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太原市杏花宾馆一层,一场特殊的婚礼正在举行。当身材不高的新郎推着轮椅上的新娘,慢慢踏过红地毯走向典礼台的时候,前来道贺的亲友们送上了最诚挚的祝福。
“他们真的很不容易,能走到一起,更了不起。”熟悉内情的亲友们感慨道。那么,这中间有着一个怎样美好的爱情故事呢?
父母心焦
娇儿竟是“玻璃人”
28年前,太原市矿机宿舍一个普通居民家里,一个男孩子的出生,给这个并不富裕的工人家庭带来了欢声笑语。夫妇俩给他起名王嘉琦,希望他能健健康康地快乐长大。然而,一切梦想从一个意外的发现开始被打碎。
王嘉琦4岁的一天,父亲王丕清带着他去澡堂洗澡,一不注意,4岁的小嘉琦从澡池上滑了下去,摔倒在地上,大哭不止。父亲赶紧上去抱他并将他送到医院治疗。
在医院,医生越检查表情越凝重。结果出来后,医生很严肃地告诉王丕清,儿子王嘉琦患有脆骨症,也就是民间所说的“玻璃人”。
听到这个结果,王丕清一下子蒙了。“他刚生下来的时候,就比其他小孩软,我们也没有想那么多,觉得可能是营养不良之类的问题,没有想到会这么严重。”“以后要多注意,不要让他磕碰、摔倒。否则即使最轻微的磕碰或摔倒都可能导致他再次骨折。”医生嘱咐说。
小心翼翼地将手术后的儿子抱回家,夫妇俩开始精心照料儿子,为他补充钙等营养品。但效果并不明显,更严重的是,稍不留神,王嘉琦就会骨折。他从此成了医院的常客,隔三岔五地就会进一次手术室。“我的四肢骨头都断过,具体做了多少次手术我都不记得了,最多的时间,一年做过4次手术,印象比较深刻的大手术有十多次。”回忆起童年时候的手术经历,王嘉琦的眼眶湿润了。“你都无法想象我的骨头有多脆。有一次,我的左腿骨折,在医院做了牵引手术。手术后,我躺在床上休息,因为长时间保持一个动作很难受,我想翻个身,结果刚准备将右腿抬起来,就听见‘咯嘣’一声,我的右腿也骨折了。以后晚上睡觉,我再也不敢翻身了。实在难受得睡不着的时候,就起来坐一会。”
有时候手术失败了,王嘉琦还不得不接受二次手术,也就是将接错位、已经长好的骨头敲断重做。
“手术时,实在太疼了,我哭的声音很大。送我去医院的爸爸后来告诉我说,当时我的哭声,一直从二楼的手术室传到一楼的病房,他实在听不下去了,躲在一边也哭了起来。”王嘉琦说。
然而身体的残疾,并没有遏止王嘉琦对上学的渴望。看着同伴们去上学,他央求父母也要去上学。7岁时,他终于走进了学校。
“我的成绩还不错,至少没有因为身体残疾留级或者辍学。但到四年级,我的身体就很差了,期末考试是在医院里考的。到了五年级时,书都领回来了,但身体实在不行,只能卧床了,学自然也就不能上了。”王嘉琦回忆说,“直到我16岁时,有了妹妹。她就像是我的福星。”
王嘉琦妹妹的到来,让这个家里再次充满了欢乐。同时,一个奇迹也在悄悄发生。经过锻炼,卧床3年多的王嘉琦,竟然神奇般地渐渐康复,由卧床不能下地行走,到渐渐地离开床,再到能慢慢地行走。
儿子的这一变化,令父母亲惊喜万分。
王嘉琦渐渐康复,希望学一门技术。他选择了学计算机。但学计算机,英语必须过关。得知距离家几十米外,就有一个英语辅导班,他去报了名。英语辅导班的老师叫王宝琴,也是一名肢体残疾人,她不仅教学质量好,还免收残疾的王嘉琦学费。
王嘉琦十分好学,一年的时间,他掌握了初高中的英语,还能协助王宝琴辅导低年级学生。在王宝琴的鼓励下,他开始自学大学英语专业的课程。几年后,他取得了山西大学英语专业专科文凭,还接替去世的王宝琴老师,把英语辅导班继续办了下去。
王嘉琦的病情有所好转,收入也渐渐稳定后,父母开始为他的婚事操心。而已经成年的王嘉琦也有了自己的心事,他在期盼着爱情的到来。
交流学习
网络结识“轮椅”女孩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而王宝琴的英语辅导班,也让一群有志向的残疾人走到了一起。同样在王宝琴的英语辅导班学习过英语的刘洪和王嘉琦就是“同班同学”。
刘洪是太原市残疾人中的一位自强模范。他自学考上山西大学的事迹,以及他搞创造发明的事迹,在全省的残疾人中享有盛名。
2007年6月的一天,刘洪的一名网友向他请教英语方面的知识。刘洪觉得自己的英语水平有限,就把英语学得比较好的王嘉琦推荐给她。
这个网友就是霍州的残疾人朱丽琴。朱丽琴给王嘉琦打电话请教。解答完朱丽琴的问题后,王嘉琦要了朱丽琴的QQ号,告诉她以后有问题随时可以帮忙。
网络的便捷,给两个人的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他们在网络上互相探讨英语知识。
2007年11月,太原市的残疾人郭云霞组织了一次聚会,两个人相约在这次聚会上见一面。这次会面,面容姣好、活泼开朗的朱丽琴给王嘉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次聚会后,两个人的聊天内容更加丰富。随着了解的深入,几乎相似的经历,让两个人的感情逐渐升温。
朱丽琴今年24岁,1985年腊月出生。刚一出生,医生就发现她患有先天性脊柱裂。是父母的坚持,才让她能够幸福地活下来。
