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机器制造局迎来的神秘客人是谁
★他须臾不离左右的黑帐篷藏着什么秘密
★历时137年,珍贵照片如何得以保存
今年,是摄影术诞生整整170周年。在这170年里,照相机改变了这个世界,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当我们举着最新款的数码相机四处“扫街”之时,有没有想过,究竟是谁第一个在南京按下了照相机的快门?第一次出现在镜头里的,是人物、是风景,还是别的什么?这里面又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呢?
最终,《发现》周刊记者的调查结果,让专家也大吃一惊……
1888年,明故宫午门影像是最早相片?
每一个到位于台城的明城垣史博物馆来参观的游客,总会流连于博物馆里的南京老照片展。这些照片,都是博物馆人员历时数年苦心收集来的。明城垣史博物馆专家杨国庆告诉记者,其中摄于1888年的照片,是他见过的最早的南京影像记录。
照片拍的是明故宫的午门——偌大的午门附近没有任何建筑,而且光秃秃没有一棵树,使午门显得非常高大雄伟。午门两侧的雁翅楼,和今天北京故宫的午门形制完全相同。但此时的午门前已是杂草满地,城墙上更爬满了各种植物。可以看得出,这个明初最重要的城门,历经八旗兵的驻防和太平天国战火,已经是一片荒凉了。
拍下这张照片的人,是一个名叫骆博凯的德国军官。杨国庆介绍说,骆博凯原是德国的一名上尉工程军官,擅长军事工程,1885年,两江总督张之洞聘请他到中国,负责视察、监督从南京到吴淞口的江防要塞工事,之后他还当过江南陆师学堂的总教习。骆博凯非常喜爱中国古建筑,于是他就用当时还非常少见的照相机记录了一批南京的古建筑,其中就包括城墙以及鼓楼等建筑。
骆博凯的照片,果真就是南京最早的老照片吗?
金陵机器制造局的神秘来客
1872年,也就是同治十一年的年初,南京下关江边的码头上,一艘来自上游九江的客船正在缓慢靠岸。船停稳后,乘客依次从船上走下来,个个都是大包小裹的,人声鼎沸,码头上显得格外热闹。混在人群中的一个中年乘客,显得分外惹眼,不管是谁,往这儿扫一眼后,眼珠儿准要定在他的身上,因为他生得一副深眼窝高鼻子,头发颜色也跟别人不一样。
一百多年前的下关码头出现一个外国人,确实赚足了当时南京人的眼球。而且这个外国人还带了一堆莫名其妙的东西,由跟随他的几个中国苦力背着。出了码头,外国人找到一辆载客的马车,通过翻译谈好车资后,马车摇摇晃晃地出发了。马车行向城南,径直出了当时还叫聚宝门的中华门城堡。那时这里荒凉不堪,行不多远,前面出现了一些建筑。马车等外国人一下车,就赶紧调转车头,一溜烟走了。
几个拎刀提枪的兵丁吆喝着从那建筑里走出来,一看到那外国人的相貌,他们的声音立马小下去很多,脸上也堆起了笑。在他们身后,圆弧形的大门颇有气势,上面赫然写着“金陵机器制造局”。
一阵交谈之后,这个自报家门名叫约翰·汤姆逊的外国人走进这个神秘的兵工厂。他寻了个合适的位置,把随身携带的行李都搬过来,先是搭了个不透风也不透光的小帐篷,然后取出大大小小的几个瓶罐,神秘地放进帐篷里,又嘱咐周围的人不得随意把帐篷掀开……
加特林手摇机枪成了照片主角
这个外国人是军火专家吗?他到金陵机器制造局来究竟有何意图?
