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7版:发现 南京第一影像之电影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南京首部影片至今热映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1 月 16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南京首部影片至今热映
  ☆南京最早自产的一部电影到底是哪部

  ☆南京曾经有过多少家电影制片厂

  ☆作为民国首都,南京电影业为何没有留下辉煌

  快到年底了,贺岁大片眼下在南京宣传得热闹非凡。就在前几天,南京还迎来了一批大腕对电影《十月围城》进行首映宣传。如今人们看电影越来越方便,不仅影片推陈出新的速度惊人,电影院也多如牛毛。实在没空去电影院,买个光碟在家看看也行。

  在上个世纪初,电影刚刚兴起的年代,这简直是无法想象的情景。当时的南京,不仅没有电影厂,而且就连电影院也很稀有。后来,国民政府定都南京,改变了这种状况。据介绍,由南京自产的第一部电影,几十年后的今天,还在南京“热播”着。这部生命力如此顽强的电影,到底是什么呢?它又是由哪家电影厂拍摄的呢?这家电影制片厂如今还有迹可循吗?

  《红色的种子》是南京首部地产电影吗

  带着一连串的疑问,记者找到了南京电影制片厂的负责人。该厂负责人韦女士告诉记者,南京电影制片厂是目前南京唯一的一家电影制片厂,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南京的第一家电影制片厂。该厂成立于1958年,当时叫江苏电影制片厂,建厂当年,就和上海的海燕电影制片厂合作拍摄了第一部电影《红色的种子》,影片由当时非常红的演员秦怡、孙道临、顾也鲁等人出演。内容讲述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华东某地中共县委派年轻的女共产党员华小凤(秦怡 饰)去敌占区开展工作的革命故事。

  这部处女作上映后,取得了一定反响。那么,这部电影会不会就是南京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呢?

  带着这个问题,记者找到了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影视系的蒋俊博士。蒋俊告诉记者,南京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具体是什么,目前还没有人研究过。不过,蒋俊说,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倒是很早,几乎是跟国际同步的。电影1895年在欧洲诞生,第二年就在中国的上海出现了。一些外国人最先在中国开办起了电影厂,接着中国自己人也开始创办了一些电影厂。但是,当时的电影制片厂主要都在上海、香港两地,其他地方都很少。

  民国电影厂为何喜欢扎堆上海

  民国时期,特别是上世纪20年代初,中国电影空前繁荣,仅上海就有上百家电影公司,尽管多数是空挂一牌,54家拍出电影的,也不乏一部电影拍完关门完事的。但相对来说,南京作为民国首都,电影制片厂还是太少了。

  为什么电影厂格外青睐上海和香港呢?蒋俊说,形成这样的局面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私人办一家电影厂是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的,而当时上海、香港这两地商人相对比其他地方要多,而电影事业当时又刚在中国起步,商人都很看好这一行业,所以不少商人开始投资这项事业。另一方面是政治原因,因为上海、香港两地都有租界地,在战争年代就相对稳定。比如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会对放映的影片加以管制,但在租界地区放映就管不了,所以在上海和香港开办电影厂的风险要比其他地方小。

  蒋俊说,南京电影制片厂虽然没有上海来得多,但电影院却是不少,比如大光明影院、大华电影院、胜利电影院等,还有一些戏院、茶楼有时也会放电影。因为电影对播放设备的要求不高,主要有一块幕布就可以了。所以有时候戏院为招揽生意,也会设置专门的场所来放电影。

  玄武湖边曾经有个电影制片厂

  经济和政治的原因限制了电影业在很多城市的发展。那么,一度作为首都的南京,是否有过电影厂呢?

