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美国华盛顿地区制造恐慌的连环杀人犯约翰·艾伦·穆罕默德10日晚接受注射死刑。艾伦及其时年17岁的养子曾在2002年10月连续三周使用狙击步枪远距离无目的射杀10人,艾伦因而得名“狙击手”。
不少观看死刑过程的受害者家属说,看到艾伦死去对他们而言是“极大解脱”。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还在9日特意邀请了艾伦的两任妻子,一起探讨“杀人恶魔”的心理世界。而艾伦临刑前的缄默使他的作案动机成为不解之谜。
平静受刑
艾伦的死刑是在弗吉尼亚州贾勒特地区附近的格林斯维尔管教中心执行的。艾伦于当地时间10日晚间接受注射死刑,几分钟后被宣布死亡。
观看死刑过程的美联社记者描述,现年48岁的艾伦临刑前面无表情。
管教中心发言人拉里·特雷勒说:“艾伦21时11分死亡,没有出现复杂情况。一切进展顺利。”艾伦临刑前与家人共处了几个小时,在生命最后一刻既没有认罪,也没有留下临终声明。
特雷勒在接受采访时说,行刑现场还有众多遇害者亲属以及曾出庭作证的27位证人,他们当时都坐在具有单面透视功能的玻璃幕墙后面,遇害者亲属和证人们彼此隔离。
行刑过程
特雷勒说,自美国东部时间10日20点58分艾伦被警察带入行刑室以后,这个一度极为嚣张的杀人恶魔再也没说一句话。
艾伦被带入行刑室以后,窗帘就被拉下了。随后,一队志愿为艾伦执行死刑的法警,在艾伦的两只胳膊上分别注射了一剂药物。
在现场报道行刑全过程的美国记者伯克特回忆说,21点06分,当行刑室的窗帘再次被拉开以后,行刑人员询问艾伦是否还有什么遗言要讲。
“艾伦什么都没说。21点07分,艾伦开始全身抽搐,眼睛眨得非常频繁,呼吸变得也很急促。在进行了大约7次深呼吸以后,也就是在21点08分,艾伦停止了挣扎,”伯克特说。
21点11分,格林斯维尔管教中心法医检查完艾伦的尸体后,宣布艾伦死亡。
案件回放
处决艾伦的消息令不少美国人回想起2002年10月一段可怕经历。
时年41岁的艾伦与未成年养子李·博伊德·马尔沃用一台改装过的雪佛兰轿车作平台,持点223口径狙击步枪远距离随意射杀过往行人,致使华盛顿特区、弗吉尼亚州和马里兰州10人死亡,3人重伤。
可怕的是,受害者在遭射杀前对厄运一无所知,他们有的正在商店购物,有的正给汽车加油,有的正走在上学路上……
这一系列枪击案导致了整个美国社会的极大恐慌,多数人尽量避免出门,即使在给车加油时,也提醒车内的人俯下身去,避免成为枪击的“目标”;学校禁止学生到户外休息、取消足球比赛……美国媒体将这一事件称为“9·11后发生的最大恐怖事件”。
2002年10月24日,马里兰州警方根据凶手自己提供的线索,终于将两名嫌犯——艾伦和马尔沃抓捕归案。
获得解脱
艾伦被执行死刑以后,参与审理此案的弗吉尼亚州法官艾伯特说:“艾伦死得很平静,比被他杀死的人平静多了。看到他的死,我终于感到了一丝释然,我希望遇害者的亲属也能感到一丝慰藉。”
弗吉尼亚州威廉王子县检察官里克·康威说,人们为缉拿艾伦、起诉他直至惩罚他做出了很多努力,而看到他最终死去是“巨大的解脱”。
受害人家属尼尔森·里韦拉告诉美联社记者,他的妻子洛里·安·刘易斯-里韦拉在把车停到马里兰州一家加油站、走出车门后被射杀。“我感觉好些了,觉得自己能更顺畅地呼吸。艾伦死后我很高兴,因为这样他就不会再去伤害其他人。”
存疑留谜
艾伦原名约翰·艾伦·威廉,皈依伊斯兰教后改姓穆罕默德。他1985年加入美国陆军,参加过上世纪90年代的海湾战争。
艾伦的辩护律师戈登说:“艾伦的态度一直很坚决。自始至终,他都辩称自己无罪。虽然他曾向遇害者亲属表示过同情,但他从未后悔过。对遇害者家属来说,这是一场极大的悲哀;对艾伦本人而言,亦是如此。”
9日,美国最高法院驳回艾伦的上诉。次日,弗吉尼亚州州长蒂莫西·卡因驳回艾伦要求免除死刑的申请,消除了艾伦最后一丝免除死刑的希望。
令调查人员遗憾的是,艾伦在生命最后一刻也没有交代他缘何肆意射杀平民。
妻子揭秘
艾伦死后,留下了4个孩子和两任妻子。11月9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特意邀请到了艾伦的两任妻子,并对她们进行了直播访谈。
艾伦的第1任妻子卡罗尔在节目现场展示了艾伦写给她的最后一封信。在信中,艾伦要求卡罗尔在行刑那天前往监狱探视他。不过,10日那天,卡罗尔并未前往。
艾伦的第2任妻子米尔德里德说,她最后一次见到艾伦是在2001年。当时,她们已经离婚,正在争夺3个孩子的抚养权。
米尔德里德说:“当我提出和艾伦离婚的时候,我们之间已经完全没有了感情。艾伦甚至还说,既然你已经离开了我,那么就是我的敌人,我将把你也杀掉。”
不过,在米尔德里德看来,艾伦之所以变成了冷血杀手,完全因为他参加了1990年8月至1991年2月的海湾战争。
“艾伦在参加海湾战争之前,是一个活泼开朗的人,他有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理想。可是,当他从战场回来以后,就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他彻底迷失了。此后,他一直过得很压抑,他还拒绝去进行心理咨询,”米尔德里德说。杜鹃(新华社)
柳洪杰(中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