一旁的兵丁吆喝着推来了一个奇怪的东西,就像是很多根细管子焊在一起,然后固定在轮子上。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加特林手摇机枪。
诞生于1865年的金陵机器制造局,是晚清洋务运动中开办较早、规模较大的兵工厂之一,其主要产品有枪、炮、弹药、火药、水雷等。美国柯尔特公司从1872年开始向中国出口加特林手摇机枪,一个熟练的射手用它可在一分钟里打出400发子弹,这在当时简直是个奇迹。得到加特林机枪,清政府如获至宝,相继在上海、南京和天津等地建立生产线,进行大规模仿制。
被推到约翰·汤姆逊眼前的加特林机枪制造精良,似乎是美国柯尔特公司的原装货。在周围人好奇的眼光中,汤姆逊取出一个嵌了块玻璃的木盒子,对准了前方,几秒钟后,汤姆逊拿着那个盒子飞快地跑进帐篷里。一阵捣鼓之后,他挥舞着一张纸冲了出来。
这张纸其实是一张照片,上面有三个中国人。两个人是清朝官吏打扮,另一个人穿着普通衣服,主角当然就是那挺加特林机枪。
接着,汤姆逊又拍了第二张照片,这张照片取景和前一张基本相同,不同的是照片里的人——约翰逊自己就出现在照片中,只见他半跪着,好像在进行武器测试。旁边站着的也不再是上一张照片中的官吏和工人,而是汤姆逊雇来给他搬运器材的苦力。
就在和汤姆逊一起观看照片时,南京居民还不知道这个“洋鬼子”凭什么能在瞬间把人“抓到”一张纸上。其实,汤姆逊使用的已经是第二代照相机了,它降低了曝光时间和摄影成本,生成的影像也更加清晰和有层次,但它有个缺点——使用的是沉重的玻璃底版,拍摄时必须现场在玻璃底版上涂上感光剂,现场显影和定影。因此,摄影师不得不随身携带大量笨重的设备,比如说移动暗房(一般是黑色帐篷)、各种药液甚至干净的清水。
一个英国人的一万五千里长征
在上述两张照片定格137年之后,记者找到中国著名的老照片收藏家和学者仝冰雪先生,他给记者解读了这两张照片的身世。
仝冰雪告诉记者,约翰·汤姆逊是一个英国摄影师,他所处的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最强盛的时期,也是探险家的黄金时期。约翰·汤姆逊与许多同代人一样,对探索异域他乡充满了热情。同时他还深信,照相机应当成为这个时代的强有力的工具。
1862年,汤姆逊背着他的照相机,从故乡苏格兰出发,开始了他的亚洲之行。他先是在马六甲海峡、印度、柬埔寨、泰国等地拍摄照片,其间回过一次英国,展出了他在亚洲拍摄的影像作品,并当选为皇家地理学会会员。随后,1868年他再次返回东方,在香港皇后大道上开设了一间摄影工作室。不久后,他挂牌出售了自己的摄影工作室,雇用了3个香港人协助工作,开始了他的中国摄影之行……
在中国,汤姆逊既拍摄了恭亲王奕䜣和军机大臣,也把镜头对准磨刀工、修脚师、小商贩、拾荒者和更夫。仝冰雪说,“那时绝大多数中国老百姓没有见过外国人,也没有见识过照相机,很多人仍然相信,照相机会把人的灵魂带走,令人恐惧。但是在汤姆逊镜头里的人,看上去都那么自然,可以想象,他一定是个沟通大师。”
当时很多外国摄影师为了让中国人配合拍照,都给一些所谓“报酬”。汤姆逊曾在游记中写了这样一件事:“我主动给了住所里的小孩几个银币,但是一位老绅士不许他们接受。经过我再三解释说,这是有着吉祥象征的礼物,并非有意作为对其殷勤款待的报酬,他们才勉强收下。”
我们看看汤姆逊在中国的拍摄路线:广州、澳门、汕头、潮州、厦门、闽江、马尾、福州、台湾、香港、上海、胶州湾、天津、北京、上海、汉口、宜昌、九江、南京、上海、宁波等,大约15000里行程。一个言语不通的外国人,在19世纪的中国能游历如此多的地方,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而南京,正是其中重要的一站。
在南京这片土地上,约翰·汤姆逊频频举起镜头。除了在金陵机器制造局拍摄的两张照片,他还拍了些什么呢?
汤姆逊总共在南京拍了近二十张照片
在新近出版的《晚清碎影——约翰·汤姆逊眼中的中国》这本画册中,我们可以看到四张跟南京有关的照片。其中两张就是在金陵机器制造局里拍的,而另外两张,一张拍的是明孝陵,一张拍的是正在重建的工地。
在明孝陵的那张照片上,可以清晰地看到身着盔甲或蟒袍的文臣武将石人。它们体型巨大,保存还相当完好。汤姆逊在说明中写道,“这些宏伟的武士石像表情平静、仁慈,似乎对守卫死人的工作很满足。”有趣的是,石人下两个中国人模仿石人相对而立,两相对比使人们知道了石人的巨大体积。这两个人,也极有可能是汤姆逊雇来搬运器材的苦力。