  南京电影协会会员曹明老先生告诉记者,据他所知,南京解放前有过一家电影制片厂。曹明曾经是中国电影出版社的编辑,现在退休在家。他告诉记者,民国时期,南京玄武湖附近就有一家电影制片厂,叫中央电影摄影场,解放前他在南京读高中那会这家电影厂还在。这家电影制片厂是受国民党控制的,具体什么时候创办的就不得而知了,拍摄过哪些影片也没关注过。

  记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民国时期的这家中央电影摄影场(简称中电)是在1931年正式成立,直属于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场长开始是由时任国民党中央宣传委员会文艺科艺术股的股长黄英担任,地址开始设在江东门外,占地约有十亩。后来由于摄影场小,又在玄武门外的玄武湖旁建造了一个新的有声电影摄影场,也就是曹明所说的这个电影制片厂。

  “东亚首屈一指”的电影厂拍了什么

  中央电影摄影场的前身,是1925年国民党黄埔军校的黄埔同学会创设的血花剧社。剧社中有拍摄电影这一项活动,配有电影设备,并且配有专门的电影人才。

  北伐开始后,血花剧社的电影组附设在北伐军总政治部统辖之下,他们也跟随大军出发,经粤湘鄂赣等省,最后来到南京。他们一路上拍摄纪录片,“宣传本党主义,以与军民同娱”。1927年,国民党政府定都南京,血花剧社的电影组也就在南京扎根并正式成立了。

  据了解,当时投资了巨资来建设这个电影制片厂。据《影戏年鉴》记载:“该场规模宏大,设备齐全,在东亚首屈一指……建筑费四万元,占地八亩。内有两间摄影间,可供八组同时拍摄。墙壁是特别装置,能避外界巨声及消除反声。备有声摄影机二具,无声摄影机八具,五千枝光灯四个,两千枝光灯甚多,全部资产设备及建筑约达30万元。拟请卜万巷、史东山、蔡楚生、费穆、孙瑜义务导演六个月,预定在半年内设置新闻片60余部,生产建设片12部,剧片2部。”

  可见在南京首都建立的拍摄场地在当时堪称豪华壮观,并且设备非常先进,已经有了隔音措施,还请到了当时赫赫有名的电影人来为他们当导演。

  那么当时南京还有其他电影厂吗?这些电影制片厂究竟拍摄了多少电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又是什么呢?

  南京另一家电影厂拍了不少抗战影片

  蒋俊说,除了中央电影摄影场,南京还曾出现过一家电影制片厂,这就是中国电影制片厂(简称中制)。中制也是由国民党控制,前身为国民党“南昌行营政训处”下的汉口摄影场,成立于1935年。抗日战争爆发时期,中制拍摄了很多积极抗日的影片,很振奋人心。

  1946年,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制才来到南京,接收了受日伪控制的电影产业,1948年8月迁到台湾。中制在南京的时间虽然没有中电长,规模也没有中电大(中电在抗日战争结束后几乎接收了整个中国的三分之二电影产业。上海、北京、东北的大部分电影制片厂都被收归国民党所有)。但拍摄的故事影片比中电要多多了,而且内容大多积极向上,比如摄制了《保卫我们的土地》(史东山编导)、《热血忠魂》(袁丛美编导)、《八百壮士》(阳翰笙编剧,应云卫导演)3 部故事片以及《抗战特辑》等一系列优秀影片,在当时都受到热烈反响。

  那么,解放前南京出现的电影制片厂是否就仅此两家了呢?

  记者在调查中无意中发现,除了中电和中制,南京还出现过几个电影制片厂。其中有两个也是国民党创立的,分别是中华教育电影制片厂和中国农村教育电影公司,是陈立夫陈果夫兄弟在1942年-1943年以教育部的名义创办的,准备在抗战胜利后发展电化教育尤其普及农村电化教育,不含商业盈利意味。但这两个机构在抗战后期和抗战胜利后都没有重大发展。

  除了这两个,当时在金陵大学理学部还成立了一个电影小组,专门从事教育宣传。据说开始只有少部分人去观看,但后来一个班级竟然来了好几百人,坐都坐不下,最后只好扩大剧组。电影的魅力可见一斑。

  跑片员始于民国时期电影院

  蒋俊告诉记者,民国时期,不仅出现电影制片厂的城市已经少之又少。就连相对成本较低的电影院,也只有在一些大城市才有,比如北京、天津、大连、长春、哈尔滨、广州、南京、重庆等地。

