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8版:连载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邓小平与布什下的一盘棋
· “朱仿”事发,陈汉生供出黄立德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1 月 9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邓小平与布什下的一盘棋
  吴海民 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友情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再现了纠缠中美两国十几年的知识产权谈判风云,解密文明战争背后国家利益的维护和争斗,展现了铁娘子吴仪的风采和性格,也对大国之间政治较量和经济博弈做出深刻的描绘。

  [上期回顾]

  因为美方的原因,谈判破裂,中国代表团一天也不想留在美国,买了普通舱的机票就回到北京。随后,梅西又率领美国知识产权代表团来到中国……

  接着,吴仪介绍了高卢麟,请他就专利权保护问题发表讲话。

  梅西这次突然插话道:“高先生,我很关心你的这段发言。我们所要知道的正是这一点,中国什么时候修改专利法以及如何修改专利法?”

  高卢麟:“这是我国立法机关的事情。”

  吴仪提醒梅西:“请不要打断高先生的发言。”

  接着,高卢麟继续他的“专利宣言”。梅西又有几次试图打断高卢麟的话,都被吴仪制止了。梅西于是表现出一种恭恭敬敬的态度,坐在那里很驯服地“听课”。

  高卢麟讲完最后一句话的时候,梅西看了看手表,整个发言足足用了45分钟。梅西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

  不等美方代表插进来讲话,主持谈判的吴仪向美方介绍了国家版权局副局长刘杲,说:“下面,请刘杲先生介绍一下中国的版权保护情况。”

  刘杲也足足讲了45分钟。两个人讲完以后,一个上午的时间就过去了。

  直到此时,美国人还几乎一言未发。梅西一直坐在那里无奈地听着,其间曾经几次想插话,但被中方挡了回去。

  中午休息的时候,美国代表团中出现了少有的沉闷。中国代表团中则出现了少有的活跃气氛,有的说:“我觉得今天的谈判特别解气。”有的说:“这是历次与美方谈判中最叫人解气的一次。”有的说:“今天可算是狠狠地敲了美国人一顿。”

  下午,谈判继续进行,仍然是中方的气势压倒了美方。

  这轮谈判共用了一天半时间。美国人没有得到任何东西,所有的谈判计划都落空了,既没能敲一敲中国,也没能真正打探到中国的底牌。

  谈判结束时,梅西不住地摇着脑袋,带着一副非常沮丧的表情对吴仪说:“吴仪女士,我感到很失望,我觉得很沮丧。”

  吴仪则硬朗地回应说:“不要失望,不要沮丧。我们还是可以谈的嘛。”

  梅西带着美国代表团垂头丧气地离开了谈判厅。

  梅西回到驻地以后,立即通过美国大使馆向华盛顿发了一封电报:中方在这轮谈判中没有表现出灵活性,取消了早先已经作出的让步,谈判立场大倒退。他得到的密令并不是立即进行报复,而是:力争再次谈判,立足达成协议。

  美国并不想真的与中国搞僵。于是双方留下余地,一致同意在1992年1月16日之前再举行一轮谈判。

  随着1992年新年的开始,中美知识产权谈判进入了最后关头。眼瞅着1月16日这个决定性的时刻一天天逼近,中美双方都清醒地意识到,谈判已经到了关键阶段。是双方握手言和,还是触发贸易大战,必须作出选择了。

  元旦过后,美国贸易代表处发来邀请,希望吴仪率中方代表团到华盛顿进行最后一轮谈判。中方经过研究,决定接受邀请。

  1月9日,吴仪率团离开北京,登上了前往华盛顿的飞机。代表团一共16人,是历次赴华盛顿谈判中人数最多的一个团。此刻,作为中国代表团的成员,心理压力是相当大的。他们一次又一次地研究美国人已经公布的对华贸易报复清单,从中感到了自己肩上担子的分量。

  美国拟征收高额关税的中国产品清单上,共列出了106种产品,总价值为15.9亿美元,其中有:女式丝绸服装,2亿美元;橡胶和塑料鞋,1.68亿美元;皮革箱包类,1.36亿美元;收音机和收放机类,1.36亿美元;珠宝;青岛啤酒……