而另一张照片,则反映出刚经历过太平天国兵火的南京城的破旧和衰败。不过,城市的重建工作已经开始了。这张照片拍的就是一群民工正在一所寺院旁劳作,监工是身穿长袍的一个和尚。至于这所寺院究竟位于南京何处,如今已经没有资料能够证实。
仝冰雪是这本画册的顾问之一,他告诉记者,当年约翰·汤姆逊在中国总共拍摄了五百多张,涉及南京的有将近二十张,在编辑画册时选用了其中四张。而这些照片之所以在历经百年之后,还依旧清晰动人,和一个叫维尔康姆的美国药剂师有关。
这些珍贵照片险些就永远失去了
从东方回到英国后,约翰·汤姆逊一直积极地向公众宣传介绍中国,除了举办图文展,他还连续写了许多关于中国的文章,赢得了“中国的汤姆逊”的称号。但约翰·汤姆逊深知,自己百年之后,这些照片将流落何处,将是未知数,他必须找到一个懂它们的下家。
1920年,83岁的约翰·汤姆逊在伦敦看到了一个收藏展,其中就有一批影像作品,内容大部分是关于非洲的,但没有中国。展品的主人是一位富有的美国药剂师亨利·S.维尔康姆。参观过展览后,约翰·汤姆逊写了一封信给维尔康姆博物馆的主管:“亲爱的先生,我不知道维尔康姆先生是否有意在博物馆中辟出一间屋子专门用作照片展示。如果有此打算,那么选取一些我在东方拍摄的照片将会是有价值的……”
如果汤姆逊没有写这封信,也许照片未必能留存至今。仝冰雪解释说,因为玻璃底版的保存特别困难。在一般情况下,玻璃底版最多能保存图像三五年,而汤姆逊的玻璃底版能保存到他83岁的时候,以一个摄影师的个人条件来说,已经相当不容易了,因此也需要有专门的机构来“接棒”。
遗憾的是,汤姆逊并没能等到那一天就去世了,维尔康姆是从汤姆逊的后人手上购买了他的作品。最终,三个金属边的大木箱子装着珍贵的底版被运到了维尔康姆的办公室,并保存至今。
那么,除了被选入画册的四张,汤姆逊在南京拍摄的另外十多张照片又是什么样呢?
记者从仝冰雪那里得到了其余照片的电子版。在电脑上逐次显示这些照片时,时间的齿轮仿佛倒回转动。照片以风景为主,有远眺南京城的镜头,有池塘边的一片房子,更多的,则是散落在荒郊野外的石刻。
它们是当之无愧的南京最老照片吗?
这些照片究竟是不是南京最早的老照片?约翰·汤姆逊究竟算不算在南京拍照的第一个人?记者查阅大量资料,并没发现有更早摄影师到过南京的准确记录。
仝冰雪告诉记者,自从1839年摄影术正式诞生后不久,就爆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伴随着炮火,摄影术也被西方人带入中国。这些人中就有第一个来中国摄影的外国人——法国人于勒·埃及尔,1844年来华;第一个来中国的商业摄影家——瑞士人皮埃尔·罗西耶,1858年来华;第一个拍摄大清都城的摄影师——意大利人菲利斯·比托,1860年来京。
但是,于勒·埃及尔的摄影主要是在澳门和广州地区,拍摄数量极少;皮埃尔·罗西耶的拍摄只覆盖了香港和广东,而菲利斯·比托的摄影也局限在香港、广州、天津、北京等几个城市。相比之下,约翰·汤姆逊的摄影作品则是第一次涵盖了中国的台湾、福建和长江流域的许多地区,他也成为第一个最广泛拍摄中国的摄影家。
随后,记者又带着这些照片找到了杨国庆。看过照片后,杨国庆兴奋地说:“这些照片我以前真的没看到过,它们的拍摄时间肯定比骆博凯的早。”随后,他指着一张照片说,“你看,这是站在雨花台上拍摄的南京城远景,能清楚地看到中华门城楼,晚清时的中华门城楼就是这样的。你再看,下面一块儿就是金陵机器制造局,那时候它的厂房还很少,而日后的照片上,周围的荒地都盖了房子。”
不过,这似乎仍然不能完全确定汤姆逊的照片就是南京最早的影像这一说法,因为仝冰雪就收藏了另一个外国摄影家拍摄的明孝陵照片,正是这张照片,让“南京第一张照片”的荣耀花落谁家显得扑朔迷离。
刚买到这张照片时,仝冰雪辨别了一下,大约是1880年左右的,至于摄影师的身份,应该是英国人威廉·桑德斯。但它的拍摄时间就值得玩味了。
“鉴定老照片的年代,主要是看它的相纸。”仝冰雪解释了其中的诀窍,“比如说,1860年左右的相纸,在色调方面就和1880年的不一样,行家一看就一目了然,一般误差在十年左右。”但同时,单纯看一张老照片,它的具体拍摄时间其实很不好确定,因为照片相纸反映的只是印制时间,而非拍摄时间。
也许,威廉·桑德斯的这张明孝陵照片,确实要早于约翰·汤姆逊的照片,也许,还会有更早关于南京的照片。时间的车轮离那个遥远的瞬间正渐行渐远,但探究的过程却不断使我们邂逅着这座古都的风韵。
本版主笔 快报记者 白玉磊 感谢英国维尔康姆图书馆提供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