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9版:连载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美国人不敢离开谈判桌
· 女儿的童年没有玩具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1 月 13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美国人不敢离开谈判桌
  [内容简介]

  本书再现了纠缠中美两国十几年的知识产权谈判风云,解密文明战争背后国家利益的维护和争斗,展现了铁娘子吴仪的风采和性格,也对大国之间政治较量和经济博弈做出深刻的描绘。

  [上期回顾]

  美国人这次真的急了,也顾不上什么面子了,在过春节之时,狼狈低调地来到北京要求再次谈判……

  李森智此时经受的精神压力是很大的。这个敢对中国说“不”的人曾经被美国人称作谈判桌上的英雄,但是现在看来,一味地对中国说“不”也是行不通的。总说“不”,就可能谈不成。谈不成,美国国内就会骂他无能。谈成了,但如果拿不到多少东西,国内就要骂他卖国。左右都不好交账,都可能要丢饭碗。

  这是一种两难的境地:既要小心翼翼地避免贸易战,又要用贸易战的威胁来逼迫中国让步;既要从强硬的立场后退,又要保住美国人的面子。

  李森智的这种矛盾心理直接反映在谈判中。有时候,他特别会讨好中方代表,说出一串串好听的话,如“我们是不打不成交,可以做朋友。我也是苦出身,属于无产者,对中国是友好的……”但转眼间,他会翻脸不认人,又拍桌子又骂娘,表现得凶神恶煞一般。在激怒了中方代表,受到猛烈反击之后,他又会换一副面孔,露出笑脸说:“我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我既然在美国贸易代表处拿薪水,就得为老板卖命。我不能对你们太客气,否则,是要丢饭碗的……”中方代表对此气愤地说:这家伙简直是半人半鬼。

  总之,谈判桌上,李森智的态度有了变化。

  过去,中方给他提供有关打击盗版侵权的报道,他看都不看,别说新闻报道,就连中国政府的白皮书都不看。而现在,他急着要收集这方面的任何动态。

  中方代表递给他一份人民日报。报上刊登有新华社记者的一篇报道,其中讲到中国有关部门对部分光盘生产厂家盗版问题进行查处的情况。

  李森智当场就要翻看这份报纸。中方代表指点说:“消息在第四版。”李森智急忙翻到第四版,仔细地看了一遍,边看边说:“这个消息很重要,很重要。这样重要的消息应该放在第一版。我们很需要这样的报道。”

  美国商务部专利商标局的法律顾问梅耶坐在李森智右侧。他是个嗓门很粗的大胖子,还长着一脸大胡子。他面前放着一本《英汉汉英词典》。李森智让他就修改中国著作权法问题提出要求。

  梅耶:“中国著作权法行文太复杂,搞不懂。”

  高凌翰:“你们美国人的法律才复杂,比我们的法复杂得多。”

  梅耶:“我们搞不清楚你们的法,搞不清楚。”

  高凌翰:“哪点不清楚?”

  梅耶:“软件应作为文字作品进行保护,怎么上面不明确?”

  高凌翰:“你睁开两眼看一看……”

  梅耶:“还是不懂。你们的法律太复杂。”

  高凌翰:“法律本来就应该是复杂的,不复杂还搞律师制干什么?这么浅显的问题都不懂,还在这里讨论什么法律?”

  梅耶脸红了。美国人最怕别人讲他们无知。

  美方代表理屈词穷了。每当这种时候,李森智就开始演戏。他猛地拍一下桌子:“警告你们,这次谈判是最后的机会!”

  莱尔也拍桌子:“2月26日就要到了!”

  莱尔过去是不拍桌子的,后来也拍,大家说她跟李森智学坏了。一谈到节骨眼上,她那只戴着金戒指的小手就拍桌子,有时还连拍三下,把桌面拍得砰砰响。她拍桌子的时候,连屁股都欠了起来,好像要用足整个身子的力气。

  双方从2月15日谈到2月20日,整整谈了6天。虽然取得一些进展,但双方立场的差距仍然很大,离达成协议路途遥远。李森智笑也罢,闹也罢,使出了浑身解数,也没能使中方从原则立场上后退半步。他多次扬言要中止谈判,要对中国立即实施贸易报复,但说说而已,并不敢真的离开谈判桌。

