股书就是描述这个人的一份材料,只有将这个人的每个器官都描述清楚准确,这个人才能为人所认识和了解。”

  记者了解到,相较于主板的上市公司,创业板公司上交的招股书质量普遍较差,有些招股书更是得到近百条的反馈意见。詹先惠坦言,很多创业板公司对于上市的很多环节都很陌生。

  詹先惠指出,有些申请上市的公司曾经出现过财务的不清晰,如果发生时间在申请前3年以内,那么首发申请基本很难通过。

  “一份300多页的创业板公司招股书包括的内容应相当丰富,除一些基本信息外,还应囊括进公司的技术能力、持续创新能力、经营模式、业务描述、创业风险、行业的独特风险、成长性专项分析等,还需要注意与监管层的沟通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特锐德,我们就曾做出非常详实的成长性分析,包括成长记录、成长原因分析、未来可持续成长分析,正是这些内容尚可的申报材料才使得特锐德得到了监管层的高度评价,并顺利过会。尤其是成长性描述这部分内容,很多创业板公司的申报材料都缺失了。”

  而对于南京磐能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发申请被否,一位知晓内情的人向记者透露,主要原因还是与主管部门的沟通出现了问题。至于该公司是否会再次申请上市,该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南京磐能电力有可能在未来几年里谋求在中小板上市。

  难解的创业板魔咒

  证监会副主席刘新华近日表示,创业板已经正式受理191家企业的发行申请。这说明首发申请的工作将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集中进行,而证监会由宽到严的做法也让投资者看到,虽然创业板门槛较低,但也是有较为严格的要求。

  此举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创业板开市以来的种种质疑。有统计显示,在创业板开市的前10天里,28只首批上市的创业板股票平均股价下跌了11.44%,仅10天时间,创业板被挤出了160.08亿元的泡沫。

  放眼全球,除美国纳斯达克市场、加拿大TSX-V市场、英国AIM市场及韩国科斯达克市场交投活跃,发展还算理想外,余下的绝大多数国家或地区的创业板都趋向边缘化——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创业板在艰难中缓慢前行;英国的USM于1996年关闭;维持6年生命的德国“新市场”创业板在2003年被迫关闭……

  那么,中国创业板能否破除创业板魔咒?

  对此,南京大学商学院金融与保险学系书记王长江教授持悲观态度。他提出几个论据:“一、创业板超募比例125%,远高于中小板,这部分庞大的资金很难说是看中了这些创业板公司的成长性,更多的则是一种投机;第二、目前创业板上市制度不够完善,券商直投的再次放开导致了一些创业板的真实发展情况被其直投券商掩藏起来,不利于普通投资者做出投资判断;三、过高的业绩难以支撑、以华谊兄弟为例,其市值目前相当于50倍的香港英皇,近乎于一个四川长虹集团,这样的业绩很难说是正常的。四、创业板公司的长远规划普遍不足。”

  快报记者 葛九明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