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5版:财经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浙江广厦深陷民间高息借贷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1 月 12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浙江广厦深陷民间高息借贷
其在南京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或无法兑付本息
  名列福布斯、胡润等多个富豪排行榜前一百名的楼忠福,最近遇到了麻烦,他旗下的上市公司浙江广厦(600052.SH)深陷高息借贷,而且数量巨大。这些借贷主要发生在浙江,但是却和南京有着密切的关联。快报记者近日赶赴浙江义乌和东阳调查,这里是楼忠福大笔借入高利息民间借款的始发地。

  惊人的高利贷

  义乌商人吴坚是放贷者之一,在他手中有数十份当初向广厦放贷时的汇款单据,有广厦集团公章的债务确认单等物证。吴坚说,广厦控股以高息借款为名,向社会不特定对象筹集资金。其他一些向广厦放过贷款的浙江人士,如杨可海等人,手头上也有不少盖有“广厦控股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公章、“楼忠福”法人章的“确认书”,内容都是广厦集团和旗下各个子公司,向民间人士借款的、金额不等、利息不等的确认文件。

  另一份广厦集团的“外部单位借款情况变化表”显示,广厦集团和旗下各公司,总共借过43个个人或者企业,9.655亿元的资金,大部分利率都很高,以日息计,最低的1.2%。,最高的3%。,大部分在2%。左右。比如吴坚这张表显示,总共向广厦方面借出过4700万元,利率是2%。,一年的利息就达3431万元。如果按照此前上海等地媒体报道的,广厦集团此类借款一共高达20多亿元,那么一年的利息就会在15亿元以上。很明显,无论广厦集团拿这些借款投入什么项目,都不可能在一年内获得抵消高额利息的利润。

  记者就相关问题向广厦集团总经理郑可集提问,郑可集先是否认有这些民间借款存在,有些债务是有人恶意敲诈。但当记者表示有很多关于借款的单据,上面都有广厦集团或分公司的公章,另外,还有一份义乌市公证处的公证书中称,确认过相关债务情况的发生,他又说这些事由公司的法务部门来负责处理,并拒绝再回答任何问题。

  “借了他(吴坚)一共4.04亿元,全部还清了,他利息拿到了7480万元,这么高的高利贷,做什么投资能赚这么多钱?”楼忠福本人是这样向媒体来描述高息借款的事情的。而据吴坚说,本息都未付清。

  跟南京关联密切

  “借贷门”与南京最大的关联发生在今年6月份。6月20日,上市公司浙江广厦发布公告称,股东大会批准全资控股子公司广厦(南京)房地产投资实业有限公司向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贷款人民币12亿元,利率为7.78%,其中11亿元还民生银行借款,剩余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广厦房产开发的项目主要有南京邓府巷项目与碑亭巷项目,项目预计总投资约16亿元,利润10亿元。南京邓府巷项目指的就是长江路九号项目,碑亭巷项目则为江宁织造府项目。

  华润深国方面则称,向浙江广厦借出的这12亿元,资金来源于他们与某股份制银行南京市分行设计的一款理财产品,每份1元,认购起点5万份。按照该银行的介绍,这款理财产品实际上是一个资金信托,指该银行作为委托人和受益人,通过发行本理财计划募集的资金委托给受托人,受托人根据信托合同的规定,购买华润信托对广厦(南京)发放信托贷款所形成的信贷资产。也就是说,买这个产品的投资人掏的钱都给了华润深国,华润深国把这些钱又用于向浙江广厦放贷,浙江广厦则用这些贷款,去投入6月20日公告中所说的“南京邓府巷项目与碑亭巷项目”。

  风险骤然而至

  看上去,浙江广厦用这些钱去盖长江路九号和江宁织造府,这些都是南京主城区非常贵、非常好卖的楼盘,并没有什么风险。但因为浙江广厦存在大笔民间借款,本金和利息都没有付清,债权人已经向法院起诉,并且有可能申请冻结浙江广厦账户,并最终拿账户上的钱来偿还债权人,所以,这个理财产品的本金和利息,都有可能没办法拿到。

  实际上,银行在这款理财产品的说明书上已经明确了投资人的风险:“在资金信托项下贷款本息完全如期回收的情况下,本理财计划持有到期预计年化收益率为5.8%;在资金信托项下贷款本息未能完全如期回收的情况下,在理财期限延长后,如果通过向借款人进行追索回收了全部本息,本理财计划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仍为5.8%;在资金信托项下贷款本息未能完全如期回收的情况下,在理财期限延长后,如果通过向借款人进行追索或处置担保物后也未能收回全部本息,投资者应得本金及收益须根据贷款本息实际回收情况计算;在发生借款企业完全丧失清偿能力且担保物均无法处置变现的最不利情况下,本金将全部损失。”

  据记者了解,就在11月10日,杭州市中院已经上门强制执行,要求广厦集团偿还欠债140万元。而另据记者发稿时得到的消息,一些债权人已经再次向杭州市中院、上城区法院等各级法院提起债务诉讼,并获得受理。浙江广厦的高息民间借贷,到底会不会影响南京这些买了相关理财产品的投资者的利益呢?现在谁也不敢说。快报记者 石成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