  有一次,李森智似乎真的要离开谈判桌了。善于表演的李森智把目光朝两侧的美国代表左右一扫。其他美方代表心领神会,马上收拾起面前的文件。

  李森智气鼓鼓地说:“没什么好谈的。我们走!”美方其他代表跟着“刷”的一下站起来要走。

  但他们并不离开座位,好像等着中方的挽留。张月姣并不挽留:“你们可以走。”

  李森智带领美方代表走出谈判厅。但刚走到大厅外,又突然停住了。他们并不想离开,也不敢离开。天很冷,风嗖嗖地刮着,他们就呆呆地站在大厅外面。

  中方代表段瑞春是谈判经验丰富、善于打破僵局的人,知道美国人需要一个台阶下,就走到大厅外面,三言两语的“思想工作”后,李森智二话没说就回来了,好像刚才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李森智不敢离开谈判桌,却又在谈判桌上胡搅蛮缠。他并不是不想谈成,而是手中没有多少授权,只能这么纠缠。中方感到,再跟他这样谈下去,可能也谈不出结果。在这种关键时刻,要解决问题,就必须提高谈判级别。

  中方向美国副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发出了邀请。

  这个邀请,是对美国政府诚意的检验。如果美国下了决心要对中国进行贸易报复,就不会在这个时候派巴尔舍夫斯基来;如果巴尔舍夫斯基来了,肯定是奔着谈成来的,因为谈不成她就没法回去交账。

  美方还是要求到华盛顿谈。中方回答说:我们不会去。要谈,你们到北京来。

  中方静静地等待华盛顿的回音。美国政府就此召开了一系列紧急会议进行研究,最后,还是决定派巴尔舍夫斯基到中国来。巴尔舍夫斯基提出了一些条件:要跟外经贸部副部长孙振宇谈判,然后要见吴仪,要见宋健,还要见中国的检察长和大法官。

  1995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克林顿派来了两位女特使,一位是巴尔舍夫斯基,一位是内阁能源部长奥利里。这两位特使在中美知识产权谈判的关键时刻同一天抵达中国,绝不是偶然的巧合。

  两个女特使带来了两副面孔。巴尔舍夫斯基是一副冷面孔,奥利里是一副热面孔。奥利里对中美知识产权谈判摆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到中国后大谈生意经,迅速与中方签订了价值40亿美元的协议。她身后有一个由85人组成的总统使命代表团,成员包括美国进出口银行、摩根财团、花旗银行、通用电器公司、阿莫科石油公司等数十家公司的大老板。

  国际舆论认为:克林顿向中国发出了互相矛盾的信息。

  奥利里带来的是胡萝卜,巴尔舍夫斯基带来的是大棒。

  巴尔舍夫斯基抵达北京后的当天,就与外经贸部副部长孙振宇进行了谈判。她一上场就表现得很厉害,表情严肃,话语尖刻,好像中国欠她多少账似的,把本来就长的脸拉得老长老长。

  巴尔舍夫斯基首先施加政治压力,随后她就对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横加指责,又提出她的要求,但孙振宇一条一条把她的要求顶了回去。

  最后,巴尔舍夫斯基说了一句实话:“我们美国的企业界对这次谈判的协议期望值很高。所以,代表团在谈判中没有后退的余地。”

  孙振宇:“我们也没有后退的余地!”

  接着,巴尔舍夫斯基要求面见吴仪。中方满足了她的这个要求。她见吴仪的时候显得老实多了,口气也缓和多了。她在西雅图和雅加达与吴仪交过锋,知道吴仪厉害,美国代表处的人都知道吴仪厉害。

  巴尔舍夫斯基说美国可能对中国进行贸易报复。

  吴仪神情严肃:“我们做好了最坏的准备。”

  这次会谈可以说给巴尔舍夫斯基打了一针清醒剂,打掉了她不切实际的幻想。她发现,中国在原则问题上绝不会让步,不可能什么都满足美国的要求。

  吴仪在会见巴尔舍夫斯基后,又会见了奥利里。

  吴仪对她讲到正在进行的知识产权谈判,坦率地说:“中美贸易关系出现分歧不足为怪,但重要的是,要通过平等协商来解决分歧。”

  奥利里听了点头称是。

  这位美国部长在整个会见过程中几乎只字未提美国的对华贸易报复。而这时,距离美国宣布的贸易报复日期只剩下仅仅3天。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