  美国人拟定的这张报复清单够毒的。他们可谓绞尽了脑汁、费尽了心机,一定要打在中国最疼的地方。

  避免这场贸易战,是谈判者肩负的重担。中国代表团就是带着这样的心情走进谈判厅的。

  不过,谈判厅的气氛与人们想象的情形有些异样。尽管围在门口的一群新闻记者几乎在每一篇报道的标题中都写上了“贸易大战”四个字,尽管两国的舆论把贸易大战叫得震天响,尽管两国政府都已做好了打一场贸易大战的充分准备,尽管在谈判厅大门以外的地方双方都以贸易报复和反报复来摊牌,然而一走进谈判厅里,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双方代表谁也不肯提到贸易报复的字眼儿。

  一天的谈判过去了,双方仍然没有提到这四个字。美方不提起,中方也就不触及。在这里,好像贸易大战的事儿根本就没有发生。这种情形,让双方代表团的工作人员都觉得有点纳闷儿。对此只能这样来解释——风暴的中心最平静。

  梅西强硬得如一块冷冰冰的石头。他反反复复地说着一句话:“我们双方都没有时间了。美国政府的态度是不可改变的。除非中国作出让步,按照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将要达成的知识产权协议来作为中国的保护标准,否则……你们非常清楚,现在,距最后期限只剩下5天时间了。”

  就这样一句话,他像车轱辘似的掉过来倒过去一天说了几十遍。遇到贸易报复的字眼儿,他就像使用省略号似的一次次跳过去,但跳过去留下的空白却显得更加意味深长。它更使人觉得,这个字眼儿几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在连夜召开的内部会议上,代表们分析情况后认为,单单与梅西谈判是无用的,因为梅西的这种强硬态度,正好说明他本人无法作出决定,说明他没有得到任何授权,说明他手里没有可打的牌。可以把他看作一个在前台表演的木偶,后面牵线的操纵者才是最终的决定者。

  13日,吴仪提出要面见美国贸易代表希尔斯,梅西说可以转达中方这一要求。然而,半天过去了,中方才得到回话:“希尔斯有要事,不能接待。”

  什么是要事?难道与中方的谈判不是要事?此刻对美国贸易代表处来说,还有比这件事更重要的要事?

  到了下午,中方再次提出:“吴部长希望面见希尔斯,进行小范围会谈。”

  梅西:“我会转达的,请中方耐心等待。”

  然而,又是半天过去了,回话照旧:“希尔斯有要事在身。”

  希尔斯不见,其中必有原因。中方代表分析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希尔斯有意显示美方的强硬立场,以此向中方施加压力;还有一种可能是:希尔斯也还没有得到新的授权,他也不过是一个台前的木偶而已,在后牵线儿的是总统布什。在布什还没有作出政治决断的情况下,希尔斯拿什么来与中国谈呢?这就应了中方代表的一句话——“这场谈判实际上是邓小平与布什下的一盘棋。”

  至于布什的态度,表面上给人们的感觉似乎已经明朗。这就是他在1月10日出访回国时发表的谈话。他当时刚从日本飞回来,来不及前往白宫,就在华盛顿机场匆匆地向记者发表了这个谈话。布什是这样说的:“至于中美关系,将尽力保持那种重要的关系不偏离轨道,那是一种重大的关系,而且很重要。”这个谈话曾经使中国代表团颇为兴奋。因为也就是在那一天,中国代表团飞抵华盛顿机场,新一轮谈判就要开始。布什似乎有意要送给中国代表团一件礼物。

  据透露,布什离开机场回到白宫后,就召见了希尔斯,表示了要与中国达成协议的愿望。布什此次日本之行本来是与日方进行市场准入谈判,结果谈僵了。如果再与中国谈僵了,美国在亚洲的经济利益将受到重大影响。显然,一旦中美打起贸易战,对他争取连任总统的目标非常不利。

  但是,几天来的谈判情况似乎表明,布什并不是一个可以一言定乾坤、完全能够按照自己意志行事的总统。他虽然不是一个傀儡,却要受到美国各种政治力量的制衡。

  布什必须走过三条钢丝,一条是白宫与国会之间的钢丝,一条是共和党与民主党之间的钢丝,还有一条是美国的政治立场与经济利益之间的钢丝。在最后一条钢丝上,布什正显得摇摆不定。他越来越清楚地看到,经济问题可能是他连任总统道路上的最大陷阱。外交家布什不得不努力成为经济专家布什。

  种种迹象表明,布什政府形成了政治决定,准备与中方达成协议。于是,谈判桌上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这次,不是中方着急,而是轮到美方着急了。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