  蒋俊说,这是因为当时电影拍摄技术远不如现在,所用的胶片质量也比现在差,不容易保存,所以一般一部电影拍摄出来后拷贝的数量很少,就非常珍贵。而当时的交通运输又不发达,所以一个有电影放映的城市能拿到的一部电影的拷贝也就只有一两套。放映电影时,经常是这家影院放映完了上部就要赶紧送到下一个影院放映,下一个影院放完了再送到另一家,几家影院这样轮换着放,否则很难满足观众的需求。为此,当时的电影院还专门设置了一个工种,叫拷贝员,就是专门负责传送电影拷贝的人员。

  民国南京电影走的是好莱坞路线

  当时电影运行模式是完全走的好莱坞路线,就是看票房说话。好票房的电影可以连续几个月地放,新中国成立前票房号召力最强的一部电影是1947年由蔡楚生、郑君里导演的《一江春水向东流》,该片在各大影院播放了半年之久,勇夺票房冠军。而1934年由蔡楚生拍摄的《渔光曲》屈居亚军,在影院连续放映了100天。这些影片之所以这么受欢迎,是因为其故事内容深深反映出了当时老百姓的心声,而且内容跌宕曲折,符合观众口味。

  当时国内电影竞争格外激烈,一点不比现如今的差。蒋俊说,电影商不仅要和国内电影商竞争,还要和外来电影竞争。比如,当时就引进了很多外国电影,有美国、苏联等国家的,其中电影大师卓别林的作品就深受中国观众喜爱。

  而非常受作家张爱玲欣赏的一位导演则是德裔美国导演刘别谦。有一次,张爱玲为了要看刘别谦导演的一部电影,特地从杭州赶回了上海。由此可以判断,当时连杭州这样的城市,看想要看的电影也是困难的。

  中山陵纪念馆至今还在放映南京首部电影

  记者调查发现,中电在成立之初,是制定了具体出品计划的,如要求新闻片每月出片最少3套,教育片全年最少出片4套,戏剧片全年至少出片2套。但实际上,从成立到南京沦陷前这段时间,中电总共只拍摄了两部故事片。其中第一部是有声对白片《战士》,是由吴佑人编剧、余仲英导演的。《战士》中出现了后来成为明星的一些演员,比如威莉、孙侠、林静、李英、张惠灵等。这些演员当时是由中电统一招生过来进行专门培训的,培训期限为两个月。中电招人时场面非常大,招生时有400多个人来应征,初审后就只留下15个合格者,威莉、孙侠、林静、李英、张惠灵等就是第一批招收的学员。中电不仅拥有训练有素的演员,在编导方面还请了余仲英、黄天佐、刘呐鸥等电影人才。

  这样具有实力的制片厂拍摄的第一部影片反响如何呢?

  《战士》这部影片是描述北伐军爱民助民、奉行三民主义、铲除军阀的教育性战争片。因为市场要求不大,这种宣传性的影片民营影片公司一般是不大会涉足的,所以知道这部影片的人很少。继《战士》之后,中电又拍摄了第二部影片《密电码》(1937年出品),由黄天佐等导演,演员也主要是中电培训出来的演员,比如李英、林静等。

  中电拍摄的符合大众口味的影片不是很多,大部分都是新闻纪录片和反共教育片。给南京市民留下印象的很少。话说回来,《战士》这部影片是否就是南京第一部自产电影呢?

  蒋俊博士告诉记者,电影刚刚诞生时,除了作为一种娱乐工具,也担负着一些社会使命,特别像中电这样受官方控制的电影制片厂,还会拍摄一些纪录片、新闻片等,电影在当时的功能有点像今天的电视。要是按照这个定义来说,在南京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可能还要更早。

  1929年,孙中山遗体被运送到中山陵的过程中,国民政府专程派人,也就是“中电”前身血花剧社拍摄了整个过程,并剪辑成电影纪录片,这就是《奉安大典》这部纪录片。蒋俊说,就在今天的中山陵纪念馆,这部片子还在录像里播放。这是最早一部取材于南京的影片了。

  本版主笔 快报记者 戎丹妍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