为了让朱丽琴学习文化,她的父母在她7岁的时候,请了一个家教。没想到,女儿的学习效率和速度非常快,一年的时间就把1—4年级的课程学完了。第二年把小学的课程全部学习完后,女儿再也不愿意让老师来家里教她了。
2007年11月1日,朱丽琴和一名热心公益的网友薛荣娟成立了“霍州公益网”,经常组织社区的居民为贫困地区捐赠衣服等。
王嘉琦得知后,很敬佩这个女孩,同时也莫名地有了一份担心。“以后出去小心点。你身体不好,不要太累了。”
“知道了。”朱丽琴笑着答应了。
热心公益
折翅鸳鸯爱留乡村
2008年2月份,两人确立了恋爱关系。
听说姐姐在网上谈了个对象,并且确立了恋爱关系,朱丽琴的妹妹有意要考验一下未来的姐夫。她了解到王嘉琦有一套十分珍爱的漫画书。她打定主意,试着去借。“如果他肯借给我,就说明他是认真的,心里有我姐姐。”妹妹说,“没想到,他后来真的把那套书包好借给我了。”考验还没有结束。妹妹借走书后,还有意考验他,很长一段时间过去了也没有还他。“就是看他问不问我要,如果着急要,就是不心诚,不信任。结果证明他值得我姐姐信任。”妹妹笑着说。
距离霍州市二三十公里外,有一个偏远山村——下三角村。2008年6月份,朱丽琴和网友再次组织社会好心人士给这里捐赠了很多衣服。他们将这些衣服送来的时候,朱丽琴发现该村的小学课程表上只有语文、数学课程,英语、音乐、美术课对于这里的学生来说,只是有书,但从来没有上过。朱丽琴和其中的几名网友提议由他们每人来给孩子们上一节课。
1997年,在朱丽琴的要求下,父母为她请了英语老师辅导她的英语。朱丽琴学得非常用心和刻苦,几年的时间,她就将初中到大学的英语课程全部掌握了。2005年,为了检验她的英语水平,在当地教育部门的帮助下,她参加了当年的全国高考,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几名支教分别给学生们上了一堂英语、音乐、美术等课程。课后,朱丽琴又了解到,这里的孩子因为没有英语基础,升入初中后,他们的英语学习起来非常吃力,初中毕业考高中的时候常常会受到影响。朱丽琴便与校长商量,以后每两个星期,由她来给学生们上一节英语课。校长虽然很高兴,但同时又担心她的身体。
朱丽琴告诉校长,她的出行没有问题。只要校长同意,她就愿意来这里教孩子们学英语。
校长被朱丽琴的爱心打动了。此后,每两个星期的一天,她就会被父亲或者妹妹开车准时送到学校。
霍州公益网创办一周年后停办,但是朱丽琴的爱心支教没有停下来,还在继续。朱丽琴爱洒乡村学校的行为,让男友王嘉琦由爱生敬,两个人的恋情迅速升温。
恋爱中的人是幸福的。王嘉琦每天晚上都会给朱丽琴打一个电话,说说当天的教学心得,聊一聊各自看到的新鲜事。偶尔,王嘉琦会因忙着奔波教学而忽略健康,朱丽琴察觉后嘱咐他又不奏效时会生气;偶尔,王嘉琦会因朱丽琴调皮任性而苦恼。但这些,都会在每天晚上的爱情连线中得到化解。
两个人的相互关心体贴,让两个有着共同语言的恋人又彼此相互依恋。他们渴望着能够共同生活。
有了这个想法后,两个人决定见见对方的父母,接受他们的考验。朱丽琴的母亲得知女儿恋爱后,有点意外,也有点顾虑。“女儿残疾的程度很严重,我们就没有想到女儿将来会结婚。而且王嘉琦已经渐渐康复,现在能够行走了。他会对女儿好吗?他能一辈子照顾女儿吗?”
而王嘉琦的父母对朱丽琴这个未来的儿媳妇,将来能否照顾儿子的生活也多少有些担心。
为了打消双方父母的顾虑,每次王嘉琦到朱丽琴家看朱丽琴时,就会勤快地多干点活,而朱丽琴到王嘉琦家时,也总是尽可能多地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经过几次接触,我们感觉王嘉琦这个小伙子还不错,人很厚道,也很照顾丽琴,我们觉得把女儿交给他很放心,就默认了他们的交往。如果是能和自己满意的人结婚,也算是弥补了我们的一个遗憾。”朱丽琴的父亲朱元锁说。
王嘉琦的父母,在观察了朱丽琴几次后,也同意了他们的交往。“我们喜欢她的待人接物。”
双方的父母都同意,出乎两个人预料,他们高兴了好几天。悄悄地十指相扣的那一刻,他们认定彼此的生命里不可或缺。
真情延续
一对情人成眷属
10月28日,是王嘉琦和朱丽琴结婚的日子。看到他们幸福地结合,太原市的另一位残疾人自强模范很为他们自豪,“他们的结合很不容易。”
也有人为他们的将来表示担心:“他们结婚后,能干什么呀?”当记者将这个问题抛向小夫妇俩时,王嘉琦说,他们结婚后,他将帮助她去支教,继续她的公益活动。朱丽琴告诉记者,残疾人结合,最大的困难就是经济问题。而这个困难,对于他们来说,不是问题,现在他们两个人都有英语教学班,都有收入。“最大的困难可能就是家庭琐事,但结了婚以后,我们可以请个保姆帮忙,帮我料理家务,我们一心一意地带好我们的两个教学班。我们两个人的身体都不好,如果条件允许,我们就买辆车,这样两地跑或者到农村支教的时候就方便了,也不用再麻烦家人了。”
据《三晋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